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大豆病害1.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  相似文献   

2.
<正>一、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  相似文献   

3.
正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4.
正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1.大豆根腐病1.1发病症状: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  相似文献   

6.
正一、大豆根腐病(一)发病症状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成株受害较轻。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期根部变黑褐色,表皮腐烂。病株矮黄,下部叶片提早脱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是结荚少、豆粒小。(二)发病规律大豆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致病菌可附着在种子上,在幼苗出土前发病。所以,大豆连作地块发病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春季低温及低洼地或连续降雨易发病,播种过早、过深、幼苗出土慢及重茬、耕作粗放地块一般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温湿度以及植株抵抗力等条件。要更好地防治大豆根腐病就必须根据这些发病条件进行防治。1.发病症状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症状不同。镰刀菌危害大豆时,根部从根尖开始变色,水浸状,主根下半部先出现褐色条斑,以后逐渐扩大,表皮及皮层变黑腐烂,严重时主根下半部烂掉。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化,结荚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与危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  相似文献   

9.
大豆田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孢囊线虫病;虫害主要是大豆根蛆和地下害虫。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这样才能做到成本低、防效好。一、大豆根腐病1大豆根腐病田间表现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重、迎茬地块的增多,大豆主产区大豆根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的症状表现3方面:一是种子腐烂:受害  相似文献   

10.
一、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以至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有细小的裂痕,有的凹陷,重者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腐烂,造成主根"秃根"。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造成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13.
大豆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14.
豆类根腐病是豆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不当,严重影响豆类生长,造成田间产量损失. 1 豆类根腐病田间表现 1.1大豆根腐病田间表现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重、迎茬地块的增多,大豆根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的症状一是种子腐烂:受害种子变软,不能萌发,且表面生有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5.
根腐病在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田间一般病株率为30%~40%,低洼地和重茬地病株率可达70%以上,最高死苗率在15%以上。一般年份大豆生育前期(开花期以前)病株率为75%左右,病情指数为35%~50%,多雨年份病情指数可达60%以上。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及土壤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与危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重、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大豆根腐病最早是1917年由CROMMELL等人在美国报道的。此后,日本、埃及、加拿大、苏联及中国等相继报道了根腐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菌[1]。我国大豆根腐病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的夏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生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发生较重,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发生最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吉林大豆产区发生也较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根腐病常年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根腐病属大豆病害种类中最难防治病害之一,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主要的根部病害。整个大豆生育期均可感染大豆根腐病,大豆种子萌发后4-7d即可侵染,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严结荚少,产量低,重者造成死苗,粒重下降,严重减产,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了解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有助于更好的防治,促进大豆增产。1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1.1土壤影响1.1.1土壤温度播种期过早,土壤耕层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瘦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瘦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产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