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是耕地少,人口多,人均粮食产量低,为了缓解农业种植压力,玉米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玉米种植比较广泛,有很大的种植面积,玉米成为人们日常饮食、日常生活的主要粮食。但是,玉米的种植也面临许多困境,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较少,降水分布也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属于旱地,旱地玉米的生长环境更加恶劣,不仅产量比较低,也很难形成规模种植。本文从旱地玉米的选种、种植方法等角度出发,分析北方旱地玉米的高产新技术,促进北方旱地玉米产量提高,加强北方旱地玉米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旱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积666.7万hm2,平均单产120kg/666.7m2左右,约为全国平均产量的48.2%,可见,旱地小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拖腿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1北方旱地小麦的生态特征我国北方旱地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生态特征。1.1干旱缺水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北方季节性干旱频率黄河以南为70%~80%,黄河以北大于90%,可谓十年九旱。北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积666.7万 hm2,平均单产120kg/666.7m2左右,约为全国平均产量的48.2%,可见,旱地小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拖腿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1北方旱地小麦的生态特征
  我国北方旱地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旱地莜麦生产仍处于低而不稳的水平,针对目前我国北方旱地莜麦生产中存在的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品种混杂退化较重、管理技术落后、商品转化率低等问题,我们推出一套适宜我国北方旱地莜麦产区推广的高产栽培措施,经3年的示范推广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十年九旱,水地愈来愈少,旱地越增越多,当前水地蔬菜生产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吃菜的需求,只有充分利用当地光、热、降雨等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旱地蔬菜生产才是解决旱区蔬菜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北方群众开发种植旱地蔬菜势头很足,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探讨,总结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现将北方旱地蔬菜栽培技术概括如下:一、认真选地、平整灭茬、蓄水纳雨、抗旱耕作。旱地蔬菜必须选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土质疏松,保水力强的旱平地、下温地或沟坝壤土地。当确定种菜地块后就要及时平整灭茬,深耕改土,防止地面径流,尽量积蓄降雨。对…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生产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现状和生态特征,深入探讨了我国旱地小麦的生产潜力和主攻方向,提出了重新认识干旱坡耕地改造、生态环境改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旱地小麦生产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一、北方旱地蔬菜栽培技术的现状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尤其是蔬菜的消耗上更是逐年累积。我国北方与南方不同,北方十年九旱,进而使得北方的水地越来越少,相反的旱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北方的蔬菜供求难以平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吃蔬菜的需求。针对这种蔬菜供求矛盾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合理的利用北方的光、热等自然条件,大力开发蔬菜的产量才是长久之计。只有加大对北方蔬菜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了北方旱地防渗莲藕池建造方法和莲藕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选用良种北方旱地栽培的夏秋用种要选择耐热性较强的高产优种,适宜于旱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①高脚白。耐热性较强,适宜夏秋栽培。  相似文献   

11.
平定县属北方半干旱区,丘陵旱地多,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差异大.长期以来,由于十年九旱,全县2.92万公顷的旱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从1992年开始探索和研究与山旱地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早作农业技术,进行了旱地玉米生物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与应用,收到较好效果,开辟了旱地玉米增产的新途径.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使我县旱作农业措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为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我县连年抗旱减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项农民认可的投资少、无污染、增产效果明显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壶关县属典型的北方旱作雨养农业区,而秸秆覆盖技术是改善农田小气候的重要措施,但传统的覆盖方式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经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旱地秸秆沟埋加地膜覆盖技术模式.该模武具有秸秆腐烂好、能蓄水保墒、提高地力等优点,非常适宜在北方及旱作玉米生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在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半干旱面积比例很大,干旱面积约7 000万hm2,其中北方旱地面积5 300万hm2,南方1 700万hm2,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水资源,由于在地理和时空上分布不均,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部分的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干旱地区,旱地作物种植与有灌溉条件耕地相比,两者产量每公顷相差1200~3 000kg.所以,加速推广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北方旱地冬麦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及其他因素影响。旱地小麦产量较低.影响小麦总产的提高。多年早地高产攻关证明,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有效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旱地小麦“早、深、平”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山东省及黄淮海冬麦区.“早”是指肥料早施,“深”是指肥料深施,“平”是指旱地小麦采用平播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机理分析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伟 《甘肃农业》2004,(4):56-56
近年来,北方旱灾频繁,旱情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张掖市的山区、半山区旱灾也颇为严重,旱地小麦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长此下去,将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研究旱地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旱地小麦覆膜栽培增产机理针对近  相似文献   

16.
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对玉米栽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今一些栽培新技术实现了高产目标,推广这些技术成为促进北方农业发展的关键。本论文主要简述了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本论文能够丰富学术,为实际种植生产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最近,山东省青岛市不少地区传来干旱的信息,全国也有大片区域喊渴,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不言而喻. 今日,笔直从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主持的"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师范"项目通过实地测产,"青麦6号""青麦7号"两个旱地小麦品种创下我国旱地小麦平均667米2产的新纪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大豆多在旱地种植,因受水分因子限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难以突破,因此,我们自“九五”以来,在国家攻关寿阳旱农试区开展了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内容、机具选择及农艺要求,并分析了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旨在为北方干旱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工程提供科学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