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湟中区蔬菜种植中大葱种植面积占较大比重,是主要的蔬菜种植种类之一,目前,多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在大葱生产中,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大葱生产节本增效,提高综合生产效率,亟需发展大葱全程机械化生产,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从农业机械化角度,探索出了适合当地大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大葱是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全镇种植面积3.2万亩。传统的大葱种植方式费工费力,育苗、移栽、收获一直是大葱生产机械化的难点,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成为制约大葱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些难题,平度市蓼兰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和青岛盛跃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2年多的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出大葱从育苗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该技术,大葱平均亩产7 500~10 000 kg、亩收入12 000~16 000元,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亩增产1 000 kg、增收1 600元,亩节本增效600多元,合计每亩增收增效2 200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种植业第二大产业,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价格波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高等瓶颈问题,转变以人工为主的传统蔬菜生产方式为机械化生产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研究我国蔬菜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模式和发展经验,结合发展环境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发展蔬菜机械化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实现蔬菜产业现代化,而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呈现出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种典型国外模式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为了实现我国蔬菜生产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应结合我国国情,强化政策扶持,优化生产布局,构建标准化技术体系,推进农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露地大葱栽培"新"技术是一种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效栽培模式,在农艺上充分利用了露地大葱耐贫瘠,产量高,病虫害较少等特点,简化生产环节,提高大葱丰产性。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从而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现代农业技术节本增效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新型农业主体露地大葱栽培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西北地区露地大葱栽培"新"技术要点方面作了简要阐述,旨在为相关从事蔬菜生产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秦安县设施蔬菜育苗产业大葱育苗移栽栽培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大葱育苗移栽栽培发展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蔬菜生产大葱育苗移栽栽培发展的措施和途径,为秦安县大葱育苗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蔬菜产业发展对机械化作业需求,在分析浙江省蔬菜产业和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基础上,根据该省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浙江省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疫情期间,蔬菜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凸显,成为制约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蔬菜持续保供给,需要加快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步伐,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助力蔬菜产业转型发展。为此,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制定并发布设施蔬菜生产园区农业机械配置通则,以供各地开展蔬菜机械化装备技术推广以及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园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蔬菜是人们生活必需重要农产品之一,全球蔬菜需求和蔬菜生产迅速发展,我国蔬菜发展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优势产业。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蔬菜产业在生产环节存在科技水平及机械化水平偏低、人力成本趋高、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在供给、储运和销售环节存在结构性供需不平衡、损耗率高、市场波动大、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上位政策及规划对产品质量、机械化水平等提出明确要求。为了提升我国蔬菜生产质量、效率、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构建蔬菜产业合作组织体系,创新合作组织模式,不断提升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一路破冰前行,蔬菜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由于蔬菜生产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生产机械化仍面临农机研制难、作业难、配套难和技术储备少、用户选购难等问题和难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很多作业环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研发和推广。加强调研科学规划蔬菜生产机械化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对保护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评价标准是2012年底全国统一试行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对于面积占总量70%以上的露地蔬菜来讲,还没有统一的机械化水平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蔬菜生产中用工难、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提高蔬菜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的蔬菜产业进行全面调研,分析了目前外冈镇蔬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制约当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并从"宜机化"改造、规模发展、先行区建设、社会化服务及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外冈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大葱轮作一年两收,基本可以全程机械化操作。按照本栽培技术操作,即可获得高产高效,全年总利润达66000元/hm2,很适合当前农业的发展。山东省郯城县胜利镇地处沂武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旱涝保收,适宜粮菜生产。为平衡粮食蔬菜面积并提高作物产量,我们对小麦大葱轮作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连续多年探索,已在我镇推广200hm2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初始地块于10月15日前后播种小麦;另选地块于次年3月底进行大葱育苗;6月10日左右收获小麦;6月20日左右定植大葱;11月中下旬收获大葱,留出大葱育苗地,随即播种小  相似文献   

12.
专家简介     
<正>崔连伟,研究员,19711年4月出生,1996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同年8月分配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事大葱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2005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12年晋升研究员,2016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现任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副理事长、葱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葱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省蔬菜育种创新团队首席助理;《大葱、韭菜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国家标准审定和修订专家、《中国蔬菜》审稿专家。  相似文献   

13.
一、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一)主导品种逐渐形成,规模优势明显 据调查,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新野县已形成以下几个优势主导产品,早春拱棚蔬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等)、甘蓝、洋葱、大葱、土豆、西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生产区域,以城郊、沙堰、五星镇为主的0.2万hm2早春拱棚蔬菜生产基地;以城郊、五星、漂河铺镇等为主的0.33万hm2甘蓝生产基地;以樊集、上庄、沙堰镇为主的0.1万hm2大葱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近日云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及省内农机生产企业等有关专家一行9人赴曲靖市陆良县开展设施蔬菜产业机械化应用专题调研,专家组重点调研了5个蔬菜生产企业、1个蔬菜种植基地、1个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陆良县是我国蔬菜重点县之一,是云南省常年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以叶菜类为主,其生产规模名列云南省前5位。2019年,陆良县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4.4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0.8万亩(7200hm~2),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但设施机械化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表现突出。产前机械主要是耕整地机械如犁、旋耕机、起垄机等应用较普遍;产中产后机械运用较少。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我国蔬菜生产常常采用的是人工作业的方法,而现代机械化作业在我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根据边远山区蔬菜生产的特点,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机械化现状,对制约蔬菜机械化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保证我国蔬菜机械化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1,(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蔬菜需求量很大,但是蔬菜机械化生产才刚刚起步,发展过程更是困难重重。蔬菜生产之前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生产的研发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我国蔬菜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人们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传统的种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人们选择去大城市工作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流失,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这就使得蔬菜得生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设施蔬菜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流通的便捷,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为分析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关键风险影响因子,在对江苏设施蔬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应从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逐步提升设施抗风险能力、加强土壤修复和改造、加快推进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入手,加以应对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蔬菜种植属于密集性劳动产业,蔬菜育苗、栽培、管理到最后的收获运输都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尤其是在蔬菜种植的前期,幼苗的移栽工作往往面临较多的工作程序,工作量较大,人力成本投入较高,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最为薄弱的环节。移栽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蔬菜种植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成本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推动蔬菜种植产业的高质量高效发展。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县依托当地的自然优势,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蔬菜移栽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但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还表现为移栽机械化程度不高,机械适应能力较差,农艺农技不融合,现有的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今后甘肃省的蔬菜移栽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机械化技术体系的优化,尽快实现蔬菜栽培全过程的机械化操作,以此来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经济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19.
从蔬菜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用具:耕整地机械、精量直播机械、移栽机械、收获机械,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蔬菜生产装备技术。国内外在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内容和重点上差异明显,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智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上,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基础差且起步晚,蔬菜生产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各异、技术模式复杂,这决定了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我国蔬菜生产机械的研发推广均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蔬菜以露地生产、水旱轮作为主,生产成本低,生产的蔬菜天然、生态,是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我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