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茶中的茶红素红茶中多酚类氧化产物是极其复杂的,对它们的分类命名,主要基于对不同溶剂萃取时的差异、颜色、层析性状和化学反应等来确定。劳勃茨(RobertsE.A.H.1957)等用纸层析法研究红茶水浸出物中多酚类物质,当用2%醋酸为展谱剂时,发现多酚类主要氧化产物呈一棕色条纹状斑块(R_f=0)。这些物质可区分为几个不同部分。在阿萨姆红茶中用溶剂萃取法可将它们分离成SⅠ、SⅠ_a和SⅡ等部份,这些部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十分相似的吸收光谱,水溶液呈酸性,深红色,劳勃茨将它们命名为茶红素。劳勃茨(1957~1958)等指出:茶红素是红茶发酵中由茶黄素氧化而形成的,这种变化发生在苯并(艹卓)酚酮核的破坏,从而导致羧基形成,酸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描述了用成本低廉的小型C8药筒快速分离和测定虹茶茶汤中茶虹素和茶黄素的常规方法。传统方法分析速度慢,而且,由于黄酮醇糖苷的干扰,茶红素的测定结果往往偏高。本也将药筒法与其它测定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张吉民 《花生学报》1991,(2):40-40,F003
花生种子蛋白广义地分为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和清蛋白。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占花生种子蛋白总量的87%。分离花生蛋白的标准方法包括硫酸铵沉淀法,氯化钙沉淀法,低温沉降法,溴化钠沉淀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但是,上述方法费工费事。最近,巴沙和潘乔里(1981)用Sephocryls-300柱子,通过凝胶过滤将花生蛋白分离为10种花生球蛋白和非花生球蛋白,此法需2天才能得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因此,不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而且容易受环境因子和加工过程的影响,使被测样品的成分发生变化。本文报导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花生种子蛋白,产生出与常规凝胶过滤柱极相似的  相似文献   

4.
茶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样品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宏武  王增盛 《茶叶》1998,24(4):208-209,212
本实验以绿茶为原料对两种茶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样品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乙烷:丙酮:乙醇:甲苯与40%甲醇氢氧化钾在暗处,氮气与室温条件下制备类胡萝卜素提取率高,净度好,方法比较简单。制备的样品能满足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春美  谢笔钧 《茶叶科学》2001,21(1):69-71,68
采用H2 O2 氧化以EGCG为主的儿茶素 ,并将所得的氧化产物进行了MS分析和HPLC分离。结果表明所得氧化产物主要为儿茶素的二至五聚体 ;一般的等度洗脱和线性梯度洗脱不能使儿茶素氧化聚合物各组分分离 ,往流动相中添加微量EDTA或乙酸铵并采用线性梯度和阶段梯度相结合的洗脱模式既可使氧化聚合物同小分子的儿茶素分开 ,也可使氧化聚合物各组分基本分离。这为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制取及分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增盛 《茶叶科学》1991,11(Z1):100-106
本文报道了茶叶中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反相 HPLC 分离的条件试验.考察了流动相二甲基甲(月先)胺、甲醇、醋酸浓度及其与水的比例对上述3种嘌呤碱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准确,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的检出限分别为8.4×10~(-9)g,7.5×10~(-9)g和5.0×10~(-9)g,变异系数在0.99%—10.22%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茶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宏武  王增盛 《茶叶科学》1997,17(2):225-23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分离测定茶类胡萝卜素的结果表明:采用己烷∶丙酮∶乙醇∶甲苯(10∶7∶6∶7)与40%甲醇氢氧化钾浸提皂化12h制备样品,使用Nova-PakC18不锈钢柱(3.9×150mm),乙腈∶三氯甲烷∶叔丁醇(83∶15∶2)作流动相,流量线性梯度洗脱,柱温25℃等色谱条件,在440nm波长下检测,使茶叶中的4种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堇黄质,新黄质)在10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其分辨率高,分析时间短,重现性与线性关系良好,适合于大量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分离测定茶儿茶素的结果表明,采用茶样沸水浴振荡浸提20分钟,SEP-PAK C_(18)小柱净化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和μBondapak C_(18)不锈钢柱,二甲基甲酰胺、甲醇、醋酸和水4成分系统流动相,流量、浓度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等色谱条件。能使儿茶素组分在25分钟内得到理想的分离。应用紫外检测器(280nm)检测各儿茶素,最低检出限在5.7×10~(-8)g以下,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5.13%—97.56%之间。5种儿茶素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5—0.999  相似文献   

9.
10.
儿茶素体外氧化制备茶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对儿茶素通过体外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定向制备茶黄素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制备途径进行了比较。酶促氧化结果表明,发酵80分钟时,茶黄素的生成量最高(为15.05%)。化学氧化结果表明,以大叶儿茶素为材料,浓度为10βmg/ml, 氧化剂的比例为2:3:1(儿茶素: K3Fe(CN)6:NaHCO3)时,有利于茶黄素类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用高速液相色谱分离和萤光检测,定量测定了茶中叶绿素 a、b 的含量。本法以Partisil-10 ODS-2为固定相,以两种不同配比的醋酸乙酯与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443毫微米,萤光检测波长为675毫微米。叶绿素 a、b 回收率,分别为91.6—102.0%和102.7—106.0%。对13种茶样测定表明,成茶中叶绿素 b 的含量高于叶绿素 a,售价高的绿茶其叶绿素含量亦高。用本法验证茶汤中确有叶绿素存在,但此叶绿素不能通过高密度滤纸,据此,茶汤中的叶绿素并非溶解于热水,可能是以胶状或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以甲醇和2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MRM)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在0.001~0.1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0.9991,方法检出限(LOD)为1 pg,定量限(LOQ)为0.01 mg/kg。在0.01、0.05、0.10 mg/kg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在香蕉中的回收率为84.91%~104.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9.69%。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生、熟甘薯块根中的各个有机酸。有机酸定量分析的条件为,用0.008N 硫酸做流动相进行同溶剂洗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Aminex HPX—87H)的柱温75℃,然后在214nm 波长处做紫外波检测。生、熟薯块中,大量有机酸均是苹果酸、琥珀酸和柠檬酸。还测出痕量有机草酸、草酰乙酸及一种未知化合物。添加到薯块中的全部有机酸回收率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华 《中国茶叶》1991,13(1):10-1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温特曲霉的代谢产物,其结构为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致肝癌作用和很高的毒性,尤其是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更甚,如黄曲霉毒素B_1、G_1、M_1。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但有时也会污染茶叶,我国出口茶叶合同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洗脱时间、柱温、流速、洗脱梯度、蛋白提取方法等色谱条件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小麦胚乳醇溶蛋白的影响,对上述条件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RP-HPLC分离小麦胚乳醇溶蛋白的最佳实验方法为:通过0.05 mol/L NaCl→H2O→70%乙醇三步提取醇溶蛋白,在1.0mL/min的流速、60℃的柱温条件下,对上样醇溶蛋白进行洗脱,洗脱梯度为流动相B的体积比在55 min内由21%升至48%(V/V),最后通过210 nm紫外光检测洗脱组分的吸收值.重复三次的检验结果证实,本试验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紧压茶中有机酸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玲  屠幼英  陈晓敏 《茶叶》2005,31(4):224-227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紧压茶中10种有机酸的方法。紧压茶中有机酸的色谱条件为:Di-amonsilC18柱(5μ,250×4.6mm),柱温30℃,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5μl,流动相0.1mol/LKH2PO4(用磷酸调至pH2.8)。该方法有机酸添加回收率达到92.5%~101.3%,相对标准差0.62%~2.73%,各种有机酸浓度与HPLC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4,表明该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儿茶素的高效薄层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中的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含量的70%以上,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保健作用,如抗癌、抗辐射、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防衰老等,也是茶叶中研究最深入的活性物质之一.儿茶素分离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硅胶薄层色谱法,而采用聚酰胺薄层分离法分离茶叶中儿茶素的报道不多,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方法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方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氧化途径、底物的组成与含量、反应所选择的酶、系统pH值、反应温度和溶氧浓度。  相似文献   

19.
红茶酚性色素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群 Clif.  MN 《茶叶科学》1998,18(2):155-156
红茶中含有三类主要的酚性色素——茶红素、茶黄素和黄酮醇甙。茶黄素和黄酮醇甙的化学结构已清楚。而茶红素是非常复杂的异源性酚性色素的混合物,分离纯化异常困难。尽管人们采用纸色谱、纤维素吸附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1—4〕,均未能使茶红素组分完全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08,(6):42-42
以日本Benifuji绿茶为原料,用50%乙腈提取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液经氯仿脱咖啡碱和色素、乙酸乙酯和HP-20大孔树脂富集儿茶素,得多酚含量高于80%的茶多酚粗品,再经Toyopear HW-40S柱层析分离纯化,得EGC、ECG、EGCG、EC及两种未知成分,经H-NMR、MS和HPLC等分析,两种未知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3-O-甲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