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桂鱼是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原产于欧洲,具有"医生鱼"的美誉,在西方的传说中将此鱼作为具有医术之鱼,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鱼种。丁桂鱼分布在欧亚大陆,隶属于丁鱥属,也是该属中的唯一品种,可见此类鱼种的宝贵性。丁桂鱼通常生活在淡水中,水流相对缓慢、柔和,其主要生活在湖泊和河流的下游。为了在山区养殖此类鱼种,本文就丁桂鱼山区池塘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
丁桂鱼又名欧洲丁桂鱼、金鲑鱼、丁鲑鱼、须桂鱼、丁穗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属,是我国各地近年引进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对丁桂鱼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说明在北方地区养殖丁桂鱼是可行的,效益是显著的。丁桂鱼具有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适合北方养殖,是北方地区调整水产养殖结构非常好的一个水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4.
丁桂鱼     
推荐理由1.营养价值商,市场潜力大;2.见效快:当年养殖,当年上市;3.易养殖。成功案例2005年,山东省垦利县水稻示范农场从湖北武汉引进丁桂鱼25万尾,经饲养长势良好,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养殖新品种。预计年可产丁桂鱼1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丁桂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脑黄金,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市场价高,是做生鱼皮的上好原料,有较高的商品价值。丁桂鱼食料广泛,要求条件低,在天然水域能自繁自育,是水库、池塘理想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一、品种介绍丁桂鱼,又称丁鱼岁、须鱼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原产于欧洲,是欧洲各国的主要淡水养殖经济鱼之一,有"皇家宠鱼"之称。此鱼形态优美,体表有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体型略呈圆筒形,既是鱼中食用佳肴,又是养殖、观赏、垂钓极品。丁桂鱼为广温性的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多且具有淤泥底质的静水处,对水中含氧量变化适应能力强,能生活在鲤、鲫鱼不能忍耐的水域里,  相似文献   

7.
正一、俄罗斯虹桂鱼俄罗斯虹桂鱼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布尔津地区。该鱼呈橙红色,头短、口小、细鳞,背部红白色,腹部纯白色,鳍红黄色。生存水温0~38℃,适宜生长水温为10~28℃,水温32℃时停止摄食。喜静怕惊,怕强光,性温顺,耐低氧。在自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为2~3龄,在养殖环境中性成熟年龄可提前。性成熟的虹桂鱼雌雄差异大,雄鱼腹鳍  相似文献   

8.
悦读     
<正>欧洲丁桂规模化人工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主编: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编著:祖岫杰等出版社:台湾出版社欧洲丁桂属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属的中型鱼类,是产于欧洲大陆和我国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土著名优鱼类。该鱼具有肉味鲜美、无肌间刺、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一种广温性经济鱼类,适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从1999年研究和示范欧洲丁桂鱼以来,欧洲丁桂鱼已经被广大养殖者所认同。经过多年研究,欧洲丁桂在我国苗种繁殖、成鱼养殖、病害防治、饲料添加剂的研制等配套技术已经成熟,为我国大面积池塘、水库、网箱等大规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勤清整一般池塘饲养1~2年就要清整一次,清除底泥10~20厘米。在清除残渣淤泥的同时,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消毒,彻底消灭有害病菌。鱼种消毒鱼种放养时要坚持药物浸洗消毒。一般用4%~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水温在10℃~20℃。放养合理同一池塘,鱼的品种和规格要多。一般吃  相似文献   

10.
肖艳 《新农村》2023,(1):30-31
<正>冬季随着气温的变化,养殖池塘里的水及水中生物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温水性鱼类当水温7℃~10℃以下时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活动性见低,新陈代谢减缓。深入理解这些特点及影响,对养殖户认识冬季池塘养鱼出现的问题,做好养殖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孙廷列 《饲料博览》1998,10(2):39-39
所谓鱼类暴长期,是指养殖鱼类在生长期中,在水温最适温度范围内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笔者多年实验观察,以黑龙江省精养池塘为例,水温在15℃以上时期仅四个多月时间(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仅7~8月份(7月15日~8月15日)水温为25℃左右,最高时为30~32℃。在27~3  相似文献   

12.
一、功能与用途当冬季气温低于10℃时,大多温水性鱼类(如罗非鱼、河豚、加州鲈等)很难在普通池塘中安全越冬。在冷空气来临前,提前根据池塘条件加深池水,覆盖适宜的大棚膜,可保持池塘水温,确保鱼虾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一、罗非鱼越冬死亡原因罗非鱼属热带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5℃,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大多发生在气温骤降后又有所回升之时,有的连续几天断断续续死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患病死亡。进入冬季,罗非鱼往往在水温由冷转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池塘养鱼技术是关键。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所以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疾病的传播性加强。所以,夏季池塘养鱼技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5—10月池塘水温较高,有时甚至高达34℃,阳光照射使水体分层后池底极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泛池情况;高温季节也是鱼类生长旺季,投料较多,排泄物和残饵也较多,不加  相似文献   

16.
一、淡水常规鱼类1.成鱼养殖:立夏、小满后水温回升至20℃以上,至芒种渐升至26℃左右。此阶段水温介于淡水常规鱼类的生长适温范围,鱼类摄食生长固然旺盛,但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易发季节,应加防范。主养草鱼套鲢、鳙的池塘,日投饵量控制在2%-3%,分两次投喂,投喂时间选择每日上午9-10时,下午4-5时。每隔半月冲(添)水1-2次,每次水位升高10厘米;每隔半月在食场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7,(10)
<正>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越冬保种。1.越冬准备(1)池塘选择罗非鱼种越冬用的池塘应选择形状规则,避风向阳,面积3~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水深2米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尤其要注意水温调控,要保持池塘水温在18~32℃之间。(2)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应选择晴朗天气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一次彻底清塘消毒,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增加池水中的钙  相似文献   

18.
一、水温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的时期.水温还影响水体溶氧,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的代谢加强,呼吸加快,耗氧增加,同时池中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强.因此,夏季高温季节精养池塘容易缺氧浮头.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适温范围内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快池塘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9.
大鳞鲃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鳞鲃属广温性鱼类,生长发育温度在0~30℃,最适宜温度为13~28℃,属于鲤科鱼类中的鲤亚科鲃属,又称鳕鱼、银鳕鱼。经济效益好,水质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为丰富。经了解,该新品种在贵州省网箱养殖几乎还是空白,为引进这一新品种在金沙县库区进行试养,经金沙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推荐,于2016年3月上旬,金沙县网箱养殖大户陈福华从广东省引进大鳞鲃在金沙县乌江库区进行网箱高产试养,养殖效益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立秋后,池塘水温逐渐降至温水鱼类的生长适宜水温22~28℃,鱼类的消化机能逐渐恢复至最佳状态,此时要逐渐加强饲料的投喂管理,但切不可猛然加量,以免造成鱼类的消化不良诱发肠炎。立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易发生水体对流现象,晴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