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文摘     
<正> 针对我国梨区存在缺锌的问题,1983年开始应用国内研制生产的水溶性环烷酸锌乳剂,在河北省永年县刘汉果园以鸭梨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环烷酸锌对鸭梨小叶病枝条的恢复率和提高产量效果显著。梨树盛花后3周用0.3%尿素与30ppm水溶性环烷酸锌乳剂混喷,病枝的恢复率比单喷尿素处理提高8.5倍,比用0.3%尿素与0.2%硫酸锌混喷的提高约10%左右。水溶性环烷酸锌乳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在香蕉假植大苗培育过程中分别叶面喷施赤霉素、复硝酚钠、胺鲜酯、α-萘乙酸钠20 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这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生长、物质累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调控作用不同。赤霉素、复硝酚钠均能有利于香蕉假植大苗假茎高及叶面积增加,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含量,平均提高叶绿素含量26.46%;α-萘乙酸钠能提高假植苗假茎粗,提高干物质累积量16.11%及吸氮量9.95%,促进氮磷钾养分吸收。赤霉素、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和胺鲜酯等均能显著降低香蕉假植大苗丙二醛含量14.64%,提高脯氨酸含量64.36%和SOD含量16.74%,提高假植大苗抗性,且赤霉素还能显著提高POD含量82.13%。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永年县刘汉沙地果园进行不同锌肥防治鸭梨小叶病看出,5月上中旬用0.3%尿素与0.2%硫酸锌混喷和0.3%尿素与300ppm环烷酸锌混喷,对鸭梨个叶病枝恢复效果均较对照Ⅰ(0.3%尿素)处理差异显著。从田间调查结果来看,环烷酸锌优于硫酸锌。〔用硫酸锌防治梨树小叶病时,应注意必须加适量石灰,以防发生药害。石灰(消石灰)用量是硫酸锌用量的1/2或与硫酸锌用量相等均可。] 凡是叶面喷锌处理,鸭梨质量有明显捉高,如以0.3%尿素(对照Ⅰ)处理产量为100%,硫酸锌(对照Ⅱ)和环烷酸锌处理则分别为151.3%、165.5%。 喷锌可以显著提高叶片锌的含量,均较对照…  相似文献   

4.
三种肥料增效剂复配对樱桃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毛飞  王吉庆  李宇  周燕  杨丽 《北方园艺》2016,(19):192-195
以"金玲珑"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复硝酚钠、DA-6、α-萘乙酸钠3种肥料增效剂复配后结合水肥一体化对连栋温室樱桃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增效剂复配结合水肥一体施用,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能促进樱桃番茄的株高,尤其是在生长前期,其中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的处理对株高促进作用最明显,5mg·L~(-1) DA-6+8mg·L~(-1)复硝酚钠的处理次之。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的处理对樱桃番茄的基部茎粗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樱桃番茄坐果数、坐果率、单果质量的影响差异性较小,对产量没有影响。各处理对樱桃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其中5mg·L~(-1)DA-6+4mg·L~(-1)α-萘乙酸钠,5mg·L~(-1)DA-6+8mg·L~(-1)复硝酚钠,8mg·L~(-1)复硝酚钠+4mg·L~(-1)α-萘乙酸钠相比较对照分别提高35%、119%、139%。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根施萘乙酸钠对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6mg·株~(-1)萘乙酸钠显著加快了黄瓜地下部、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黄瓜株高、叶片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总产量也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2.37%、32.36%和22.13%。表明在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生长中,根施6mg·株~(-1)萘乙酸钠可以提高黄瓜根系活力、光合速率,促进黄瓜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陈聪  钟昕  周素梅 《食用菌》2010,32(5):32-35
为了提高固体发酵裂褶菌多糖的产量,研究对以小麦麸皮为基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多糖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的4因素:MgSO4、VB1、α-萘乙酸钠、CaO;然后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各因素的水平优化,由方差与响应面分析得出,在小麦麸皮基质中添加0.1%MgSO4、0.5%VB1、0.001%α-萘乙酸钠及0.5%CaO,裂褶菌多糖产率可达到9.78 g/100 g(以干基计),比未优化前的对照组提高49.31%。  相似文献   

7.
由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化工部化肥工业研究所和椒江市东港精细化工厂联合发起召开的我区“856环烷酸锌乳剂在柑桔生产上应用前景座谈会”于7月2日在椒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科研、生产和我区各市县特产部门的代表共30余人。省柑桔研究所梅吉桃书记主持了会议,椒江市府办公室主任洪明法同志代表市委和市府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交流了有关856环烷酸锌乳剂的研制、生产和在柑桔上小区田间试验的结果,并对该微肥今后在柑桔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作了广泛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856环烷酸锌经省柑桔研究所在黄岩澄江、西  相似文献   

8.
复硝酚钠和DA-6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丛  徐坤  李云  宋小艺 《中国蔬菜》2011,1(20):69-7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DA-6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硝酚钠、DA-6均可显著促进生姜的生长,但生长前期以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生长的进行,生姜植株各器官鲜质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生姜收获时,复硝酚钠、DA-6处理的生姜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59%和14.02%,分枝数分别增加24.59%和28.69%,产量分别提高18.53%和22.30%,但复硝酚钠、DA-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复硝酚钠、DA-6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姜根茎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59-63
为了提高辣椒幼苗素质并培育壮苗,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处理辣椒种子,检测各处理的发芽率、幼苗质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低浓度处理的效果优于高浓度处理。综合来看,30~80 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提高前期根系活力的效果较好,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对提高辣椒幼苗的质量和壮苗指数的作用比较显著。从培育壮苗方面考虑,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黄腐酸钾、胺鲜酯和复硝酚钠是重要的生长调节物质,各自作为叶面肥单独应用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研究其相互复配作为叶面肥组成成分的应用效果,以茄子幼苗为试材,以尿素、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胺鲜酯和复硝酚钠为原料组配成不同配方的叶面肥,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有利于促进茄子幼苗地上部的生长,均能明显提高茄子幼苗的壮苗指数,4种叶面肥的壮苗指数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27.26%、15.40%、22.16%、45.42%;在尿素、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钾复配的基础上,添加胺鲜酯或复硝酚钠能明显促进茄子幼苗茎粗的生长,增加幼苗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鲜质量和幼苗的根体积,但幼苗根长与CK相比分别减少了26.29%、24.19%;添加复硝酚钠处理比添加胺鲜酯的处理增加了11.76%的地下部干质量和4%壮苗指数,初步认为处理T4(尿素3 g·L-1、磷酸二氢钾2 g·L-1、黄腐酸钾0.06 g·L-1、复硝酚钠0.007 g·L-1)对培育茄子壮苗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当年生盆栽平邑甜茶和水培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根际腐殖酸钠处理对平邑甜茶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钠可以提高植株氮代谢相关酶GS、NR、GPT的活性,且均以200μg/g腐殖酸钠处理的效果最显著。通过15N示踪试验表明,200μg/g腐殖酸钠处理的植株,其氮素利用率由对照的10.44%提高到17.07%,但对氮素分配影响不大。不同浓度(100、200、400μg/g土)腐殖酸钠处理均能刺激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以200μg/g土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早佳’(8424)西瓜为供试材料,在6 mmol·L~(-1)K+0 mmol·L~(-1)Na、0.01 mmol·L~(-1)K+0 mmol·L~(-1)Na、0 mmol·L~(-1)K+0.01 mmol·L~(-1)Na、0.01 mmol·L~(-1)K+5.99 mmol·L~(-1)Na、0 mmol·L~(-1)K+0.01 mmol·L~(-1)Na、6 mmol·L~(-1)K+6 mmol·L~(-1)Na条件下水培处理10 d,分别测定植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K、Na浓度。结果表明,以正常供钾(6 mmol·L~(-1)K+0 mmol·L~(-1)Na)为对照,0.01 mmol·L~(-1)K+0 mmol·L~(-1)Na和0 mmol·L~(-1)K+0.01 mmol·L~(-1)Na处理下西瓜植株的干质量、光合速率和钾浓度的降低程度相当,叶片干质量分别下降了57%和58%,表明低浓度的钠起到了代替钾生理功能的作用;相反,0.01 mmol·L~(-1)K+5.99 mmol·L~(-1)Na和0 mmol·L-1K+6 mmol·L~(-1)Na处理加重了低钾胁迫对西瓜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植株干质量和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叶片干质量分别下降了63%和67%,光合速率下降了66%和68%,表明低钾下较高浓度的钠对西瓜产生了毒害作用;6 mmol·L~(-1)K+6 mmol·L~(-1)Na处理对西瓜植株的干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光合速率和钾浓度有所降低,光合速率下降了28%,表明正常钾水平下较高浓度的钠对植株具有一定伤害,但比低钾下钠的伤害要轻。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钠能代替钾的部分生理功能,而较高浓度的钠会对植株产生伤害,尤其是西瓜植株处于较低钾水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在枣树生根、坐果等应用方面出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原因在于复配应用可提高应用效果,互相取长补短,克服单用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优质高产。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1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1.1枣树扦插促生根用复硝酚钠和萘乙酸钠复配,省工、成本低、高效。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  相似文献   

14.
小美牛肝菌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美牛肝菌( Boletusspeciosus) 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小美牛肝菌含有丰富的营养:蛋白质32-79% , 脂肪3-55 % , 碳水化合物10-7 % , 粗纤维6-9% , 灰分8-91 % , 每 100g 干重中, 维生素B20-183mg, 钾789mg, 钠103mg, 钙358mg, 镁125mg, 磷516mg, 铁为728mg/kg, 锌238mg/kg。同时测定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和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5.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材,开展药剂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每隔7d喷药1次,连喷3次,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第3次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到83.4%,比8%宁南霉素水剂10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的防治效果高29.8个百分点。鉴于1.8%复硝酚钠水剂属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生产上使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时是否与1.8%复硝酚钠水剂混用,要视田间西瓜的生长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茭白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2-甲-4-氯钠(MCPA-Na)进行处理,并测定茭白根系的活力、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探讨2-甲-4-氯钠对茭白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2-甲-4-氯钠处理能促进两茭白品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2-甲-4-氯钠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POD和PPO的活性则随2-甲-4-氯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茭白品种受2-甲-4-氯钠伤害的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香石竹切花为试材,采用瓶插保鲜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硝普钠(SNP)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瓶插寿命、茎水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硝普钠保鲜剂不仅可以提高切花瓶插寿命,还可推迟茎水势下降的时间,保持香石竹切花叶子较高光能转化效率(Fv/Fm),延缓质膜降解,其中,20g·L~(-1)蔗糖+200mg·L~(-1) 8-羟基喹啉+150mg·L~(-1)柠檬酸+30mg·L~(-1)硝普钠+10mg·L~(-1) 6-BA处理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苣荬菜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研究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野生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以期优化苣荬菜漂烫过程中的护绿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均极显著,最佳护绿工艺条件为护色液pH 8、漂烫时间60 s、植酸钠浓度0.10 g·L~(-1),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实测值82.96%,与理论预测值83.75%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新技术。为确切了解其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笔者于2006-2007年在五莲县许孟镇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番茄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能提高棚温2-3℃,最高可达4℃;可提高大棚内CO2浓度,蔬菜产量提高24%左右,同时质量显著提高,上市时间提前5d左右;且能提高蔬菜抗病能力,减少用药量60%;每个标准大棚可消化作物秸秆3000-5000kg,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8年生寒富苹果为试材,选用了ATS、NAA、Amidthin、萘乙酸钠和6-BA等5种化学药剂进行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以空台率、坐果率及各坐果比率综合来看,以Amidthin和萘乙酸钠疏除效果较好,单果花序比率均在50%以上,并且能够提高苹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