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生境对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在对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边缘至英苏荒漠-绿洲过渡带进行典型植物群落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9个环境指标刻画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和空间位置特征,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划分植物群落类型,利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分析不同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并对环境空间变量进行定量分离.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2)0~180 cm的土层是与植被群落分布相关紧密的土壤层次,为开展植被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关键层次;(3)过渡带以水盐耦合为主导的环境梯度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起主导作用,其中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以电导率、Cl-为代表的土壤盐分因子和土壤养分中的速效K;(4)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格局变异的52.08;,其中土壤盐分因子、土壤养分因子、水分因子、空间因子和四者的交互作用分别解释了16.589;、11.104;、9.940;、7.148;和7.247;.在对过渡带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分区治理,重点考虑土壤盐分因子,保持水盐动态平衡,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震后滑坡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及环境解释。  方法  以北川县凤凰山滑坡迹地土壤和植物群落为对象,将滑坡迹地分为滑坡区、过渡区和未滑坡区,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法对3个区域植被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植物群落分布进行环境解释。  结果  ①2013—2019年,滑坡区和过渡区总体上植物科属种数量增加了4.00%~483.33%,未滑坡区减少了2.00%~37.50%。②滑坡区和过渡区的植物多样性增加了0.02%~483.33%,未滑坡区减少了2.00%~52.94%,且均匀度也有降低。③乔灌草层的CCA排序前2轴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60%~80%,表明前2轴包含了排序的大部分信息。④土壤pH和团聚体特征对植被分布的影响较大。  结论  滑坡迹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有所提高,且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有重要影响。图2表5参33  相似文献   

3.
石油开发工程存在多点、长线以及覆盖面积广阔等特点,勘察探测、钻井施工、运输管道修建等工程建设会大范围扰动破坏土壤结构和植被。青藏高原区风多且大,地表细土物质易产生风蚀。因此青藏高原区石油开发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以花土沟油田北部扩边地面配套工程为例,对石油开发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及破坏生态情况进行研究,提出相对应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合理有效地降低青藏高原区石油开发工程水土流失量,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各项评价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为青藏高原区石油开发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河西走廊典型沙漠和戈壁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沙漠和戈壁光伏电站内不同光伏板位置以及电站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干旱荒漠区光伏电站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沙漠光伏电站内外共有3科7属7种植物,戈壁光伏电站内外共有8科16属19种植物,戈壁光伏电站物种数量高于沙漠光伏电站。2)沙漠光伏电站内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电板前后檐高于正下方和电板间,电站外为距电站200 m最高,600 m最低。戈壁光伏电站内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则为电板正下方高于前后檐及电板间,电站外为距电站400 m最高,600 m最低,相同位置戈壁光伏电站物种多样性高于沙漠光伏电站。3)沙漠和戈壁光伏电板正下方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各自电板前后檐,且2类电站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及土壤含水率之间呈单峰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在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其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环境和人为干扰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研究的方法也从传统培养法发展到生化法和分子生物学法。目前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从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简要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不同环境因子对青藏高原青稞籽粒蛋白质含量(GPC)的影响程度,完善青稞GPC空间分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青稞GPC的环境响应。【方法】利用农学和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青藏高原青稞GP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地理水平方向上,青藏高原青稞GPC总体呈现出斑块状交错分布的格局和南高北低的态势,并形成了2个青稞GPC高值区。其中一个是介于东经100.0°—102.5°、北纬35.0°—37.5°,以青海共和、贵德、门源、同德和甘肃合作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值区,这一区域青稞GPC平均值为(13.1163±0.5939)%;另一个是介于东经86.0°—92.0°、北纬28.0°—29.0°,以西藏贡嘎、拉孜、尼木、扎囊、聂拉木、堆龙德庆、桑日、康马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中南部高值区,这一区域青稞GPC平均值为(12.8715±0.6609)%;在地理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青稞GPC呈现出"倒N"型分布格局,即从海拔3 000 m以下的高值区(此海拔区间青稞GPC平均为(10.8650±1.8600%))随着海拔的升高,青稞GPC逐渐减少,在海拔3 000—3 300 m达到低值区。在海拔3 000—3 300 m,随着海拔的升高,青稞GPC逐渐增加,在3 600—3 900 m达到最高值区,此海拔区间青稞GPC平均为(10.8937±2.0719)%。此后,又随着海拔的升高,青稞GPC逐渐减少。影响青稞GPC的环境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土壤速效氮含量抽穗-成熟期日照时数出苗-分蘖期平均气温日较差分蘖-拔节期平均气温日较差拔节-抽穗期相对湿度。【结论】影响青稞GPC最大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土壤因子,其次是气候因素,地理因子无明显影响。影响青稞GPC的土壤因子主要是土壤速效氮含量,气候因子主要是抽穗-成熟期日照时数、出苗-分蘖期平均气温日较差、分蘖-拔节期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拔节-抽穗期相对湿度。青稞GPC含量随着分蘖-拔节期平均气温日较差、拔节-抽穗期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随着抽穗-成熟期日照时数、出苗-分蘖期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红花荷天然林、桉树人工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5种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在珠三角地区设置47个样地进行林下植物调查,运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探讨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冠开度、林下光照等环境因子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预测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采用第四角分析方法来检验林下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的显著性,揭示林下植物功能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作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林下植物个体数和Simpson指数主要受到林分类型的影响,而坡向、坡度和林分类型对林下植物物种数起到重要作用,林下总光照对林下植物均匀度指数起到决定性作用,海拔和林分类型则对林下植物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同一环境因子来说,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对其的响应和适应策略存在差异;生境异质性和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细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辽宁省太子河主要支流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细河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细河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27个植物样方中共有23科60属99种,物种组成以菊科、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荩草、藨草、中华结缕草、野稗、三叶草、老芒麦、问荆.、野艾蒿、桃叶蓼、狗尾草等为主。细河河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7.00~25.00,Pielou均匀度指数0.54~0.94,Simpson多样性指数0.56~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44~2.80,Simpson优势度指数0.08~0.44。细河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植物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1-2012连续2a在玛曲县欧拉乡牧户的夏季草场研究短期休牧对不同月份、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休牧能显著提高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区夏季草场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但对30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随着月份推移,休牧和放牧草地0~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短期休牧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整体高于放牧草地,且随月份的推移,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7月份0~10cm土层的差距最大,10月份20~30cm土层的差距最小。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样性是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为形成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南宁市各类园林观赏植物的具体布局,为南宁市园林建设规划发展,继续打造和保持“四季常绿绿满城,花果飘香香满街”的“中国绿城”新形象,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前人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缘乌头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47-3447,3458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乌头属藏药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东缘葱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55-16356
[目的]为葱属藏药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来弄清青藏高原东缘葱属藏药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结果]青藏高原东缘葱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18种。[结论]研究可为青藏高原东缘葱属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3-11823,11825
通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6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青藏高原氮沉降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对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大气活性氮沉降定量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大气活性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与青藏高原现阶段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比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氮沉降通量定量研究较少,且局限于短期监测或仅定量雨水活性氮含量,长期性的定点原位监测、大气活性氮的组成特征、城乡差异及变化趋势均未见报道;同时,大气氮沉降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趋势及物候相应等均报道较少,仅局限于现象的解释,并未对变化机理进行阐述。氮沉降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青藏高原氮沉降通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西南部,多种植物区系在此汇集,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通过对该区种 子植物进行调查、分类与统计,分析该区种、属、科的现代地理分布特征、区系属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玛 曲与相邻的12 个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得出玛曲共有种子植物83 科353 属936 种,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该区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十分复杂,温带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属有272 属,占总属数的89郾18%,温带种428 种,占总种 数的46.37%,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该区较多,木本植物较少,同时原始、古老植物种类和中国 特有科、属植物种类缺乏,都能反映出该区地质年代新、物种形成和分化时间短,也能说明该区区系成分相对年轻。 唐古特成分、西南成分、华北成分以本区为汇集处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调查和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环绕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的性质和地位,包括垂直和水平地带性、统一性和独立性,并试图给予新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的区系及药用价值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毛茛科藏药植物共有16属93种。文章为青藏高原东缘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气温、降水及湿润指数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状况,并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变化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及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高原植被好的区域气温变化小,但降水变化大,该地区近些年气温变化小,且气温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但还是有一些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青藏高原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护坡植物选择原则及植物生态特性,结合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及护坡植物的研究应用情况,筛选出了30余种适宜的护坡植物,并提出了护坡植物的建植原则、方法、模式及建植后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首次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灰枝紫菀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枝紫菀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2,核型公式2n=2x=32=26sm+6st、属4A型,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