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城县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区、重发区,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筛选经济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品种及用量,为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打好湖北小麦条锈病阻击战,防止小麦条锈病向华北麦区蔓延,我省在襄樊市的南漳县开展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试点工作,并根据部中心制定的<2006年度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湖北省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南漳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突出生态治理和综合防治措施,探索条锈病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推广应用模式,逐步实现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治理.我省开展了控制小麦条锈病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属气传病害,如果防治不力,减产至少在20%~3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是毕节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品种抗性退化,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较重.为了筛选小麦条锈病抗性品种,特进行小麦条锈病品种抗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临夏地区小麦条锈菌越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对临夏州小麦条锈病的调查,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在临夏州的流行规律及越夏条件。临夏州小麦条锈病具有流行危害时期长,越夏菌源量大,突发性强,发生范围广及新的生理小种出现频率高等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临夏州小麦条锈病对保护全国小麦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条锈病中长期流行趋势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取决于寄主的感病性、菌源数量、气候条件三大因素[1]。寄主的感病性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在生产实际中,寄主的感病性的变化幅度较小,比如甘肃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保持在85%左右,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状态,理论上全省小麦条锈病年年都应该大流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全省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却在轻发生至大流行之间急剧变化[2],由此可见,菌源数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关键。菌源数量大,气候条件有利小麦条锈病就严重发生流行,反之,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就轻。因此,本文选择菌源数量即小麦条锈病越夏发病面积和秋苗发生面积作为预测因子,并结合气候条件预测翌年全省和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6.
梓潼县地处川西北丘陵地区,位于剑门山脉入川口,是四川盆地内小麦条锈病发生最早和最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透视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的重要信息窗口。笔者根据梓潼县近年条锈病发生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发生三大要素着手对四川盆地为主的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监测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凉市地处小麦条锈病西北流行区系的关键地带,属泾河流域常发区和陇东高原偶发区,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小麦条锈病流行区系之间起桥梁作用,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菌的主要越夏和越冬基地[1、2]。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病菌在平凉地区海拔1400 m以上区域的晚熟冬、春麦和自生麦苗上越夏,在海拔1700 m 以下区域均可越冬,春季通过再侵染引起大范围流行。平凉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当地小麦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周边麦区乃至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小麦条锈病病菌夏季在关山和六盘山脉晚熟冬、春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首先侵染当地小麦秋苗而…  相似文献   

8.
林芝地区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鉴定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与流行相对独立的一个区系,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影响西藏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林芝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小麦条锈病重要的常发区和流行区。已有研究证实,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之一,并在我国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菌系和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林芝地区小檗种类较多,但目前对林芝地区小檗是否能作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缺乏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本文针对小麦条锈病常发区的西藏林芝地区小檗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小檗能否作为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6种小檗在林芝地区常见且分布广泛,均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这对进一步研究西藏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与病原菌致变性变异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数量性状位点(MQTL)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劣化的最重要病害,定位小麦染色体上一致性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是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至今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的34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借助Maccaferr和Andrzej的参考图谱,基于元分析技术进行Meta-QTL(MQTL)检测,共获得194个小麦抗条锈病MQTL,包括74个与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 DS)相关,46个与反应型(Infection type, IT)相关、19个与病程曲线下面积相关(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28个与DS和IT共相关、6个与DS和AUDPC共相关、15个与IT和AUDPC共相关、6个与其他条锈病抗性性状相关。这些抗条锈病一致性QTL定位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呈非均匀分布,且部分MQTL集中成簇。通过与已发表的正式命名抗条锈病基因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式命名基因定位于MQTL簇区段,说明这些MQTL簇区段很可能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热点区域。控制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QTL遗传图谱的构建为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及抗病育种提供了遗传信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劣化的最重要病害,定位小麦染色体上一致性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是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至今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的342个条锈病抗性基因/位点/区段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借助Maccaferr和Andrzej的参考图谱,基于元分析技术进行Meta-QTL(MQTL)检测,共获得194个小麦抗条锈病MQTL,包括74个与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 DS)相关,46个与反应型(Infection type, IT)相关、19个与病程曲线下面积相关(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28个与DS和IT共相关、6个与DS和AUDPC共相关、15个与IT和AUDPC共相关、6个与其他条锈病抗性性状相关。这些抗条锈病一致性QTL定位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呈非均匀分布,且部分MQTL集中成簇。通过与已发表的正式命名抗条锈病基因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式命名基因定位于MQTL簇区段,说明这些MQTL簇区段很可能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热点区域。控制小麦抗条锈病一致性QTL遗传图谱的构建为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及抗病育种提供了遗传信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试验站项目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旨在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抗小麦条锈病和小麦赤霉病的高抗稳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条锈病在天祝县属外源迁入型循环性病害。在分析天祝县历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寒冷凉山区防治外源迁入型病害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114.13万hm2,小麦条锈病在湖北省大发生,发生达到了71.84万hm2.在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力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防控面积达到1 09.27万hm2,使小麦条锈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挽回小麦损失2.9亿kg.现将2017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特点和防控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在小麦条锈病潜育期能探知和监测病害的简单便捷方法,通过人工接种不同品种小麦诱发条锈病,在小麦条锈病菌尚处于潜育期时,采集小麦冠层光谱数据,并利用双重Real-time PCR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条锈病菌潜育菌量,基于Logistic、IBK以及Randomcommittee三种方法,在不同建模比、不同参数变换下建立可识别潜育期小麦条锈病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全波段范围内(325~1 075 nm),3种方法所建模型模拟识别潜育期小麦条锈病是可行的,但识别效果有一定差异,基于Logistic、IBK以及Randomcommittee方法所建模型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3.95%~84.51%、87.72%~88.98%、93.19%~93.46%。因此,基于Randomcommittee方法所建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最高,效果最好,更适合小麦条锈病潜育期的定性识别。  相似文献   

15.
漆文选 《植物保护》2008,34(4):163-165
高寒二阴区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区和重发区,也是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地之一。经过多年调查初步明确了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同时总结了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6%,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3.5%,小麦是我区人民生活主食,而近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流行频率较高,对产量威胁很大。一、1990年条锈病发生情况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地区发生面积64.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4.86%。其中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属甘肃省小麦生产上严重流行的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左右着全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形势,从而严重影响全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甘肃有12次大流行,其中2002~2004年连续3年发生面积超过53.33万hm2,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2005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又是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56.71万hm2(严重发生的面积20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76%,冬麦面积的89.54%,尤其是临夏、定西等中部地区,发生程度之重是近十多年来罕见的。然而,当年全省的夏粮产量并未因条锈病的严重发生而出现下滑,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条锈病…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十堰市小麦播种面积7.24万hm2,小麦病虫发生12.09万hm2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78万hm2次,防治面积3.27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1.9万t。1小麦条锈病发生实况2006年小麦条锈病见病日为3月4日,中期流行较快,后期无大灾害。全市除房县、竹溪2级发生外,其他县市为3~4级,郧县、竹山局部大发生。2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2.1前期发生晚、基数低冬后调查(截止2006年2月20日)小麦条锈病不见病。2.2中期发展快、来势猛全市3月10日调查,小麦条锈病仅郧县、竹山县见病;3月31日调查,小麦条锈病已在城区、郧县、郧西县、竹山县、丹江口市普遍发生,病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重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们广泛开展了小麦条锈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大量抗源被筛选、鉴定,但由于抗源自身农艺性状差等原因,能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抗源亲本非常少,抗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生产品种抗病基因单一,病原菌流行小种很快形成,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可利用的寿命太短。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抗条锈病基因发掘情况,以及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抗病基因使用概况,通过回述1B/1R(Yr9)和Yr24/Yr26抗源的兴衰周期,总结了抗源利用的教训和经验,探讨了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抗病基因合理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