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互助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及项目建设成效,总结了项目区实施工程建设的基本做法及主要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蒲河流域庆阳项目区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也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11条重点支流之一。项目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治沟骨干工程、淤地坝为主。同时由于监理的全面介入,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得到了保证,合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充分利用了水沙资源,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使项目区走上以水养护林草、以林草涵养水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在客观上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本文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例,调查了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研究区2000年到2005年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效,选取典型指标,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护生态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正逐步纳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严格要求实行“三制”。在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中,加强监理资质管理是实施监理制的基础,而施工阶段是实施监理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已经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浅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旨在促进我国林业的生态发展以及提高水资源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将针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面积约为全国的8.3,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5.80×1010 m3和527 m3,分别为全国水平的2和20左右.由于气候变化、水土保持和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等原因,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黄河流域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季节分布极为不均,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6kg·m-3,每年需要1.50×1010~2.0×1010m3水用于下游排沙,占到黄河水资源量的30左右,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水沙异源"特点明显,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占到流域产 相似文献
9.
重视并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林业工作者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结合林业部门的具体工作特点,以及当地的生态建设的要求,系统规划总体布局,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林业基础薄弱,是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做好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此,必须着力解决有关政策完善与落实,生态工程项目设置及管理,为开发西北地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水土流失使江苏省山丘区水旱灾害交替频繁。近几年来,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存在资金不足、监督执法力度不大等问题,影响了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速度。提出了建立健全资金渠道、科技支撑、监督执法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机制,以加大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近期和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入手,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安定区通过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工作机构设置、注重科学全面规划、注重多方筹措资金、注重试验示范推广、注重预防监督管理等措施、注重舆论宣传教育,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县域经济总量明显壮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加强城镇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