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对34个大花生新品系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结果表明,34个新品系中9个比对照丰花一号显著增产,籽仁增产幅度为12.95%~34.97%。其中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glabrata杂交育成的L36产量最高,籽仁产量高达4 825kg/hm2。证明远缘杂交可以作为花生高产育种的有效手段。这些品系经进一步鉴定、繁育,将于2011年参加省级或国家区试。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以湛油75为对照品种,对南方地区新选育出的10个花生新品系进行产量、品质和抗病(逆)性等性状鉴定.结果 表明:海科花181和福花0945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湛油75增产39.66%和23.05%,籽仁产量比对照湛油75增产43.79%和24.42%,差异均达极显...  相似文献   

3.
以泉花7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系进行比较试验,从产量、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其中0721-6、0701等品系的产量及主要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以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用9个杂交花生品系与泉花7号(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2167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抗病性、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8个芝麻(Sesamum indicum L.)新品系进行鉴定,利用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单株产量、株高、蒴果大小、主茎果轴长、始蒴高度、每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抗病等性状的汇总资料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06-2659①""06-2583""06-2653"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2005-2006年度冻害、干旱、干热风等灾害较重的条件下,对引进的28个冬小麦高代稳定品系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2000-15-16-1、96-550C-1a-1-b-2、陇原033-9、99-467-14-2-2、99-27-1-3-1-1等5个品系稳产性、丰产性比较突出,可进入品比试验;2001-150-2、98-40-6-2-1-1-1、2000-430-1-1等3个品系抗寒性差,予以淘汰;其余品系应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同一播期,进行随机区组设计,以中黄13为对照,对9个夏大豆新品系进行鉴定试验。[结果]郑1427产量为3 316.95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23.98%;皖豆905产量为3 125.25 kg/hm~2,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6.82%;圣豆24产量为2 941.95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9.96%;周豆26号产量为2 908.5 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72%;圣豆22产量为2 875.2 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47%。这5个品种与对照熟期相近,生育期日数均低于101 d。[结论]郑1427、皖豆905、圣豆24、周豆26号、圣豆22适宜在淮北地区作夏播种。  相似文献   

8.
选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23份中晚熟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中晚熟水稻品种通35为对照,进行产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系P06、P20、P23产量突出,可参加省区域试验,其优良性状结构可作为今后选育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了选择出适合北京地区夏播种植的新品种,为夏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以泉豆7号为对照,研究6个大豆新品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性状及抗逆性等表现,结果表明:泉豆01A02、泉豆00S09、泉豆97S02、泉豆00A35等4个新品系表现较好,可晋升参加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新选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个从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选育的玉米自交系与3个杂交组合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4个杂交组合,对单穗粒重、穗长和穗行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表现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穗长和单穗粒重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宜昌黑花生多点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进行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多点品种(系)比较试验,参试的3个品种(系)平均单产4 290 kg/hm~2。其中宜昌黑花生新品系全生育期114 d,植株直立状,主茎长58.1 cm,单株分枝数8.3个,单株结果枝数6.8个,平均单产4 664 kg/hm~2,比豫花22号增产35.5%,居第二位。室内考种单株产量为17.9 g,500 g荚果饱果重482.6 g、总仁重量324.9 g、饱仁重量304.5 g,单株结实荚果数18.5个、饱荚果数16.4个、秕荚果数2.1个、无发芽果和烂果。中花9号全生育期113 d,平均单产4 767 kg/hm~2,比豫花22号增产38.5%,平均单产居第一位。豫花22号全生育期105 d,平均单产为3 441 kg/hm~2。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新育成三系粳稻恢复系为材料研究其开花习性,结果表明:7个供试恢复系有6个的始花时间在9∶00~9∶30之间,表现出较早特点;C746、C258和吉粳85号3个恢复系开花高峰较早,为11∶00左右,午前花率也高,在63.9%~77.2%之间,其它4个恢复系的开花高峰较晚,在12∶00左右,午前花率也较低,在43.4%~62.1%之间;散粉量与基因型有关,有些恢复系之间有显著差异,C135较R3多出396粒/药,变幅达32.3%。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2011年选育的11个紫皮紫肉品系中筛选出较优良的品系,用青薯2号和黑美人为对照,进行了11个品系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中,08-5-5、08-7-26和08-1-119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分别为152d、155d和160d,产量比当地主推品种青薯2号分别增产42.7%、28.3%和18.4%,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薯型圆或椭圆,芽眼浅,茎块大小均匀,表皮紫色略麻或麻,抗病性较强。这3个品系可作进一步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云南种植的木薯新品系,为品种审定和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引进的10个木薯新品系为试验材料,2个云南省主栽品种为对照,在云南省隆阳区、勐海县、元谋县、马关县开展区域试验,综合评价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及抗性等指标。【结果】56-7、58-7和F124的主茎粗高于对照,其他7个木薯新品系低于对照;10个木薯新品系之间植株高度差异不显著,除43-3和F200植株高度低于对照外,其他均高于对照;58-7、43-3、44-7、30-8、F124等5个木薯新品系的主茎高度高于对照品种SC205,表现为高位分枝;56-7和02-4主茎的分叉多为二分叉,其他8个木薯新品系多为三分叉;56-7、58-7、F200、F124、02-4等5个木薯新品系的单株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其中56-7、58-7的单株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58-7、43-3、14-19、30-8、F200、F124等6个木薯新品系的干物率高于对照品种GR4;10个木薯新品系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害发生较少,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结论】10个参试木薯新品系中,58-7、F124、F200和43-3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和优良品质,在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适时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开展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南疆果林间作花生品种的选择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果林间作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间作下花育22号和花育33号鲜果产量分别为1 023.66kg/667m~2和1 603.11kg/667m~2,而与扁桃间作下花育22号和花育33号鲜果产量分别为435.32kg/667m~2和627.66kg/667m~2;2个花生品种在红枣、扁桃树间作下花生品质差异不显著。红枣间作下花育2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扁桃间作下花育33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朱霞  杨佃志 《北京农业》2012,(15):20-21
通过对气象因素与花生产量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提出针对花生生产的农气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和策略。通过对花生各生长期的所需的基本气象条件作为切入点,以山东省泰安地区为例,对气象因素与花生产量的相互影响关系主要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9项举措,为更好地提高花生生产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施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合施用时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花生接种根瘤菌后平均增产11.04%,单独施用钼、磷、氮化肥后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94%、6.85%、4.80%,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分别配合施用后比单施菌肥依次再增产2.95%、6.15%、3.65%.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成就。贵州省两系优质稻米品种示范种植不仅使稻农增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两用核不育系及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可协调杂交水稻品质和产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