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水平,筛选出适宜于天水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和抗晚疫病较强的亲本资源,特此对引自全国的38份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晚疫病抗性的田间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材料的植株、块茎晚疫病和产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发病最轻的是‘L0527-4’、‘L9901-10’、‘L0527-7’、‘农天2号’、‘天薯12号’、‘同薯20号’、‘陇薯7号’等;块茎晚疫病未发病的为‘同薯20号’、‘陇薯7号’、‘天薯12号’等17份材料;‘陇薯7号’、‘天薯12号’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折合产量依次为26 300 kg/hm2、23 800 kg/hm2;最终筛选出‘陇薯7号’和‘天薯12号’两份晚疫病田间抗性和丰产性较好的材料,可用作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的资源,并在天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199-201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晚疫病性能好、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西吉县对23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庄薯1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在1 000 kg/667 m2以上且抗性较好的品种依次是:‘晋薯14号’、‘宁薯4号’、‘晋薯15号’、‘宁薯13号’、‘同薯23号’、‘克新17号’,适宜做轮换品种。经相关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病情指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陇中干旱半干旱区不同马铃薯品种重茬抗病性和产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3):146-149
针对陇中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导致的重茬病害严重问题,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在重茬地中的抗病性和产量表现。通过对各参试马铃薯品种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及薯块腐烂病害抗性研究与产量、单株结薯数及商品率的综合分析,筛选出抗病性强、易贮藏、产量高、商品率好的‘陇薯7号’和‘陇薯6号’2个品种,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重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定西市安定区生产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引进了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陇薯6号’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42 305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高7 162 kg/hm~2,增产20.38%,其次是‘冀张薯8号’,产量为37 394 kg/hm~2,较对照增产6.41%。‘农天2号’产量最低,为24 579 kg/hm~2,较对照减产30.06%。参试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中,‘青薯9号’田间长势、抗病性和产量表现突出,其次是‘冀张薯8号’,可在定西市安定区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22,(1):45-54
为探明除草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选用甘肃省目前主要种植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统研究3种茎叶喷雾除草剂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灭草松以及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利谷隆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WG 2 g/667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苗期茎叶喷雾对‘青薯9号’‘陇薯6号’和‘陇薯7号’3个马铃薯品种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LK99’‘荷兰15号’‘冀张薯8号’‘丽薯6号’‘新大坪’和‘陇薯10号’10个品种有严重药害(4级药害)。70%嗪草酮WP 56 g/667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苗期茎叶喷雾对‘青薯9号’‘陇薯6号’和‘陇薯7号’3个马铃薯品种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LK99’‘荷兰15号’‘冀张薯8号’‘丽薯6号’‘新大坪’和‘陇薯10号’10个品种有严重药害(4级药害)。70%嗪草酮WP 56 g/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陇薯7号’‘黑金刚’和‘新大坪’3个品种具药害或毁灭性药害(3级或5级药害),对‘费乌瑞它’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丽薯6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LK99’‘陇薯6号’‘陇薯10号’‘荷兰15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9个品种安全(1级药害)。480 g/L灭草松AS 120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陇薯7号’‘黑金刚’和‘新大坪’3个品种具药害或毁灭性药害(3级或5级药害),对‘费乌瑞它’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丽薯6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LK99’‘陇薯6号’‘陇薯10号’‘荷兰15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9个品种安全(1级药害)。480 g/L灭草松AS 120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13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很安全或安全(0级或1级药害)。330 g/L二甲戊灵EC 99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13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很安全或安全(0级或1级药害)。330 g/L二甲戊灵EC 99 mL/667m2、50%利谷隆WP175 g/667m2、50%利谷隆WP175 g/667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192 mL/667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192 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13个品种均很安全(0级药害)。研究结果对指导马铃薯田除草剂科学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渭县二阴区马铃薯新品种引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8,(2):65-69
马铃薯良种缺乏是制约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通渭县二阴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试验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通渭县二阴区正常生长发育至成熟,其中‘青薯9号’和‘陇薯10号’表现较好。这2个品种单株结薯数较多,淀粉含量较高(17.84%和17.31%),薯块商品性表现好(68.80%和82.11%),产量分别达到2 636和2 589 kg/667m~2,较对照增产29.1%和26.8%。因此,建议在通渭县二阴区试种。  相似文献   

8.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德宏州冬季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以‘合作88’为对照,比较了11个品种的生育期、特征特性、抗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青薯9号’、‘云薯606’和‘中薯20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在德宏州地区推广种植;‘中薯18号’、‘云薯605’、‘丽薯14号’和‘冀张薯12号’需进一步的试验;‘丽薯13号’、‘师大4号’、‘昆薯3号’和‘师大6号’宜淘汰。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以其独到之处被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为筛选出适宜甘肃中部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区、高寒阴湿区、河西绿洲灌区4个不同生态区栽培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系),以甘肃省主栽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对4个不同生态区薯块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5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在2016、2017和2018年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薯8号’‘陇薯9号’‘L1039-6’‘天薯11号’和‘L1036-34’在中部半干旱定西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LY08104-12’‘天薯11号’和‘陇薯7号’在高寒阴湿渭源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天薯11号’‘L1036-34’和‘陇薯9号’在陇东半干旱庆阳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L1039-6’‘陇薯8号’‘天薯11号’‘陇薯7号’和‘L1036-34’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灰色关联度分析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马铃薯的品质,可为甘肃省各区域马铃薯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应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需求的高产多抗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以定西市主栽品种‘新大坪’、‘陇薯6号’为对照,对10个引进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3个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55774,46904和45982 kg/hm^2,较‘新大坪’分别增产21280,12410和114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1.7%,36.0%和33.3%;较‘陇薯6号’分别增产21042,12172和1125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6%,35.0%和32.4%。这3个品种抗旱抗病性强,商品性、营养品质较好,符合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要求,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优质并适宜于天水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由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56份茎尖脱毒苗,2010年经扩繁生产原原种微型薯,在海拔为1 680 m生态区域进行田间观察鉴定,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9份材料,2011年在天水市中梁乡同一海拔区域,以‘天薯10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抗病性能(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淀粉含量及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31和C-71产量与对照天薯10号差异不显著;C-71淀粉含量在参试材料中最高,含量达19.28%,比对照天薯10号(17.47%)高1.81%。可见,C-71综合性状最优。  相似文献   

13.
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10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L9901-10和L0032-19的产量高,薯块以中薯为主,而且平均穴薯数超过5个,穴薯重超过560 g,商品率较高,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其他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纤维用工业大麻品种,2019年对13份黑龙江省当地主栽工业大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纤维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新麻1号>庆麻7号>中麻18号>中麻13号>汉麻10号>火麻1号>庆麻5号>庆麻6号>龙麻7号>中麻1号>汉麻12号...  相似文献   

15.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冀花12号)、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播种时期(4/25、5/6、5/16、5/26、6/6、6/15、6/26),研究不同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花生最佳播种时期,为集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冀花10号、冀花12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为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多;而冀花9号和冀花11号则表现为主茎矮、侧枝短、分枝少。6个花生品种荚果平均产量为4716.2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3469.52 kg/hm2。以籽仁产量最高的冀花12号(3541.99 kg/hm2)为对照,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减产0.35%~1.91%;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减产2.11%~5.54%。随播期的延后,各个播期的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基本遵循5/6-5/16 > 4/25 > 5/26-6/26的变化趋势。5/6-5/16播期的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5547.16 kg/hm2、4204.24 kg/hm2,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12.90。4/25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5.16%,油亚比为14.61;5/26日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9.05%,油亚比降低35.56%。晚于5/26播种,主茎高变矮7.40%~22.89%、侧枝长变短7.07%~24.89%、单株分枝数减少3.74%~9.70%、单株结果数降低4.59%~21.78%、百果重减少6.59%~27.94%、百仁重减少10.35%~32.33%、荚果减产17.97%~45.78%、籽仁减产21.80%~52.50%、油亚比降低50.57%~73.30%。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指标及品质优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露地平播花生的最适播期为5/6至5/16之间,最晚不应晚于5/26。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表现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加工在马铃薯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广泛种植的原料薯仍然是淀粉含量不高的菜用薯。为选出适于黑龙江垦区种植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延薯4号’为对照,对5个品种(‘同薯29号’、‘克新27号’、‘东农310’、‘内-9’和‘希森5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产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照品种‘延薯4号’产量达46300 kg/hm^2,淀粉含量13.76%,淀粉产量6394 kg/hm^2,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克新27号’产量(41731 kg/hm^2)低于‘延薯4号’,但淀粉含量(18.94%)高于‘延薯4号’,结果淀粉产量(7976 kg/hm^2)最高,但表现并不稳定。‘东农310’和‘希森5号’淀粉含量分别为18.33%和20.46%,并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分别为6709和6658 kg/hm^2,表现稳定。该研究为淀粉企业正确选择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2年示范和展示品种为材料,以各品种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及其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等6个产量性状的表型值为依据,通过三年平均产量比较试验,系统的阐述了不同熟期品种在二积温带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与主栽品种空育131比较,2010~2012年平均产量较高的11片叶品种为龙粳29、垦粳2号、垦稻21、垦稻20、龙粳27、龙粳20、龙粳26;产量较稳定的品种为空育131、龙粳25、龙粳20、垦粳2号、龙粳29。12片叶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显著,相对较稳定的品种为垦鉴稻6号、垦稻14、龙粳21,绥粳10、松粳10、北稻5号;与主栽品种垦稻12比较,三年平均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垦粳4号、垦稻14、垦鉴稻6号、绥粳10、龙粳21。本地区适宜选择11片叶品种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新品种‘延薯11号’是2008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延0311-610’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17。该品种2017~2018年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350 kg/667m^2,较对照‘克新13号’增产4.5%;粗蛋白含量1.73%,淀粉含量14.90%,干物质含量18.74%,还原糖含量0.031%,鲜薯维生素C含量194.00 mg/kg;中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中抗马铃薯晚疫病。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春季播种。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在吉林省东部冷凉湿润区、中部半湿润区及西部半干旱区,选择高油、高淀粉和普通耐密型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通油1号、四单19和四密25。在相同施肥水平、同一品种、异地种植、相同密度的条件下,研究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获得各自变化的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