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448小麦抗旱、耐寒性强,抗青干、抗倒伏,抗锈病、黑穗病,柴达木盆地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6.75~9.00t/hm2。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互助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约25万亩,年需良种约500万千克,小麦品种川水地区以阿勃、高原448、民和588、互麦14号、青春38等为主。浅山、半浅半脑以互助红、互麦13号为主。为确保供种质量,减少种子造成农业生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4.
阐述了淮北地区优质中粳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控制、产地环境选择和控制、育秧、本田管理、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适期收获与贮藏,以为中粳稻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合理选择高原粳稻的育秧时间和育秧方式,降低低温寒潮对幼苗的影响,通过对常规粳稻合系22-2和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幼苗在日温12℃/夜温8℃和日温14℃/夜温1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处理,分析测定在处理0、3、6 d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存活率、株高、≥1 cm的根数、叶片凋萎程度、地上部干物质量。结果表明:处理一定时间后,低温可导致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部分低温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株高、≥1 cm的根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都在缓慢增加,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常温对照;随着温度的降低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凋萎程度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出,2个粳稻品种在同一低温下生长时,随着低温持续时间的增加,植株幼苗的生长越来越缓慢,可能由于处理温度越低,对植株造成的伤害越大,试验中西巨胚1号的耐冷性弱于合系22-2。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气温稳定通过日温14℃/夜温10℃后才能播种并采取覆膜等保温措施,取膜前应日揭夜盖进行炼苗,取膜后若遇倒春寒,应灌深水护苗,或再次覆膜保温。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优质饲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对青海省湟中地区种植的燕麦和饲用玉米品种、优质饲草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适合湟中地区的包括饲草品种、良种繁育、饲草生产加工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禄丰县2010年粳稻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本县粳稻的生产成本水平,禄丰县农业局对和平镇胡家村等三个点9户农户烤烟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一、品种布局"滇杂32"在蒙自县适宜种植海拔1400-1700m,"滇杂80"、"滇杂31"适宜种植海拔1450-2000m。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使气候条件满足水 相似文献
11.
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IS-PCR和rep-PCR法分析了17个采自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和7个其他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2个适合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J3和ERIC对这24个菌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J3引物有14条条带,ERIC引物有13条条带,2个引物呈现18种谱型。用PHYLIPVersion3.6软件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白叶枯病菌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可将24个病原菌分为4簇,3个来自菲律宾的白叶枯病菌与中国的菌系距离较远,云南高原粳稻区分离的菌系十分复杂,4个簇中都有,但主要集中在2个簇中,共有14个菌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1.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2.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LAI)均较低,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3.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4.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在栽培中,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高原粳稻抗倒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该试验以26份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高原粳稻抗倒性及其相关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供试材料的抗倒性在在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株高、穗下第4、3、2节间壁厚4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最大,而穗下第3、2、4、1节直径、穗下第4、3节间距离和穗下第1节间壁厚7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较小,其余9个茎秆性状不影响或者通过上述茎秆性状而间接影响抗倒性。株高、穗下第4、3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壁厚和穗下第1、2、3、4节直径共11个农艺性状与抗倒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穗长、穗重、穗下第1、2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直径和穗下第5节直径9个性状与抗倒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高原粳稻的育种中,应注重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改良以提高高原粳稻品种(系)抗倒性。 相似文献
14.
15.
探讨了南陵县粳稻生产的诸多因子,介绍了粳稻生产的近期状况,进一步探讨了促进粳稻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