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河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总量和质量上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优质小麦、发展优质花生、调优种养业结构、做优特色产业等,并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推广优质专用型品种;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以政策支持为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推进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决策.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南省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转型行动方案(2016-2018)》《河南省推进优质小麦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等一系列文件.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一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管理》2017,(1):71-7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但其小麦供给与生产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卖粮难"问题与加工企业的"买粮难"问题并存,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选准对路品种,以科技为引领,规模化种植,单品种收储,订单化购销"为主要做法的"广源模式",在促进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6,(30):193-19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分析了盐津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措施,重点在于坚持4个导向,实现4个转变,以及强化科技和体制创新。延津县坚持优质导向、特色导向、安全导向、专用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机制创新、实施集群发展,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强力推进优质、绿色和无公害小麦种植,促进小麦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有效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其主要包括调结构(粮食作物要优质专用,经济作物要特色优势发展)、转方式(推行绿色种植方式)、促改革(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农业结构性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正优质专用小麦是指用于生产特定面食制品及专用面粉的小麦。优质专用小麦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出现的阶段性概念。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决策。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多,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少根据河南省种子站统计,目前全省生产上种植面积在0.07万hm~2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省提出推进"四优四化"调整农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对小麦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郑州市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从标准化、规模化、市场调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增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课题,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发展,农民增收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正在我国的涉农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实施层面,都在结合自身农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河南小麦,全国著名。作为全国最大的冬小麦生产省份,河南在近年来的小麦种植与育种中,始终走在全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宝鸡市是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是宝鸡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主要作物。本文作者分析了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的现状,针对当地优质小麦发展情况,指出了四点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思路措施,对推动陕西省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上新台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据农业部预计,今年头一季粮食又有好收成。夏粮丰收不仅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好底子,也反映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今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这项始自2015年的改革,为我国农业农村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从要产量到求质量:优质麦品质效益双增加6月中旬,在河南浚县的30万亩集中连片麦田里,金黄的麦穗随风舞动。这里曾是河南小麦单产最高的麦  相似文献   

12.
段来成 《河南农业》2019,(25):60-60
一、坚持优化供给,推动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济源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升1.33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订单发展优质专用小麦0.67万hm^2,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优质花生、优质大豆、饲用玉米的种植规模,面积力争达0.4万hm^2,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亿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思路,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最好举措。以元江县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元江县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元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调优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发展,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等对策措施,旨在为元江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延津县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优质小麦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麦",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盘活"三产",走出了一条以优质小麦"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三、河南农业供给饲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途径(一)要围绕优化农业供给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转型换挡"的关键时期,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河南农业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基础上,围绕需求侧品质化、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改变和优化现代农业的供给目的。具体来说,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红线,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大宗农产品的品质需求,三是要满足下游加工业对优质农业原料的质量要求,四是要  相似文献   

16.
尼森 《河南农业》2019,(3):39-42
以河南省固始县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例,简要介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特点,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优化、发挥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加工业效益低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结构性矛盾及生产要素滞后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豫政﹝2016﹞75号),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四优四化"目标,即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此方案主要是为了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柏乡县优质强筋小麦的发展前景,针对该县实际情况,探讨了制约柏乡县优质强筋小麦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柏乡县优质强筋小麦发展的对策,提升优质麦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研究,对北疆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了归纳分析,按照农业供给侧的要求,从品种、质量、加工、销售和政策扶持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政策,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推进北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品牌强,农业强。近年,河南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坚持“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着眼消费升级,大力调优品种河南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全面推进“四优四化”;启动23 个单项行动推进种养产业升级,着力做强肉制品、做优面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优质花木、优质茶叶、优质食用菌、优质中药材、优质水产品“十大”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豫农优品。2020 年,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533 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订单率达86.9%;优质花生面积超过1850 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新增肉牛30.2 万头、奶牛5.3万头;优质林果面积1410 万亩,年均增长率超10%。农产品优“产”出来,为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