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针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破口,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 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2%;完成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增加178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业经济国际化的牵动力 坚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高层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情况和今年的重点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去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结构调整出现了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突破,乡镇企业有了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去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214亿元,较上年增长5.8%;粮食总产783万吨,增长3.9%;肉蛋奶总产达96.2万吨,增长4.8%;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34.84亿元,同比增长18.0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583元,增加了74元。 总结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烟台市牟平区财政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己任,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选准切入点,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大力实施食用菌名牌带动战略,加快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0.4亿元,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121万元,增长20%。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考察论证,确定财政支农重点 牟平区委、区政府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这一总体部署,财政部门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改变过去的全方位投入  相似文献   

4.
“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76万亩,年增长15.6%,有效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全县农业产值达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998元”。从湖南省靖州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年度总结中转摘的一串简单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该县土地流转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3,(2):4-5
一、认真回顾总结,充分肯定2012年农业工作成效 201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农业产值1263.7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481.3亿元,增长5.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15%;农业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焦作市农业局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己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重点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73.3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增长18.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474元。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我们把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积极搞好开发和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农业的发展。1993年,全市在粮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45.29万吨,与上年持平,农业总产值达到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业商品率由上年的75%提高到80%,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4亿元,增长9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6元,比上年增加251元。全市依靠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增收2.3亿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除了靠政策、投入、流通以外,必须在科技上下功夫,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上出题目、作文章。只有占领农业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发展市场农业的主动权,推动农业和在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莱芜市结合当地实际,确立  相似文献   

8.
罗贵林 《甘肃农业》2006,(6):130-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会理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县GDP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收入达3.198亿元,增长4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净增228元。但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劳动者素质不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缓慢、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必须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08,(2):4-5
一、200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成效 2007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市心,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1106.8亿元,首次突破干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70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2%,牧蛇产值415.2亿元,增长46%。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09,(2):4-5,10
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5亿元,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765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426亿元,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达6150元,增长11.2%。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1.
文登市山多、地多,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90年代,文登市开始家施“小康工程”,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1995年,该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5.3亿元,比1990年增长158.3%;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5.7亿元,比1990年增长82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1元,比1990年增长164.5%全市有18个镇、754个村步入了小康行列,分别占镇村总数的85%、86.4%。  相似文献   

12.
阳谷县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是鲁西地区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阳谷县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强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农业增加值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2385元,增加168元,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4905万美元。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强化龙头企业建设,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凤祥集团肉鸡深加工、金佛和一品公司蔬菜、水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农村对外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6个有农业的市区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6亿美元,分别增长69.4%和44.9%,分别占全市的60.2%和53.5%;出口创汇33.7亿美元,增长34.8%。大开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2000年6个有农业的市区完成GDP625.76亿元,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20.71亿元,增长29.6%;农民人均纯收入3637元,增长6.5%。  相似文献   

14.
临安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自2003年全面启动,到目前止,已完成了662个行政村的村庄编制规划工作;完成了8个示范村、81个重点整治村和71个一般整治村的建设工作。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农村经济总收入连续三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农业总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63元,比上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20多年来,诸城市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农村政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兴办村办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劳务输入等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收入44.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7%;农民人均纯收入3738元,比上年增加178元。到2001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积累达到了19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5倍,人均占有2166元。 一、诸城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历了四个阶段 打基础阶段 1979年至1984年,是诸城市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时期。当时,村级集体积累共1.86亿元,作价分到农户0.36亿元,集体留下了1.5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15年来,农民获益匪浅。 农民收入增加 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1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跃上200元、400元、600元和800元四个台阶。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4.56元,到1980年就增加到210.23元,年均递增在30%以上。从200元增加到400元,用了5年的时间(1980~1985年)。从400元增加到600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巨野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4%,粮食总产37.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蔬菜、果品等主导产业都取得较好收成,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比上年增加372元。目前,虽然全县整个农业和  相似文献   

18.
大安市龙沼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特色产业,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全镇常规农业、畜禽生产、庭院经济、棚膜经济四大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稳步发展。2009年全镇农业经济总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4.74%;农业经济纯收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4.2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同比增长3.77%。  相似文献   

19.
应对加入WTO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扬长避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最近,南昌市出台了一整套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了县、区更大的发展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宏观发展环境。我市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任务,即:“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农村人口非农化率每年增加1%。到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威海市以开放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在稳定发展粮油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农村经营机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而且开始了质的飞跃。去年,全市粮食总产119.5万吨,花生26.8万吨,比上年增长6.7%;果品62万吨,增长11.1%;水产品153万吨,增长31.3%;农民人均纯收入2138元,增长20.4%。今年,全市夏粮总产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上半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39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净收入达154.1亿元,增长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