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布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国家二类传染病,对动物及人类危害十分严重,流行范围也较广。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羊交易数量增大并且频繁,来源地复杂,加之出入境检疫不严格,我县羊布病感染率明显增高。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0年4月末,我们调查、检疫338户,19382只羊,检出阳性羊经省疫控中心确认扑杀945只,流产母羊110只,空怀母羊576只,人感染发病939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无角美利奴亲本羊的品种品系特征,为无角美利奴羊选育工作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3年春对辽宁省关山种畜场的东北细毛羊、康拜克、邦德成年母羊和强毛型无角澳洲美利奴成年公羊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测羊均为辽宁省关山种畜场布病检疫阴性的临床健康羊,共96只,其中东北细毛羊成年母羊23只,为A组;康拜克成年母羊34只,为B组;邦  相似文献   

3.
三场一县种羊布病感染严重。两年共检疫各类种羊25603只,阳性率为4.86%,成年羊、母羊、公羊和幼年羊的阳性率分别为6.95%、6.30%、3.07%和1.47%。在布病流行区施行菌苗免疫只能保护健畜不受感染,但不能根除传染源和制止病毒排放病原茵。检疫扑杀病畜是净化布病的最佳方案。从现在起,各地(特别是绵羊改良地区)应重视种羊和引进羊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绵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绵羊150只,2006年8月份为了增加羊群中适龄母羊的比例,从周边省份引进育成母羊38只,调引时未检疫,购进后也未报检和严格隔离饲养,2007年2月份羊群中有羊只消瘦,采食减少,怀孕母羊流产、产死胎,有的阴道内流出灰白色黏性分泌物,新生羔羊瘦弱,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在羔羊多为群发. (一)发病情况 2000年10月,在我县王店乡梁桃行政村,经周口某公司从山东省调进绵羊58只,分给本村农户饲养,没有任何检疫手续.当天个别羊只少食或不食,3日内发病56只,其中2只死亡,2只母羊未发病,发病率高达96.6%,该村饲养的牛、猪、山羊均未发病.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羔素的方法研究提高巴什拜羊母羊产羔率.选择经产母羊50只为试验组,并以同一养殖小区内的未经处理的经产巴什拜母羊452只作为对照组,观察测定其产羔率和双羔率.结果2004年试验组50只,产羔61只,产羔率122%.其中产双羔的母羊11只,双羔率22%.对照组452只,产羔464只,产羔率102.66%.其中产双羔的母羊12只,双羔率2.66%.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9.34%(P<0.01),结果表明双羔素可以提高巴什拜羊产羔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泰兴市当前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地调运羊只的检疫监管现状和对策,分析了调运羊只检疫工作现状,对强化调运羊只检疫监管工作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选择70只健康多浪羊母羊,分为2组:经人工授精受配母羊60只(试验组),未受配母羊10只(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对60只受配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显示,在配种后第7天怀孕母羊血小板数值降低(74±59.98)×109个/L,与未配种对照母羊血小板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检测受孕羊54只,未孕羊6只,经与临床妊娠检查及产羔结果比较,已孕羊妊娠符合率为92.59%,未孕羊符合率为83.33%,总符合率达91.66%。  相似文献   

9.
澳洲美利奴超细毛羊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澳洲美利奴超细毛羊69只(其中经产母羊48只,初产母羊21只)做供体,小尾寒羊320只做受体,进行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经产母羊的发情率、采胚数、有效胚胎数和可用率(有效胚胎数/采胚数)均高于初产羊.69只处理供体羊有66只发情,收集到441枚有效利用胚胎,320只处理受体羊,有265只可用做胚胎移植,178只小尾寒羊产羔,产羔265只,受胎率和有效胚胎利用率分别为67.2%和60.1%,平均每1.7枚胚胎产1只羔羊,平均每只供体羊可获羔羊4只.  相似文献   

10.
罗平黄山羊是云南省的珍贵遗传资源,充分了解其体型外貌特征对罗平黄山羊选育提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9年底以100只罗平黄山羊(公羊20只、母羊80只)为研究对象,通过外貌观察、主要体型性状测量和产羔数性状统计对其近年的选育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罗平黄山羊母羊体型外貌特征比较一致,公羊被毛颜色存在分离;公羊的体重...  相似文献   

11.
羊的发情期短,发情母羊外部表现不明显,阴道内只分泌少量的粘液,因此很难发现.发情母羊的外阴部没有明显的肿胀或充血现象,很少爬跨其它羊,它的主要表现是喜欢接近公羊,并强烈摆动尾部和接受公羊爬跨.因此,要进行羊的人工授精,首先要有试情公羊才能观察到母羊发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养羊技术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那些山羊品种适宜南方饲养? 最适宜南方饲养的山羊品种:一是板角山羊即川东白山羊、本地黑山兰、板角山羊为肉、皮兼用品种.成年公羊体重40 kg,成年母羊体重30kg,繁殖率高,母羊10~12月龄即可配种,母羊终年发情,年产2胎,繁殖率达202%.二是南江黄羊.南江黄羊被毛黄褐色,有光泽,沿背脊有一条黑色毛带,公羊面部较黑,前胸、颈、肩、腹部及大腿部被毛深而长.母羊清秀温顺,皮毛较黄而光泽.南江黄羊成年公羊体重69kg,母羊体重45kg,周岁阉羊体重26kg,屠宰率65%,净肉率32.8%,成年阉羊体重54kg,屠宰率55%,净肉率40%.母羊年产2胎,每胎产羔2只,个别产3~4只,羔羊双月断奶后,生长快.用南江黄羊公羊与本地母羊杂交改良,杂交一代羊个体大、生长快,杂交优势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03-11 ̄12,桂阳县南部3个乡镇5个规模养羊场相继暴发了恶性山羊痘,经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性措施,疫情迅速被控制。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3-11-08,县城郊乡极乐村肖某所饲养的44只山羊(其中母羊18只,种公羊1只,育成羊25只)中相继有42只山羊发病(其中母羊16只,种公羊1只,育成羊25只),8只怀孕母羊全部流产,24只死亡(其中母羊2只,育成羊22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为95.2%和54.5%。自11月10日发现疫点相邻3个乡镇的4个规模养羊场相继暴发了此病,所饲养的338只山羊(其中母羊164只,种公羊8只,育成羊166只)中有43只被感染(其中母羊5只,种公羊1只,育…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某种羊场饲养东北细毛羊种羊365只,其中母羊205只,公羊15只,育成羊40只,羔羊105只,1997年4月30日先后发病,到5月10日前死亡哺乳母羊32只,5月10日注射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羊四联苗,死亡仍未停止.到5月23日又死亡39只母羊.5月末,笔者应邀到现场,依据该羊场的饲养管理情况、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因低血钙造成的绵羊牧草搐搦.  相似文献   

15.
羊难产是兽医产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对7例经助产无法将胎儿取出的难产母羊,采取剖腹取胎术共产羔9只(其中2只母羊产双羔)、共成活8只,母羊存活6只,死亡1只,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整群与编号羊只的整群一般在一个生产年度结束后进行,即羔羊断乳后进行,通常在9月份。具体操作是羔羊达4月龄断乳后组成育成公、母羊群,上一年度的育成羊转成后备羊,后备羊转入成年羊群。每年都要对羊群进行整顿,对生产性能差、有繁殖障碍、年老、有特殊疾病的羊只进行淘汰,及时补充同类羊只。每年每群的淘汰率应保持在15%~20%,以保证羊群的正常生产。对于同类羊只难以组群的,应选择生产性能、年龄、体质等相近的羊组成一群,以利于生产和育种。羊群结构比例为成年公羊20~30只/群,后备公羊30~40只/群,育成公羊50~60只/群;成年母羊50~60只/群,后备母羊60~70只/群,育成母羊60~70只/群。成年公羊应占羊只总数的15%,后备母羊、育成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20%,以便羊只能够得到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7.
<正>1整顿羊群1.1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羊,提高群体质量。1.2及时淘汰屡配不孕、习惯性流产和出生羔羊活力低的母羊,提高羊群繁殖率。2预防生物性和物理性流产2.1生物性流产主要指布病,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可造成怀孕母羊流产。应采取的措施是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每年进行一次,对阳性羊只及时发现,及时淘汰,净化羊群。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陇东黑山羊的生长性状和肉用性能,本文选取成年陇东黑山羊公羊29只、母羊31只进行体重和体尺测定试验,其中1岁公羊10只、母羊5只,2岁公羊7只、母羊10只,3岁公羊6只、母羊11只,4岁公羊6只、母羊5只;另对18只6月龄陇东黑山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其中公羊7只,母羊11只。结果表明,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为38.98kg、63.20cm、61.30cm、79.75cm;成年母羊则分别为20.73kg、53.80cm、60.00cm、67.10cm。6月龄公羊的净肉率为36.98%,屠宰率为45.55%,肉骨比为4.32∶1;母羊则分别为36.80%、45.51%和4.23∶1。以上结果说明,陇东黑山羊公、母羊均在3岁时出现生长拐点,之后基本趋于平衡,生产性能达到峰值,且6月龄公、母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的疾病,绵羊感染该病罕见报道.2001年1月,靖江市一养羊户从浙江省某地调进湖羊106只(其中母羊101只,多为怀孕绵羊),入场后第5天发现一只公羊流浆液性鼻涕,咳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经常反复.进场约20天发现65%的羊只体温升高,部分羊呼吸困难,并有5只发生流产,1只母羊死亡.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血清学等诊断为羊支原体性肺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我县牛羊布氏杆菌病感染情况,培训检疫力量,我们在1983年9月对县种畜场牛羊布病作了一次抽样检疫。该场1983年初有牦牛974头,其中母牛391头,藏羊1,396只,其中母羊520只。分为五个畜群组天然放牧,自然交配繁殖。过去该场从未搞过布病的检疫和免疫。一、抽样方法: 牦牛:分为一周岁半以上公牛和母牛,当年公犊和母犊四个组(分别记为公大、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