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商水县"巧媳妇"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妇女参与、市场化运作,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家庭脱贫致富,"巧媳妇"工程带动近2万贫困人口脱贫,占该县脱贫人口的80%;二是缓解了企业用工难,11万名左右留守妇女在"巧媳妇"工程中稳定就业;三是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勤劳致富的意识得到强化。"巧媳妇"工程下一步推广中,在产业选择上要更加适  相似文献   

2.
<正>商水县坚持推进"巧媳妇"工程与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农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探索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把产业扶贫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初步实现了儿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确保形成支柱产业,确保增加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重点是抓住了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把实施"巧媳妇"工程作为发展特色帮扶产业的抓手,帮助农村留守人员和贫困群众找到稳定的"饭碗",不仅有助于改变其家庭生活贫困的状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商水县极具特色的扶贫项目——“巧媳妇”工程正是紧紧围绕这句话,帮助农民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4.
正武冈市按照"输血扶贫"和"造血扶贫"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的产业扶贫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促进贫困人口67503人稳定就业和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夯实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长效基石。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年来,商水县委、县政府利用留守妇女多和外出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巧媳妇"工程,在全县发展了20多个"巧媳妇"工程产业扶贫项目,培育出渔网编织、服装服饰、无纺布制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遍布全县25个乡镇(场、办、集聚区),稳定从业人员11万人以上,人均增收1.2万元,年创产值46亿元,带动近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找到了传统农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为新形势下破解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6日~17日,2017河南(商水)产业扶贫研讨会在商水县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妇联、河南省发改委及高校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齐聚商水县,对商水县"巧媳妇"工程产业扶贫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参观、交流。专家们对其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进行了充分肯定,交流了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同时还对河南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党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更是全国人民携手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役。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新山村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脱贫村、革命老区。新山村有12个村民组,贫困人口占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数的1/6,可以说村里的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近年来,新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夯实产业扶贫,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新山模式”的脱贫攻坚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以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通过大力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96万人,实现10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8.6%下降到了2016年的4.7%。特色当先、示范引领,贫困户"背靠大树好乘凉""扶贫是玉林的头号工程,越到攻坚时刻,脱  相似文献   

9.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商水"巧媳妇"工程紧扣产业扶贫载体,通过"三立足、三促进和一彰显",在传统农区精准扶贫中体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和极大价值,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西部传统农区发展、富有生命力和可复制的精准脱贫之路。"三立足":一是立足于本地农村留守妇女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使农村蕴藏的人口红利得到再次挖掘和利用。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分析了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在收入、生活消费、健康、子女教育等几方面的现状,进而得出河南省城镇人口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因此要想使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脱贫必须大力开发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进而实现"开发一就业一再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攻坚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是全面消除贫困、减少贫困人口的重要战略期。科学谋划临沧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对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意义重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临沧实际,从创新机制模式入手,为扶贫提供建议。1贫困现状临沧市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山西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脱贫难度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山西经过几年的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项目迅猛发展,发挥了扶贫"造血"功能。但是在产业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以及龙头企业等项目资金管理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正《产业扶贫经典案例》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五个一批"中居于首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脱贫人口逐步增收致富才有坚实基础,贫困地区才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5.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长远之计,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考察时也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本文就陆良县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农村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垦控股集团)党委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和"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积极应对扶贫工作新形势,及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农场摘帽增效"目标,从探索垦区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入手,突出产业扶贫新重点,突显垦地联手新作用,持续加大扶贫工作新力度,积极配合属地市县政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定点帮扶"和"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做大做强农垦特色产业,全面完成了垦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农场摘帽和定点扶贫任务,荣获"2019年度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称号,省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档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和贫困村全部摘帽,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后脱贫时期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个别精准脱贫和不致贫、返贫为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而女性在贫困人口中的占比高于男性,同时由于女性对于认知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实际重要影响,使女性脱离贫困才可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陕西省处于西部省份,由...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传统农业县,昌宁县贫困面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造血"功能不足。如何带领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众摘帽脱贫,走上致富路?昌宁县在产业扶贫上下足了功夫。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新兴产业、扶持贫困群体、推动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结合贫困乡镇、村(社区)的资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有53个贫困县,9237个贫困村,698万农村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河南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的全覆盖,推动科技扶贫工作不断深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云南祥云县担当起扶贫攻坚历史使命,推进扶贫攻坚精细化管理,以实施"七个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改善基础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发展金融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抓手,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加速脱贫新进程,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面对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情况,祥云县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体制,切实抓好"七个一批"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