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乳酸杆菌对鸡肠黏膜SIgA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体外培养和动物饲养试验,研究了乳酸杆菌对鸡肠黏膜SIgA分泌的影响。取0日龄SPF鸡剖杀,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肠黏膜,培养肠黏膜上皮细胞,使其与乳酸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镜检。1日龄AA肉鸡随即分为2组,试验组喂服菌液10d。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10、20、30、40、50日龄时随机取15只剖杀,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鸡IgA检测,TMB显色,测定SIgA滴度。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对鸡肠道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粘附作用,能够提高鸡肠黏膜SIgA的滴度,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鲤鱼肠黏膜益生乳酸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鲤鱼肠黏膜上分离筛选出一株乳酸菌菌株YL-1,其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初步鉴定为粪肠球菌。通过药敏试验证明,YL-1对部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乳酸菌乳链菌肽诱导表达载体(Nisin controlled expression system,N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乳酸菌NICE为载体来表达抗原蛋白研制黏膜免疫疫苗,刺激动物机体黏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应答反应,试验证明抗原蛋白能在乳酸菌中正确表达,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IgA(sIgA),同时激活机体系统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近年来,家禽肠黏膜免疫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黏膜免疫与家禽健康、生产性能密切相关,通过营养、饲养管理等方式可改善肠黏膜免疫,促进其发育与成熟.本文阐述了家禽肠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肠黏膜上皮及肠道浆细胞分泌型IgA等,并进一步探讨家禽肠黏膜免疫的...  相似文献   

5.
王振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0):194-196
乳酸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乳酸菌乳链菌肽诱导表达载体(Nisin controlled expression system,N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乳酸菌NICE为载体来表达抗原蛋白研制黏膜免疫疫苗,刺激动物机体黏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应答反应,试验证明抗原蛋白能在乳酸菌中正确表达,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IgA(sIgA),同时激活机体系统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入侵机体时起着重要作用,其在正常状态下可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但肠黏膜屏障如果遭到破坏,肠道中的致病微生物和其产生的毒素会通过肠黏膜屏障入侵机体,导致肠通透性增加、促炎因子含量升高和肠道菌群紊乱等,从而进一步引起机体腹泻,甚至发展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相似文献   

8.
应用MRS琼脂和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从SPF鸡肠道分离益生菌并计数,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6种益生菌中,4种乳酸菌分别为口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2种肠球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鸡肠道中,乳酸菌与肠球菌盲肠密度最高,乳酸菌数量显著大于肠球菌数(P0.05)。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LR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脊椎与非脊椎动物中具有病原体传感器的功能。TLRs对体内外特异性配体的识别是启动先天免疫的基础,并迅速增加对抗入侵病原体的保护性反应,最终激活适应性免疫。TLRs在肠道免疫对病原菌与益生菌的区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TLRs可调控动物肠道上皮分泌抗菌肽杀灭病原菌,对肠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TLRs的种类、配体及相应的信号通路,探讨TLRs在肠道免疫调节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肉鸡肠道疾病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发展,利用益生菌防治肉鸡的肠道疾病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的特点、肠黏膜免疫屏障、益生菌对肉鸡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作用(调节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预防和治疗肠道炎症、增强肠道的免疫屏障),旨在阐明益生菌在肉鸡肠黏膜免疫屏障中的研究进展,为规模化养殖场合理使用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药物治疗患有严重腹泻的1头约13岁白眉长臂猿和2头约1.5岁白颊长臂猿幼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患病长臂猿的日粮组成,即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乳酸菌酸奶,每天进行2次投喂,3头患病长臂猿先后在食用21天后,都恢复了健康,且食欲旺盛。  相似文献   

12.
断奶会引起仔猪肠黏膜屏障受损,丁酸钠的主要有效成分——丁酸具有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的功能,能作为肠细胞的能源物质促进其增殖和成熟;降低胃肠道pH值,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抑制病原菌的侵害;提高肠黏膜固有层中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罗格列酮对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罗格列酮(RO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肠黏膜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包括3个处理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LPS组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ROS组在注射LPS之前的30min注射3mg/kg体重的ROS。注射LPS3h后取样。结果表明:ROS提高了十二指肠和回肠DNA的含量(P0.05);ROS缓解了LPS导致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的增加(P0.10)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降低(P0.01);ROS降低了空肠丙二醛含量(P0.10),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SOD活性(P0.05)。结果表明,ROS可能是通过提高肠道抗氧化功能而对LPS刺激的断奶仔猪小肠形态结构的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寡糖其特有的发酵特性和非消化性,对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素代谢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大豆寡糖对肉仔鸡肠黏膜形态的影响。在玉米-大豆浓缩蛋白型低寡糖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和2.00%的大豆寡糖。选用192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笼(重复),每笼8只鸡。结果表明:添加0.50%大豆寡糖对肉仔鸡的肠黏膜形态产生有利的影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0.50%大豆寡糖添加组为最大;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以0.50%大豆寡糖添加组为最小;空肠和回肠的V/C值以0.50%大豆寡糖添加组为最大,这说明0.50%大豆寡糖对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形态产生最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仔猪断奶过渡期,胃肠结构受损是很普遍的,断奶后一段时间内,胃肠结构受损程度不同,本文研究了断奶后7d内(断奶后0-6d),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变化,试验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分7组,每组6头仔猪。从断奶当天开始,每1d定时定点剖杀取小肠前段,小肠中部,小肠后段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断奶后前4d,绒毛高度缩短,隐窝加深,断奶后第4d绒毛高度最短,断奶后第5d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01(E.coli 01)对犊牛肠黏膜功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48头体况相近的犊牛,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头。通过口服致病性E.coli 01建立腹泻模型试验组,对照组未接菌,仍然常规哺乳。酶联免疫法检测肠黏膜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致病性E.coli01能够显著降低犊牛肠道Occludin、Claudin-1和ZO-1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水平(P<0.05),显著升高回肠组织中IL-6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SIgA和ITF水平。由此可见,致病性E.coli 01能够增加犊牛肠黏膜细胞的通透性,损伤肠道黏膜功能及促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自然杀伤(NK)细胞是肠黏膜免疫屏障的重要组分。本文从NK细胞的发育学特征、分子表型切入,分析了其在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中发挥的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旨在为疾病预防和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作为一种典型的益生菌,是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菌在宿主肠道中持久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是能在宿主上皮细胞膜上发生黏附。因此,黏附性是乳酸菌发挥作用的功能性指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乳酸菌黏附的相关物质和黏附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和牛磺酸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氨酰谷氨酰胺( Gly-Gln)和牛磺酸(Tau)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各段黏肠DNA和形态的影响.以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和屠宰试验,研究Gly-Gln和Tau对早期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肠DNA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Gly-Gln和Tau均可提高小肠各段黏膜DNA的含量.Gly-Gln组能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段的黏膜DNA含量,Tau组和复配组对小肠各段黏膜DNA含量影响不显著;Gly-Gln组极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黏膜厚度(MT),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回肠后段的绒毛高度(VH),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空肠前段和中段的隐窝深度(CD),极显著提高了空肠前段和中段的VH/CD,显著提高了回肠段的VH/CD;Tau组极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段的VH并降低了CD,极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段和空肠中段的VH/CD;复配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段和空肠中段的CD,极显著提高了空肠前段、中段和回肠段的VH/CD.这说明,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0.25%Gly-Gln和0.1% Tau能有效提高仔猪肠黏膜的发育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紧密连接(TJ)是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对维持黏膜上皮细胞极性及调节肠屏障的通透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J在黏膜上皮细胞间形成限制溶质和物质运动的细胞屏障。总的来说,TJ的结构可以概括为跨膜屏障蛋白与周围的脚手架蛋白组成的间隔。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有许多相关的信号蛋白,影响屏障和更广泛的细胞功能。本文从TJ在肠黏膜上皮中的生物学功能、分子调控机制及当前研究现状等作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