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越夏栽培能增加夏淡季细菜品种,丰富蔬菜市场,改善人民生活,且投资少,产量、产值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994年崇明县汲浜乡,开始进行番茄越夏栽培,平均亩产番茄3500kg,亩净产值达2000元~3000元。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80%属丘陵山区,平均海拔500 m左右,是国家十字花科蔬菜繁种基地[1],常年繁种面积3万~4万亩(0.20万~0.27万hm2).近年来,山区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制种[2]+高山越夏番茄种植模式,667 m2效益稳定在1万~2万元,该模式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现将高山越夏番茄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洪春 《蔬菜》1999,(7):26-27
近几年,我地山区果园面积发展迅速,但果树见效慢,特别是1~3年幼龄果树处于低产低效期,因此果农普遍收入较低,为了提高幼龄果树园的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果园经济效益,笔者自1996年以来,根据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幼龄果树株型小,蔬菜根系浅,植株矮,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开始摸索果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套种马铃薯,越夏间作番茄已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幼树果园平均产马铃薯1100kg,番茄2000kg,增收4000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栽培1.整地施肥春季结合果树松…  相似文献   

4.
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番茄的生长期和采摘期,番茄产量达7500 kg/667 m2、产值达2.26万元/667 m2,实现了山地番茄生产的优质高产,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的致富好途径。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浙江金华地区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陕西周至县从2008年开始在竹峪镇金盆、塔庙、东寨、柴黄等村示范推广"小麦—番茄"周年露地轮作栽培模式.截至 2020 年,该地区秋延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亩产可达6000 kg左右,平均亩收入9000~10000元.该模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潍坊西部山区的气候特点发展越夏番茄,能有效缓解番茄上市淡季,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途径.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越夏番茄适栽品种、播种育苗、定植适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关键栽培技术,对发展潍坊山区越夏番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秋延后番茄丰产栽培技术115100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镇农技站李坤,常先会近年来,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镇温室栽培秋延后番茄面积逐年扩大,效益连年增加,平均每亩产量4600公斤,每亩产值8000元左右,尤其是前碰村一组村民徐成先,在0.85亩温室栽培的延后...  相似文献   

8.
蔬菜水稻轮作 一年三茬获丰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旱轮作是减轻蔬菜病害的一条重要农业措施。1986年我们开始进行“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到1988年止,共推广面积4398亩。其中1988年为2458亩。占全市番茄面积40%以上,番茄平均亩产3422.5公斤,比大面积增产36.9%。水稻亩产449.5公斤,冬季菜亩产1930公斤。年亩产值2267.8元,亩增产值1600元左右。番茄水旱轮作栽培,菜粮一年三熟,既减轻了番茄病害,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它即是蔬菜,也是水果。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光温室番茄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上市时间不断提前,菜农的经济效益逐年上升,我市九四年日光温室栽培番茄100余亩,亩产7000公斤,产值17000余元。怎样掌握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以便获得少投入多产出的高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灌阳县新圩乡是广西桂林市重要的番茄生产基地,每年春番茄栽培面积在300hm^2以上,生产的番茄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广东等地。灌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露地越夏栽培不利于番茄生长,番茄每667m^2产量3500kg,裂果多,品质低。为此,灌阳县农业局通过改变传统春番茄越夏栽培方式,2005年开始推广利用地膜覆盖越夏栽培技术,克服了番茄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效益“三低”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山地茄子栽培面积发展较快,已成为山区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种植山地茄子以海拔300~500 m为最佳,品质好、产量高、病虫害少,但是浙江建德市可开发山地以海拔150~300 m居多.为了能在低海拔山地进行茄子栽培,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在建德市李家镇三溪村(海拔150~200 m)进行了3年山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产值达到5 500元左右,与300 m以上海拔山地相比产量更高,效益更好.在育苗阶段采取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育苗管理,秧苗质量更好,成本更低,便于在苗期做好病毒病、青枯病等主要易发病害的预防.通过提早播种、提早定植、提早上市,避开了茄子采收高峰期,更有利于销售.现将低海拔山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贺春玲 《蔬菜》2014,(1):43-44
秦皇岛市越夏番茄生产面积达166.7 hm2,平均667 m2产量6 500 kg,产值在1万~1.2万元,已成为秦皇岛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品种选择、育苗方法、整地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越夏番茄春夏栽培和夏秋栽培两个茬口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冬季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发展很快,日光温室夏闲的问题表现突出.利用日光温室进行遮阳网覆盖栽培越夏番茄,6月上旬定植,9月上中旬收获,每666.7m2可获利3000~350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光热资源充足,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夏季高温相对较低,阴雨天气较少,具有发展保护地越夏栽培蔬菜的有利条件。根据辽西地区自然条件状况,我们开展了保护地越夏栽培蔬菜技术研究,总结出保护地越夏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番  相似文献   

15.
番茄生长喜温暖忌高温,在我国大部分区域都存在越夏栽培的高温障碍,呈夏季市场淡季。宁夏夏季酷暑期短、夜间温度低,是越夏番茄较理想的栽培区域。近年来宁夏地区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越夏番茄生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73-14番茄是宁夏天缘园艺高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引进的番茄新品种,2004年在宁夏永宁县望远镇永清村示范种植2hm^2,平均667m^2产量11150kg,产值10035元,实现了塑料大棚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目标。同时,在2005年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开展的越夏番茄品种展示中,73-14番茄综合表现好,产量高,耐热性好,是宁夏地区塑料大棚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推进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济源市农牧局园艺工作站结合山区实际,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大力推广"丘陵山区越夏露地番茄高效栽培技术",经过连续5年的指导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1 000 hm~2,创收1.2亿元。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成功帮助山区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拔去"穷根子"。为推进王屋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河南济源市农牧局园艺工作站,经过不懈创新与实践,在王屋山区试种越夏露地番茄取得成功,鼓起了山区农民脱贫的"钱袋子",实现了脱  相似文献   

17.
番茄常作春夏栽培。秋季,由于气温下降较快,若用晚熟品种栽培,生长时间长,开花结果晚,造成果子着色差,产量低。采用早熟品种,在霜冻之前,达到绿熟期,进行采收贮藏,到元旦上市,可提高经济效益。汉中市铺镇乡元房村赵志新自1987年以来,一直用早魁作秋番茄栽培,亩产量为3900公斤左右,亩产值均在1500元以上,供应期长,增加了市场的花色品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施足底肥。秋番茄生长较快,底肥必须施足。前茬采收后,进行翻耕,炕地,施底肥。亩施油渣250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地处圩区,土地肥沃,自然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很多农户在春油菜收割后,进行越夏番茄栽培,赶在8、9月蔬菜伏缺上市,价格高,平均667m2产量达到了4000kg左右,667m2产值达到4000~5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早春西葫芦一越夏白菜一秋延番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显经济效益。667m^2产西葫芦5000kg,产值3000元;大白菜3500kg,产值2800元;番茄3500kg,产值3500元。年667m^2产值达93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照坤  刘彦民 《蔬菜》1990,(3):12-13
花椰菜和番茄的春季间作栽培技术近几年在我市一些地方得到迅速推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我市发展速度最快。以栽培面积最大的焦化村为例,今年就已经发展到800亩。焦化村多年来一直为我市缸头厂生产加工用番茄,由于番茄收获较晚,采收期比较集中,占用土地时间也较长,因此,产值一直不高。通过采用花椰菜和番茄的间种套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