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张自和 《草地学报》2003,11(3):246-250,255
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大意义。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和草地类型,将沿线天然植被划分为格昆戈壁山地荒漠区、唐北高寒草原区、唐南高寒草甸区、羊拉山地灌丛区等4个不同的区段。根据各区段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原则,概述了青藏铁路沿线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强化环保意识,明确治理职责;集中取料运料,减少植被破坏;利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慎选植物种类,确保草地健康;采取有效技术,提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3.
若尔盖辖曼牧场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若尔盖县辖曼牧场草地沙化基本情况,在草地沙化治理实践工作经验基础上,对辖曼牧场草地沙化治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漠化草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种源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草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种源特性,结果表明:(1)在沙地草场中,灌丛具有重要的蓄种保种和种源作用;(2)植物种具有从固定沙地向流动沙地、从丘间洼地和“栖居岛”向四周、从沙丘阴坡向阳坡,从背风坡向迎风坡扩散的趋势,这些地方的植被占有重要的种源地位;(3)植物种的扩散速度决定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沙地的固定程度。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姜家甸草地植被退化现状与恢复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明清  孙景林 《草业科学》2004,21(12):46-48
吉林省姜家甸草地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地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Anerolpidium chinense群落是该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单优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羊草-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羊草-寸草苔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虎尾草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碱篷Suaeda glauca群落、角碱蓬Suaeda corniculata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地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4类,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退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是目前我国进行"退耕还草"、"天然草地保护"和"退牧还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进行草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文章主要涉及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措施,详细论述了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恢复的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草地生态系统理论,采取一些促进植被快速恢复的措施,如采用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组合代替自然恢复的缓慢演替过程,采用除草剂、灌溉、施肥及耕作等措施;综述比较了众多学者对弃耕地研究的成果,对于不同类型弃耕地草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弃耕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是目前我国进行“退耕还草”、“天然草地保护”和“退牧还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进行草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文章主要涉及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措施,详细论述了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恢复的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草地生态系统理论,采取一些促进植被快速恢复的措施,如采用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组合代替自然恢复的缓慢演替过程,采用除草剂、灌溉、施肥及耕作等措施;综述比较了众多学者对弃耕地研究的成果,对于不同类型弃耕地草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筱平  杨再 《家畜生态》2002,23(3):61-61
20 0 1年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已出现十几次大规模的沙尘暴现象 ,通过对卫星图片的分析 ,冲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来源有二 :一是 ,“内尘”,来源于新疆和内蒙古 ;二是“外尘”来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人民共和国目前荒漠面积为 65万km2 ,占其总领土面积的 40 % ;沙漠面积为 4.37万km2 ,占其总领土面积的 3%。那么 ,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呢 ?主要是近些年来 ,由于蒙古国的牧场和树木毁坏程度严重 ,草原沙漠化越来越突出 ,这样不仅给本国的畜牧业经济带来了损失 ,破坏了生态环境 ,同时也殃及中国的气候变化。具体来源 :1 .…  相似文献   

10.
甘南玛曲草地退化现状及恢复重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南玛曲草地退化现状的分析,探讨草地退化与植被恢复重建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退化严重的草地通过封育、补播、施肥、灭鼠等综合治理以及各单项技术的科学组装配套,可有效地治理退化严重的草地。  相似文献   

11.
若尔盖退化、沙化草地的治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直接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何恢复退化、沙化草地植被和协调利用、保护和管理草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若尔盖退化、沙化草地的现状和成因,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重建,从中探寻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方法,并对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尖山自然村不同治理措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下石漠化草地各经济类群植被盖度、高度、密度、鲜草产量等进行连续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下各经济类群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密度和鲜草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一年内均呈单峰曲线,8月份达到最高,出现峰值。从不同年份相同季节上看,随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和封育草地内大多数优良牧草的盖度、高度、密度和鲜草产量、优良牧草比例及年鲜草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杂类草则随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天然草地(对照区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奈曼旗草原退化机理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奈曼旗近40年(1964-2003)的气候变化及近6年(1947-2002)牲畜头(只)数的变化,综合分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草原退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劣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则加剧了劣变的程度.据此,提出了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即控制人口数量,加强农牧民生产技术培训,大力推行禁牧舍饲,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寿荣 《草地学报》2004,12(2):150-157
介绍了国际草地会议的历史及其对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会议起源,历届会议概况和历史情节,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草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国际天然牧地会议与国际草地会议的关系,国际草地会议对世界草地学术组织、草地农业发展和草地学家成长的影响,国际草地会议和国际天然牧地会议对我国草地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草原沙化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和地面实测数据,在初步建立植被盖度、沙丘活动强度等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内蒙、吉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6省(区)草地17000 km记录的1000多个地面解译标志和2003年7~8月的MODIS数据,对我国北方的草地沙化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了我国北方2003年7个草地类型和各省(区)草地沙化动态趋势及分布,并提出北方草原沙化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草原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我国草原退化和破坏的具体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生态恢复措施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草原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我国草原退化和破坏的具体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生态恢复措施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土默特地区本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土默特草原开垦的进程及程度,分析了开垦的原因及危害,并通过对土默特地区草原状况的介绍揭示了开垦演变后果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伊金霍洛旗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基础上合理利用草原植被恢复费进行草原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包括退化盐碱地补播、裸露地补播、退化羊草地切根复壮、芨芨草地火烧复壮和盐碱覆沙地建设人工草地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