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究不同大小刺梨的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重、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析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大小的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差异明显,种子多、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低是刺梨大果的品质特征;中、小果的品质特征是种子少、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较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高。在每100g小型果的果肉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比大型果高276.67mg和1307.38mg。在刺梨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降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也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不同套袋对2个柚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吴世涛等报道,以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为试材,通过观察两种柚果实的果面色泽和亮度,测定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探究不同套袋处理对2种柚类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改善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果实的外观色泽和果面亮度,提高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但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  相似文献   

3.
以大久保桃为试材,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0、800、1000倍液)的多肽(天门冬氨酸)对桃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清水喷施为对照,测定了桃树新梢长度、粗度,叶片叶绿色,果实果重、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结果表明:喷施800倍的多肽稀释液显著增加了桃树新稍长度、新稍粗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喷施1000倍的多肽稀释液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单果重、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比较表明:多肽稀释液可以提高桃果实品质,促进优质果生长,其最适浓度为1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4.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5期《不同砧木品种对"法兰西"西梅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努尔曼·阿不拉等)报道,为探究不同砧木品种对"法兰西"西梅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实生杏、毛桃砧和酸梅砧等3种砧木嫁接的法兰西西梅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柄、果肉硬度、果仁大小等外观品质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等果实内在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的法兰西西梅物候期和生长特性有一定的差异,毛桃砧的初果期和  相似文献   

5.
<正>据《北方园艺》2015年第20期《低温贮藏和薄膜贮藏对沙田柚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萍等)报道,研究了低温贮藏和薄膜包果贮藏对沙田柚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采后沙田柚贮藏保鲜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试验以沙田柚为试材,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沙田柚果实外观、失重率、还原糖、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指标和商品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膜包果贮藏的果实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低温贮藏和室温贮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低温贮藏果实有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城办事处马庙村日光温室栽培的五月火、早红珠、丹墨、曙光、早红2号、早红宝石油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干重的含糖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并对不同品种的果实综合品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果业信息》2019,(6):70-70
据《经济林研究》2019年第1期《覆盖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白琳云等)报道,为提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的果实品质,促进其营养生长,以8年生设施栽培灵武长枣为材料,采用碎石、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行内覆盖枣树树盘,测定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植株枣吊、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和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 Merr.et Perry)品种‘农科二号’为试材,以提高莲雾的甜度为目的,通过叶片喷洒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莲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莲雾果实的色泽、大小、比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结果表明:莲雾喷施不同营养液后,单株产量、 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均有提高,色泽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单果重、比重、有机酸含量不存在差异。不同的营养液之间存在差异,以2号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秦光3号"油桃是以"82-4-33"为母本,"阿姆肯"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顶平齐或微尖,缝合线浅,两侧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160 g,大果可达245 g,果面着鲜红色晕,常温下可贮放10天左右。果肉白色,近核处也为白色,阳面红色略深入果肉。肉质较细,纤维素中多,硬溶质,汁液多,风味甜酸适中,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3.0%,总糖8.21%,总酸0.36%,维生素C25.3 mg/kg,半离核。植株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早结丰产性好,4年生树冠径可达3.6~4.0 m。定植第2年即  相似文献   

10.
“桂杧一号”是以“紫花杧”和“金煌杧”为亲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优质杧果新品种。2020年7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72734.6)。该品种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425.0 g。果窝浅,果腹肩向上圆出,果背肩向下圆出。青熟果背阳面果皮青绿色,向阳面果皮为淡紫红色,完熟时橙黄色,蜡质。果肉浅橙色,纤维少,清甜,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总糖含量19.1 g/100 g,总酸含量0.21 g/100 g,维生素C含量9.08 mg/100 g,果实可食率78.5%,果实较耐贮藏,抗病性好。果核纹理隆起,种仁1/2饱满度,平均核重41.54 g,平均长宽厚分别为10.38、3.71和1.85 cm,单胚。  相似文献   

11.
<正>金宇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杏树新品种,2014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该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55.2克,最大单果重75克。果顶圆平,果实缝合线中,片肉不对称,梗洼中。果皮底色橙黄,阳面有少许红晕,果面光亮洁净,外观美。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纤维细少,汁液较多,酸甜可口,无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5%,总糖10.1%,总酸0.76%,维生素C5.41毫克/100克。离核,近核处果肉无软化和褐变现象。果实可食率96.20%,果实带皮硬度12.6公斤/平方厘米,常温下可存放5天左右。在石家庄市北郊,果实5月下旬成  相似文献   

12.
正据《南方农业学报》2018年第5期《不同树龄水晶蜜柚果实品质比较分析》(作者周先艳等)报道,为了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树龄分别为3、5、7、10、14和21年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_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  相似文献   

13.
正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10期《不套袋栽培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杨文悦等)报道,以6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碱中和滴定法和蒽酮比色法,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主要组分与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分析,以期明确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单果质量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发育期间,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86%和19.9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25%,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79,方差贡献率为34.84%,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决定。最后提取前3个主成分计算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样品ZH-35、ZH-41、ZH-10排名前三,果实品质表现最佳,可作为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候选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杧果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后熟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木醋液在杧果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选用“台农一号杧”为材料,于盛花期后喷施7次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采后测定“台农一号”杧的株产、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色泽变化、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适当浓度的木醋液能提高杧果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其中稀释200倍的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22.43%和13.37%;喷施木醋液可以促进果实硬度下降、果实转黄、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以及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其中稀释400倍的硬度最低,比对照低30.51%,稀释200倍的果实转黄最快、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变化最明显;喷施木醋液还可以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喷施200倍木醋液的杧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12.06%;喷施400倍木醋液的杧果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1.48%和16.92%,可滴定酸降低最多,比对照低24.72%。因此,在杧果盛花期后喷施一定浓度的木醋液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杧果转色,其中以稀释200和400倍表现较佳,稀释400倍喷施最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中熟苹果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生产上适时采收苹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品种‘乔纳金’、‘金冠’和‘华红’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采收时期对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乔纳金’、‘华红’在第三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而‘金冠’在第二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采收期与‘乔纳金’、‘金冠’、‘华红’果实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增加,果实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后期采摘苹果应按照品种特性,决定适宜采摘期。综合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等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乔纳金’、‘华红’苹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左右,‘金冠’采收期为9月18~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  相似文献   

18.
正"杭杂5号"樱桃番茄是杂交一代新品种。2013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果淡绿色,有绿果肩,成熟果橙黄色,色泽鲜亮,着色一致,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3;单果质量26.1 g,果实横径2.68 cm,肉厚5.2 mm,果实硬度1.65 kg/cm2,耐裂性和耐贮性较好;果实酸甜适中,风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维生素C含量0.338 mg/g,总糖5.1%,总酸0.47 g/kg,糖酸比14.8。  相似文献   

19.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4期《无纺布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辉等)报道,以浙江地区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测定采收当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部分果实于室温下充分软化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了无纺布果袋与黄纸袋套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实套袋在不影响单果重的前提下,能使红阳猕猴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产上台农4号菠萝诱导催花通常采用2-3次电石处理,其操作复杂,且不利于绿色安全生产,本研究采用植物天然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台农4号菠萝进行诱导催花处理,比较两种催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台农4号菠萝抽蕾率、果实内外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4号菠萝对乙烯利催花比较敏感,很低的浓度(16000倍稀释液)催花抽蕾率都可以达到99%以上,而高浓度(500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和电石处理组的平均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均在在1.08kg以上,低浓度(2000和16000倍)40%的乙烯利处理则会导致果实重量下降。在果实外观上,高浓度乙烯利可以显著提高台农4号菠萝圆筒形果的比例,且采用500倍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催花处理后的圆筒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98.81%、94.13%,较两次1.25%电石诱导催花处理组高32.17%。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乙烯利催花处理组显著优于电石催花处理组,相关分析表明,乙烯利的催花浓度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果形、产量、果实内在品质,台农4号菠萝采用500倍40%乙烯利与0.2%尿素催花效果佳,处理组诱导催花抽蕾率99.69%、圆筒果率99.38%,平均单果重1.22kg、维生素C含量达40.4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7.93%、总糖17.84%、柠檬酸0.61%,糖酸比19.71,可替代电石催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