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推广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提高电网智能化、营销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普遍采用智能电能表,配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用户电能量、电流、电压等数据自动采集,降低人工抄表带来的高经营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用电数据异常的自动监测,及时发现窃电、线损异常等问题,是加强营销管理的有力手段。在推广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形  相似文献   

2.
正3.2人工研判3.2.1负荷电能量分析在采集系统中查询台区总表、台区内用户电能表的日冻结电能示值,分析电能量突增、突减时间点,并结合用户历史用电趋势,分析是否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剔除错误数据,避免因系统或电能表异常引起电能量突变,造成台区线损异常。3.2.2电能表电压、电流曲线分析(1)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电能表U,V,W  相似文献   

3.
正远程费控是一种"先缴费、后用电"的预付费用电模式,电力客户需要预先交纳电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每三日远程采集的表码自动传送到营销数据库,然后根据客户用电能量测算应扣减的电费金额,当测算剩余电费低于报警限额时,系统将自动为客户发送提示短信,提醒客户尽快交纳电费,防止因忘记交电费而导致停电。1远程费控的优点和缺点1.1优点(1)高效用电。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公司利用由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负荷控制终端等组成的信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电管家"是依托智能电能表多功能的优势,实现远程抄表、远程通知,自主查询每日电能量,用电更加透明、快捷的新供用电模式。营销系统会根据每日采集到的客户电能表止码,测算对比上次抄表后产生的电能量电费,并测算剩余电费,当剩余电费达到预警值范围后,系统将会自动给客户发送预警短信,提醒客户尽快预存电费,防止因忘记交费而导致停电。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全国范围内智能电能表已快速取代了机械电能表,换成智能电能表后,计量比之前要精确,客户往往会认为智能电能表多计了电能量,主观上认定智能电能表就是比老式电能表走得快,据此向供电企业提出校验申请。而申校的通常做法是供电公司预约客户,在客户见证下,由专业人员上门先换一块同型号的新智能电能表,以保证客户正常用电,再把客户正在运  相似文献   

6.
<正>1智能电能表时钟异常的危害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持续深化应用,分时费率电价推广、各等级电压线损的考核计算、停送电事件的上报等环节都对电能表和采集设备的时间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电能表时钟异常,不仅影响到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线损率的有效管控,还容易造成分时费率计量错误,引发客户投诉。在这其中,单相智能电能表时钟异常现象尤为突出,因其安装数量大,经常出现大批量的时钟异常,这对居民客户分时电价执行造成了不稳定因素,时钟异  相似文献   

7.
<正>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采集终端分为专变采集终端、低压集中器及采集器,本文主要谈谈专变采集终端的安装。专变采集终端是对专变客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专变采集终端的安装主要有专变采集终端的固定与接线。采集终端的固定安装按照电能表的固定安装即可。终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普及使用,对客户的用电能量进行远程抄录的同时,也可抄录其他用电信息,这为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管理和对客户开展降损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用电采集信息系统开展降低配电电网电能损耗的做法进行分析。1综合线路线损分析综合线路挂接有专用变压器(简称专用变)用户和综合变压器(简称综合变)用户,专用变用户一般采用高供高计计量方式,综合变用户采用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电能表改造后,不再到现场抄表,用户每个结算周期的用电能量全部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表码没有以前的机械电能表直观,用户对智能电能表改造后的电能量、电费存在一定疑虑;加上受传统直接、直观缴费模式影响,许多用户对新型的电费回收模式一直持观望态度,抱着"不相信、不支持、不放心"的态度,给电费的及时回收增添了压力。如何处理电费回收存在的困难,保证电费按时回收,是新形式下供电企业抄收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在正常工作时,单相电能表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流应相等,若不相等,则称为单相电能表分流异常,该异常主要对单相电能表相线电流小于中性线电流进行判断,由于单相电能表是依据表计的相线电流计量电能量的,如果存在相线电流小于中性线电流的现象,则会造成表计少计电能量,可能存在接线差错或窃电现象。近日,我公司工作人员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某一单相用户的相线、中性线电流进行远程召测,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将原电能表更换为智能电能表后,有客户提出质疑:智能电能表比原来的电能表走得快,用电比原来多了。一块电能表从厂家生产出来后,要经过技术监督局、供电公司的样表型式试验、批量抽验、逐一检验等程序,才能确定试验合格,进行现场安装。在电能表的检验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电能表的精度控制,确保检测质量和电能表可靠运行。客户反映电能表走得快,供电企业应及时向客户解释,让客户用上"放心电"。1智能电能表工作原理智能电能表是在电子式电能表的基础上开发的,  相似文献   

12.
正1选题理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实时采集客户用电信息的平台,主要是进行电力数据的远距离采集、传输、在线监测,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负荷预测和节约用电成本等目的。为节约人工抄表成本,提高营销管理水平,近年来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在各县公司推广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利用新技术提高抄表质量和效率,引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供电企业已经实现了智能电能表的全覆盖,客户交费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由"先用电后付费"变成了"先付费后用电",智能电能表费控功能开通后,会对欠费客户进行停电,随之而来,客户欠费结清后,系统也会下发复电指令进行复电。但由于现在营  相似文献   

14.
正智能缴费是一种利用现有的智能电能表进行预付费的电费结算模式。客户在用电前需要存入相应的购电费用,供电企业依托客户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和电力营销应用系统,每日通过远程自动采集客户用电信息,进行每日结算、按月清算。智能缴费可满足客户"网上购电、实时查询、自助管理"的需求,实现了"电费每日测算、余额不足提醒、电费信息自动推送、线上交费"等功能,从根本上减轻了供电员工上门催交电费、停送电  相似文献   

15.
对采集系统的管理、系统控制及应用进行介绍,远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用电客户在购电后,通过远程采集可直接将购电金额下发至电能表内,并在系统中远程监测电能表实时的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因数、用电量等相关参数,为防窃电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判断高供低计及低供低计用电客户、高供高计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与采集系统内数据应用与现场线路断接的问题相结合,判断现场故障并计算更正系数。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下基层站所巡视设备,对新费控智能电能表安装和旧电能表拆卸提出如下建议。(1)智能电能表的安装高度与原来使用的电能表高度不一致时,不要只顾安装,怕费工费时就不拆卸旧表箱,以免造成外观布线错综复杂,表箱锈迹斑斑,影响美观。(2)智能电能表安装后要及时启用,不要只安装和统计安装率。(3)智能电能表与原电能表更换启用前,要注意电压等级和相别,以避免烧毁用电客户的电器。(4)启用智能电能表前要先通知用电客户家庭,断  相似文献   

17.
黄士元 《农村电工》2007,15(10):39-39
1 问题的提出 某农场电业局为辖区内一企业安装了一只DTY16型三相预付费电能表,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制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从机械计数器的头轮(小数点后的一位)取样,头轮转1圈,电能表计1 kW·h,输入电能表的剩余电能量减1kW·h.实际用电能量为读数乘以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  相似文献   

18.
<正>电能表反向有功走字是计量系统常见故障,笔者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三相智能电能表反向有功走字进行分析,对故障现象进行分类,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简称采集系统)采集其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信息,研究其特征及规律,分析造成反向有功走字的原因,为现场处理计量故障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某供电所低压线损专责人对低压线损率较高的一台区开展营业普查,发现有一个单相照明用电户使用一线一地方法窃电. 1窃电方法 单相电能表有4个接线柱,从左到右分别是相线进线、相线出线、中性线进线和中性线出线.单相电能表有一个电压元件和一个电流元件,电流元件与用电负荷串联,电压元件与用电负荷并联.在正常用电情况下,电流流经相线、电流线圈、负载,经过中性线构成一个回路,电能表能够正确计量.在此情况下,用户使用一线一地方法窃电,负荷电流还是经过电能表电流元件,电能表能够正确计量用电能量.  相似文献   

20.
<正>电费回收难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令供电企业大伤脑筋,部分用户法律意识淡薄,时常拖欠电费,极大地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率。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推进,单相居民智能电能表已经通过远程采集和费控系统实现了欠费自动分断功能,但如何实现三相电能表具备单相智能电能表相类似的简单、可靠、高效的远程费控功能,是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尝试、探索的新课题。三相动力客户因用电负荷较大,停送电时分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