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研制的行星式揉茶机已获1989年国家专利。该机由3个带棱骨的滚筒,在壳体内作行星运动,茶叶进入壳体后,随着滚筒运动边滚转边搓揉边翻拌,由于茶体直接受到滚筒及壳体内壁作用,因此,揉捻功效高,细胞破碎充分,成条状,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一次揉捻,加工质量符合制茶工艺要求。该机打破了利用揉桶、揉盘揉捻茶叶的传统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制茶机械。经云南省有关单位对该机样茶审评鉴定,认为该  相似文献   

2.
<正>一、茶叶揉捻机揉捻机是茶叶加工中结构比较成熟的机械,常用的型号有25型、30型和35型等,加压形式有重锤式和单柱丝杆两种。揉捻机靠三角皮带传递动力,在年终保养时,最好更换新带,以保证来年的正常  相似文献   

3.
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卷曲形茶机械的做形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卷曲形茶机械做形过程中揉捻机加压力度、揉捻次数及时间等因素,探索卷曲形茶的最佳做形工艺。结果表明:揉捻压力为揉捻机加压力度的1/5,次数2次,时间5min即是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最佳工艺条件。干茶感观审评综合得分94.06分,碎茶率为0.57%。  相似文献   

4.
揉捻过程中茶叶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牛智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67-2770
为研究揉捻过程中茶叶含水率、柔软性、弹塑性及孔隙率等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华农绿茶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杀青并回潮之后进行揉捻加工,分别采用103℃恒重法、质构仪法、仪器法对以上几个茶叶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揉捻过程中茶叶的含水率与揉捻时间呈负相关,(y)=-0.032 7 x+46.421,决定系数r2=0.959;揉捻过程中茶叶的弹性与揉捻时间基本呈线性正相关,(y)=0.134 2x+12.92,决定系数r2=o.956;而柔软性和塑性都是先增加后减小,25 min左右时最小,若着重考虑茶叶外形,则茶叶成形的最佳揉捻时间是25 min左右;揉捻过程中茶叶的孔隙率随揉捻时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趋势,两者的关系可以用(y)=0.0006 x3-0.021 5 x2-0.057 x+69.86来表示,决定系数r2=0.964.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台盘式揉捻机联合工作的PLC控制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盘式揉捻机改造、送料装备研发为基础,以连续自动化作业为方向,利用PLC控制技术,研发了一种连续自动化揉捻机及其控制系统,实现了茶叶揉捻工序的连续自动化作业。  相似文献   

6.
1.分级红茶初制技术的关键是;萎凋适度,映叶(萎凋叶)筛分,揉捻充足,筛分复揉,发酵充分,高温薄摊,快速干燥。2.为了提高生产碎茶的此重,与技术改革的同时,还应适当地改变揉茶机的稜骨和添设揉切机(C.T.C.)的装置。3.分级红茶初制技术的关键,也适用于工夫红茶,并可显著提高品质。即采用“四改二筛”的办法。四改是:改重萎凋为适度萎凋,改不充分揉捻为充分揉捻,改嫩发酵为适度发酵,改低温烘茶为高温薄摊,快速干燥。二筛是:萎凋叶筛分,分开揉捻;揉捻叶解块筛分,筛面复揉。4.我国茶叶品质提高的潜力是极其巨大的。过去有“湖红无好茶”的传统观念。这次试制安化分级红茶,虽然是以2级3等鲜叶原料,但成茶已达国际水平,这充分证明了湖南茶叶的品质绝不是一般所想象的那样低劣。问题在于技术上还存在有保守思想,试验的事实说明:我们只要能够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敢想敢作是完全可以改变原来面貌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05,(3):39-39
揉捻机是茶叶生产中的主要机械。为便于农民朋友正确掌握茶叶揉捻机的使用及保养技术。现将其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揉捻时间对鄂茶10号优质绿茶品质的影响,并优化鄂茶10号优质绿茶揉捻工艺,应用6CR-35型茶叶揉捻机,对鄂茶10号杀青叶进行不同时间(0、10、20、30、40 min)的揉捻处理,并对制得的绿茶进行了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0~20 min揉捻的绿茶具有干茶色泽尚翠绿润、显毫,汤色尚绿明亮、花香栗香较高、滋味鲜醇的感官品质,其酚氨比和儿茶素苦涩味指数较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较多,干茶和茶汤的绿色度较高,色泽较为协调。说明鄂茶10号优质绿茶加工揉捻时间以10~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9.
不同加工方法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气相色谱(GC)、GC/质谱(MS)法分析了主要类型名优绿茶香气组成及其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用相同的鲜叶加工成8种名茶,香气差异较在。揉捻对茶叶香气形成有较大影响,未捻型名茶加工过程较揉捻型名茶有利于香气的形成。茶叶香气香型相似充的计算表明,揉捻改变了茶叶的香型,揉捻型与未揉捻型名茶香型不机,揉捻型名茶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型中名茶之间香型差异较大,这与其加工工艺有关,结合有关研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手摇转轮加压方式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不同的杀青与揉捻时间对峨山绿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快速杀青a1(5分钟)、中速杀青a2(6分钟)、慢速杀青a3(7分钟)和轻度揉捻b1(揉捻10分钟)、中度揉捻b2(揉捻15分钟)、重度揉捻b3(揉捻20分钟)共九个组合处理。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分析表明:轻揉茶样,可使茶叶条索紧结匀齐,显毫,茶汤滋味浓醇,商品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揉捻机的两种转速,研究揉捻转速对"绿宝石"茶加工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慢揉处理,芽叶完整较好,细胞破碎率低,成品茶外形优于快揉处理,更能满足"绿宝石"茶的品质要求;"绿宝石"茶的成形与揉捻转速关系不大,成形的关键工艺是做形,慢揉处理成品茶制率高于快揉处理。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取代了饼茶,揉捻工艺也就取代了研茶工艺.碾茶是唐宋时期茶叶煎煮饮用之前的必要程序,通过碾磨、筛分,然后煎煮或者烹点,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饮茶和茶叶一起饮用.随着冲泡饮用茶叶方法的出现,碾茶的过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4.
高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3,(20):108-109
分别介绍或评价了条形茶叶加工机械茶叶滚筒杀青机、茶叶揉捻机、茶叶理条机、茶叶烘干机、茶叶炒干机的性能和主要作业质量指标,为茶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便于农民朋友正确掌握茶叶揉捻机的使用和保养技术,现将其有关知识介绍如下:1.作业准备作业前应悉心检查揉捻机各紧固件是否松动,若发生松动,应及时加以紧固,以防止揉捻机因  相似文献   

16.
绿茶是我国茶叶市场的主销茶类,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过程中影响绿茶卫生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而茶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对农药残留(干燥工序)、重金属含量(揉捻工序)、微生物数量(杀青与干燥工序)和非茶异物与粉尘等加工过程中影响绿茶卫生质量的因素进行综述,提出了绿茶加工过程中卫生质量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续第11期第14页)茶叶加工生产线模块化和智能化技术1.红绿茶兼容型全自动生产线的合适工艺彻底改变原来一条生产线只能加工一种茶叶的模式,实现一线两用、红绿茶兼制。由原来毛尖绿茶以2次揉捻、2次烘干的工艺,改为1次捻揉、1次烘干+滚炒整形工艺。湖南传统毛尖红茶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提到高香型红茶初制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萎凋叶含水率60%时, 经揉捻后制茶率高, 茶叶品质好;黄观音等高香型型红茶品种,发酵室的环境温度为25~26℃,湿度90%以上,发酵时间以3~4h为宜,成茶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鞣質在茶树体內的生理作用已有論証①,是起了特殊的作用的,同样在茶叶制造的生物化学过程也具有巨大的作用。苏联茶叶工作者与生物化学家对这方面有过的研究中指出茶鞣質的存在及其个别组成部份的含量的多少时常是原料品質优劣的指标;尤其在紅茶制造过程中,通过萎凋、揉捻、发酵遭受比较激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影响到紅茶品質的特性。在苏联已經采用科学的而不是单凭主观經驗来控制茶鲜叶加工每个阶段的适宜程度的方法,茶鞣質含量就是作为制紅茶时的一  相似文献   

20.
茶叶色泽品质主要通过肉眼进行感官评价,主观性较强、微小差别不易感知,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木禾种是浙江省三大有性系茶树良种之一,其红茶适制工艺尚待提升,色泽品质相关数据较缺乏。本文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时间萎凋、揉捻和干燥处理的木禾种红茶(包括干茶、茶汤和叶底)的色泽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并对HSV颜色空间等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的处理时间对茶叶色泽有显著影响,萎凋时间越长,汤色越黄,但总体处于橙色区域;揉捻时间越长,干茶颜色越红;烘干时间对茶叶色泽品质影响不大。萎凋9.0 h、揉捻2.5 h、烘干2.0 h的工艺参数得到的茶叶色泽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