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五个一批"工程的首个工程,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是帮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生态保护脱贫以及异地搬迁脱贫的有效策略,因此人们应该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实现产业扶贫的加快发展。要想推进我国产业脱贫就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科技来助力产业扶贫,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山西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脱贫难度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山西经过几年的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项目迅猛发展,发挥了扶贫"造血"功能。但是在产业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以及龙头企业等项目资金管理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申清华 《乡村科技》2019,(10):15-16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且作为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开启新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的双赢,最根本的要求是将"扶贫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湖北农垦随阳农场立足实情、找准路子,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有力推进全场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坚持"扶贫先扶志"工作理念,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入户宣传走访,引导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到"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转换,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以种养业为依托,以小产业扶大贫扶真贫为目的的扶贫模式,调动产业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大户和种养业能手在当地发展种植业,联  相似文献   

5.
产业是就业之基、增收之本,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最稳固、最持久、最根本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是专项扶贫的核心内容、行业扶贫的主要形式、社会扶贫的有效载体、精准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省委书记陈豪在全省产业扶贫会议上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扶贫成效就难以保证,扶贫成果也难以巩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楚雄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党委、州政府关于推进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促进产业扶贫举措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提升贫困地区和群众依托产业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精准扶贫"在帮助贫苦户快速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等地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长远之计,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考察时也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本文就陆良县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农村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台前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实的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出了"全党抓扶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精准,核心抓就业"的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脱贫途径,打造与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农业产业扶贫相结合,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成功走出了一条"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工作在基层政府的落实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方法的调整,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到识别精准,扶助有效,脱贫持久,需要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方面着手。基层政府应该从精确脱贫对象,全员参与扶贫,多方式、多举措扶贫入手,实现国家的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在贫困地区发展好产业对于实现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的重要性。通过在一些先进和传统农区发展产业的经验看,产业的高质  相似文献   

11.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前面有很多"拦路虎",其中怎样实现稳定脱贫,考验着各地干部群众的斗争实践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明确就业扶贫工作方向、完善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就业扶贫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省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冲刺期,甘肃省委省政府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两年全省一切工作的头号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近期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的硬任务,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级农牧、扶贫部门要切实认识到当前我省产业扶贫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重要性,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和决战决胜的勇气,全力以赴做  相似文献   

13.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能够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在当前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更要把产业扶贫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垦控股集团)党委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和"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积极应对扶贫工作新形势,及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农场摘帽增效"目标,从探索垦区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入手,突出产业扶贫新重点,突显垦地联手新作用,持续加大扶贫工作新力度,积极配合属地市县政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定点帮扶"和"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做大做强农垦特色产业,全面完成了垦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农场摘帽和定点扶贫任务,荣获"2019年度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称号,省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档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丹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扶贫面临现实问题的挑战、支出型贫困人数多与稳定脱贫难、贫困对象"等、靠、要"思想严重、驻村结对帮扶效果不够理想等方面内容,并从以政策保障为着力点、以脱贫攻坚"回头看"为切入点、以产业扶贫为发力点、以机制建设为落脚点、以乡村振兴为衔接点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贯彻创新理念,以创新发展来统领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巴林左旗旗委、政府致力于"生态扶贫建设",通过发展生态循环产业,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巴林左旗生态扶贫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探索生态扶贫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社旗县以产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把产业作为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动力,这种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才是长效的脱贫、真正的脱贫。社旗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产业不能"剜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资源基础、科技支撑、规模经营"等原则,用足用好各种产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8.
郭小彦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139-139,170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前提,产业扶贫也是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难题、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与时俱进推广农机装备、促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甘肃省秦安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占据重要经济地位,分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序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实施产业扶贫对助推秦安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机化助推产业扶贫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和出台重要文件,对产业扶贫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广西各市县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许多产业扶贫的好办法、好经验、好模式。本文基于此背景,通过对德保县产业扶贫"敬德模式"的由来、亮点、成效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几点启示,为广西加快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兴旺农村产业的重要抓手在于农村产业融合。以安徽"三瓜公社"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三瓜公社"开展扶贫工作的四大做法,即: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科学选择产业路径,夯实脱贫的产业基础;共享域内外资源,为脱贫提供资源保障;突破人才瓶颈;解决脱贫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三瓜公社"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脱贫实践说明,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域内外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是农村三产融合基础上的扶贫攻坚工作的关键,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三瓜公社"的成功经验,对各地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