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5,(2):70
<正>大华科技服务农业国家有机农业生产资料认证产品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协会推荐产品农业部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7)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证书号:OP-0109-932-201应用范围广,使用方法简便增强抗杂能力,无需添加杀菌剂升温迅速,发酵分解能力强促进物质分解,提高养分利用率,增产10%~30%调节养分平衡,促进发菌出菇改善品质,是生产绿色、有机食用菌的最佳选择用量:每吨干料用3kg;规格:1.5kg/袋;10元/kg(邮资另付),3kg起邮。  相似文献   

2.
3.
纪亚尊 《广西园艺》2007,18(4):43-43
栽培草腐菌,如草菇、鸡腿菇和双孢菇以及用发酵料袋栽平菇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达到原料腐熟,初步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1)中心部位厌氧发酵变酸,而外层原料变干,温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病虫害;(2)多次翻堆散失了温度,也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4.
周建树  孟庆国  赵洁  韩冰  陈超 《食用菌》2009,31(5):42-44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料鲜有报道。试验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液体菌种生产条件,探索在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中,解决降低大量培养料灭菌成本、缩短灭菌时问、减轻劳动强度等问题。将发酵料的发酵试验接种液体菌种。试验表明,平菇液体菌种、鸡腿菇液体菌种均能在以玉米芯、棉子壳、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发酵料上生长,但在玉米芯发酵料上生长最佳。液体菌种在平均发酵温度40~55℃,发酵时间72~120h,pH7~10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当前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通风设计方法模拟情况与实际值拟合度低、培养料通风发酵保存效果不理想,提出基于轴流风机的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通风发酵模拟方法。引入标准RNG k-ε,构建轴流风机控制数学模型。基于轴流风机控制数学模型,设置轴流风机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通风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和初始参数。依据边界条件与初始参数设置,结合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通风特性和风机内部各个部件结构特性,选取专用非结构化网格和四面体单元实现轴流风机全流场几何模型网格化,完成轴流风机有限元模型构建。将所建模型应用至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通风中,结果表明:当轴流风机运行工作频率为50 Hz时,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保存效果保持一个较为平稳与低速的状态,符合培养料通风发酵特性。风机转速约为2 000 r·min~(-1)时食用菌种植过程培养料发酵污染浓度最低。该方法保存效率、模拟情况与实际值拟合度均优于当前方法。  相似文献   

6.
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一般为锯末和棉籽壳,一些平原地区和不种棉花的地方,原料短缺。最近,一些栽培食用菌专业户利用高粱壳和葵花籽皮做培养料培植银耳、黑木耳、猴头、平菇、凤尾菇喜获成功,生产速度和产量与用锯末和棉籽壳差不多,农户们不  相似文献   

7.
8.
9.
生物增温发酵剂对稻秸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勇  凌霞芬 《食用菌》1994,16(4):11-13
蘑菇培养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及生化过程,由于蘑菇菌丝更容易利用堆制发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机复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菌体蛋白等,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利用生物增温发酵剂堆制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有目的地配备原材料,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达到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众多的有机复合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统称为木质纤维素)的变化显得最为重要,它们的变化影响着其他有机复合物的形成,还影响着培养料中的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全碳全氮、可溶性碳氮、可溶性糖、无机盐以及蘑菇原基形成决定因素之一的碳氮比的变化。因此着重讨论了生物增温发酵剂对木质纤维素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慈友  任永源 《食用菌》1992,14(6):19-19
蘑菇培养料二次后发酵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我国蘑菇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发酵时间长、耗能多、劳动强度大.而应用增温发酵剂(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可直接上床发酵,不用能源加热,也不用翻堆,可达到与二次发酵法同样的优质培养料,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在西湖区周浦乡的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培养料的腐熟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营养成分降解程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期的生产过程及产量。物种多样性差异反映了生态群落的功能和动态变化,因此分析发酵培养料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生产优质的培养料,使食用菌获得高产量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食用菌发酵培养料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并综述了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研究及开发复合菌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矿物培养料富含矿质营养,具有比表面大、孔隙度高等优良性状。用硅藻土栽培金针菇,采收期比对照提前24d,平均生物学效率提高15.8%;用沸石栽培糙皮侧耳可增产31.2%;而珍珠岩更适于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13.
目前食用菌种植户多用土蒸锅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传统的做法,是将培养料加温至100℃后保持8~12小时.再停火焖锅8~20小时。培养料的灭菌是否一定要那么长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8.5%,麸皮10%,石膏粉1%,石灰0.5%,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折合干重300g。试验设三个处理,每处理200袋。三个处理是:待锅温达100℃后,Ⅰ保持4小时,Ⅱ保持8小时,Ⅲ保持10小时。停火后均焖锅2小时,起锅置室温20~25℃的无菌室内培养10天,观察污染情况,计算污染率。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料发酵时间长短对培养料质量和蘑菇产量有很大影响。目前我省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时间一般为25~30天。近二年来,我们把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为18和14天,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79年在凤(氵窖)大队菇场试验,面积29.6米~2,80年在农科所试验,面积20米~2。培养料配比见表1。堆制发酵天数,风(氵窖)菇场为28和18天二个处理,农科所为23和14天二个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市蘑菇栽培1989年就试验了“增温剂”堆料发酵法,原堆料方法是将培养料预湿后拌入“增温剂”直接进房密闭发酵10天.此法发酵后培养料偏生,虽春菇产量较高,但发菌慢,秋菇产量有所降低,菇农不易接受.1991年起我们对使用增温剂的发酵法作了改进,起到了和二次发酵相同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81,(4)
近年来,国内许多蘑菇产地都在开展蘑菇培养料的后发酵试验,获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培养料后发酵一般都要用蒸汽加温,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还难于在大面积上推广.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培养料就地后发酵试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增温发酵剂中TM1产生的几种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由培养料提供,但培养料中的大部分原料蘑菇菌丝不能直接利用作为营养源和能源,首先要通过堆制发酵打破培养料中一些原有基质结构并部分转化为有机复合物,而这一系列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过程与堆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菌丝向胞外分泌多种酶又密不可分。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对堆制发酵过程中酶的特点进行研究,能使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为了更好地阐述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蘑菇高产的理化原因,我们避开了培养料中的其他微生物类群,而单一对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所产生的几种酶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培养料补水器自制方法用塑料袋栽培平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在山菇后期常因培养料严重失水而影响生长。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把料袋侵入水中,泡七、八小的,以便其吸足水分,这不仅费工费时,占用许多容器,而且培养料内的养份还会倒流入水中,最严重的是能造成杂菌的互...  相似文献   

19.
陈旭健  甘耀坤  何易 《食用菌》2008,30(6):26-27
在培养料中添加黄粉虫粪后栽培平菇、鸡腿菇、秀珍菇,结果表明:黄粉虫粪对这3种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子实体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帮英  王镛涛 《食用菌》1992,14(5):39-40
在食用菌生产中,因杂菌污染招至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倘若采用潮湿、富养、污染源多的下脚料种菇,污染更为严重。为寻求一种简易的解决方法,笔者借鉴1977年获得有关“葡萄糖废蜜酒精发酵添加食盐有效抑制醋酸菌、乳酸菌及相应提高糖利用率”的研究成果,用于对培养料处理,在多种食用菌上进行生产性试验,先后共投料5万kg,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污染和增产效果,现将1988~1991年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