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农村的金融需求状况 农民的金融需求,体现在存款的需求、投资的需求以及贷款的需求等方面.农民有了收入,就会自然而然考虑存款,或者理财投资.据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调查反映,农户在办理贷款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贷款利率高、担保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过于繁琐、评估抵押费用较高、上门服务少等,其中反映担保难和手续繁琐的有将近50%,20%的农户希望提供消费贷款,而73%的农户希望有关部门提供信用贷款,表明了广大农户对信用贷款和消费贷款的迫切期待.另外需要结合金融服务,主要包括通存通兑. 2.农村信贷满足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从调查情况看,种养殖业等农村第一产业获得信贷支持相对不足.同时,目前信用社投放的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这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后多样性需求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贷款难
  一是农民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大约50%能够从金融机构借到钱,其中大约有1/3的农户贷款额度得不到有效满足。二是借贷成本较高。农民从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手续繁琐、条件苛刻,民间借贷不规范、利率高。三是贷款期限偏短。目前,农民贷款期限一般半年左右,长的大约1年。四是贷款额度小。农民贷款额度一般在5万元以下。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文登市农村信用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因势利导调整信贷投向,把支持农村个体种养业、工商业发展确立为信贷工作的重点,着 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为农服务层次,促进了“农兴”与”社强”两大目标的同步实现。截至今年4月末,该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4亿元,余额达6.1亿元,近1.2万户农民从中受益,实现利息收入6000多万元,取得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上级行满意的“三赢”局面。 一、立足农民要求,提高为农服务层次 ——解决一个焦点。贷款手续繁琐是多年来困扰农户贷款的焦点问题,该社从落实各项便民措施,简化贷款手续入手,着力解决这个农民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一是推行了客户经理制。该社采取竞聘的形式,将一批思想活、业务开拓能力强的职工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专职营销小额贷款。目前,该社有客户经理216名,占职工总人数的40%。广大客户经理走村串户了解农户贷款需求,主动寻找目标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在下乡调查中了解到,当前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提供以下五种金融服务。1.信贷服务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发展效益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及时地提供必要的信贷扶持,对农业贷款利率能给予适当优惠,并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户贷款。2.政策服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少  相似文献   

5.
农业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瓶颈,现阶段我国农业投入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农业信贷、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例偏低;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额度较小。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投资效益低,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小,在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用于农业的贷款相当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集体的农业投资不足,据统计,在农村集体总投资中,农业投资的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七五”时期为8.0%;“八五”时期为5.1%;“九五”时期略有提高为7.7%。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小额信贷保险,是保险公司在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时,专为贷款农户提供的意外伤害保险,一般涵盖意外伤残及意外身故保险责任。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大量中小企业的兴起,对农村金融体制、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尽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感到还不解渴,农户贷款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应当从一些基本面上考虑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充足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使用2020年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对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分析发现,接近40%的农业经营主体存在正规贷款需求,但12%的农业经营主体因申请贷款手续复杂、需要抵押、审批时间长等原因未向银行申请贷款;获得贷款的经营主体中,60%以上资金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且收入水平越高信贷规模越大.同时,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普及深度不足,数字金融产品的使用停留在支付、收款等初级阶段,对申请贷款、投资理财等线上业务缺乏了解,且信息孤岛问题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因此,建议通过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发展、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路径,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村金融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行湖北黄冈分行深入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积极实施“蓝海战略”,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真正做到了“在农民群众中有赞誉、在服务农业中有成绩、在农村中有好形象”,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流银行。截至8月末,该行县域“三农”贷款达57.2亿元,占总贷款的83.5%,比年初增加15.4亿元;全行累计发放惠农卡33.1万张、农户小额贷款4.7亿元,1.4万农户受益。  相似文献   

10.
运用重点调查的方法,对四川广元市、南充市及成都周边地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壮年是小额信贷利用的主体人群;且利用小额信贷的农户中个体经营户、工人及管理者较多,纯农业劳动者较少。小额信贷的利用方向主要是生产投资方向;但小额信贷的利用方向较为单一、范围较窄。农户对小额信贷利用总体满意度高,尤其是对贷款利率及期限满意度高,反映出农户的贷款需求旺盛。要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需要尽早实行利率市场化和加快小额信贷产品创新,农户也需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进行多渠道融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手续简便,利率优惠.  相似文献   

12.
农民贷款难,农村就难发展。由于农村金融疲软,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日益短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这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郊区县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村商业银行、农机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电话调研,了解了各类主体对农机小额贷款的需求、看法,以及小额贷款运行情况。经分析,认为农机户有较强的贷款潜在需求,但现实贷款利率高、担保难、贷款手续繁琐,以及银行认为农机行业较种养业回收期长不愿意放贷等因素制约着贷款需求的满足。要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就要重点从降低贷款使用成本和银行贷款风险入手,通过建立第3方担保和补贴机制,兼顾贷款供需双方利益,从而让银行愿意放贷,农民能够贷到款,达到农机户小额贷款供需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然而,金融支农的力度不能令人满意,农民贷款难现象日益突出。农村金融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民贷款难是一个综合征。一是金融体制限制了支农力度。从近年来整个金融状况看,信贷资金供应非常充裕,但国家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二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随着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许多银行宁愿将资金投向非农产业,而不愿投向农业和农村;农村基层机构的精简,造成一些应该发放的农业贷款没有发放;对基层机构贷款权上“收”多而“放”得少。三是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市场“抽水机”多,“输血机”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中部某省农村仅通过邮政储蓄和四大国有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流失的资金达700亿元。一省如此,全国可想而知。一方面是银行“惜贷”,另一方面是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合法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非法金融活动在农村日趋活跃,高利贷、地下钱庄和非法集资乘虚而入。财政支农主要是输血,金融支农是造血。农民贷款难,农村就难发展。商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和大型企业过度集中,削弱了对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的支持。由于农村金融疲软,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日益短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单纯靠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创新产生于实践,经验发源于基层。农民贷款难的矛盾和困惑正在一些地方破题。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曾经创造出金融支农与服务种种不凡业绩、被誉为济南市信合系统和历城区金融系统一面旗帜的历城区农村信用联社传出捷报:截至2002年6月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1亿余元,比年初净增2.6亿余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1%,创造了该社存款史上的最高记录;各项贷款余额达16亿余元,较年初增加3亿余元,其中农业贷款达到9亿余元。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该区信用社共受理农户贷款申请5万余户,发放贷款证5万余个,核定金额8.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6.3亿余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和实践了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誉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信贷支农,搭起农民致富的桥梁 一项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历城区农村信用联社共在全区发放农户贷款证5万余个,占全区农户总数的38%。他们克服农户贷款额小、面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难题,发扬老农信人走村串户、上门服务的优良传统,深入田间、大棚和农户家中,调查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需求,将贷款及时地送到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加大"一村一品"推进力度,积极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然而资金匮乏问题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农户专业化生产融资难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金融机构根据农户投资成功概率均值判断是否放贷,当金融机构盈亏平衡概率大于农户成功概率均值时,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户的预期利润小于零,因而惜贷;反之,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户的预期利润大于零,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动态博弈的情形下,较高的抵押率和利率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金融机构盈亏平衡概率等于农户成功概率均值时的均衡点为非稳态均衡。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民收入增加难的一大原因是对农业的投入难,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难。但这并非是农民不愿投入或是不想投入,而是因为农民和农业企业缺少贷款抵押物和有关产权证,向金  相似文献   

18.
"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调研"项目组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目前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及融资情况的基本结论;并在对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满足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的政策建议。一是针对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二是针对农户混合融资特点,培育竞争型的农村金融市场;三是针对农户"贷款难",保险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四是针对正规金融机构农村"难贷款"的情况,要关注农户金融风险,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针对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外部环境因素,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在规模化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广大农民资金不足、农民贷款难成了影响农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观点: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必须了解导致农村贷款难的深层次原因。农村贷款,特别是农业生产环节贷款确实存在诸如放款和回收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抵押困难、手续繁杂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自身固有的特点。农业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生产过程存在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和销售过程存在难以控制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金融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所需的发展资金非常缺乏,要解决农村资金困难,宏观方面,究其原因,邮政储蓄拉走了农村大量资金;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政策落实不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由此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也相当缺乏。微观方面,农户由于各种原因不相信贷款,信贷机构由于管理不充分而不愿经营农户信贷,这样农村资金也较为缺乏。这需要在政府、企业、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体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必须强化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按照WTO的宗旨和原则,适当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鼓励融资渠道多样化;不应该只考虑政府财政拨款和依靠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等银行来提供农业的筹资和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