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就业体制和政策的改革,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问题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点。本研究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切入视角,通过对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得出如下结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相应就业政策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去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多利用社会资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着重参考用人单位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文章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指出高职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广开就业渠道,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打造完美的高职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推行学长制的对策,探索高职就业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等林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指导"课是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该文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该课程面临着精品教材缺乏、课程定位不准、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等林业院校应从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体制、稳定师资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年提高。文章从高职生就业意识调查出发。分析高职生就业意识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探讨就业指导的新思路,以期对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采取社会化方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当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具体表现为整合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资源,实现就业指导主体的社会化;发挥校友和学生家庭的作用,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社会化;注重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就业指导内容的社会化;重视就业指导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平台的社会化。我国高等林业院校要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社会就业指导力量,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整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实习资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就业适应力;着力增强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的社会化功能,提高学生就业的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锚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核心。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运用职业锚理论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等对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实行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高等林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以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目标、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为主线的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并在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体系、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目前我国设立法语专业的院校和毕业生都快速增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高职院校的法语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如何使法语专科毕业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以中国对非洲国家政策为出发点,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高职类法语专业发展重获活力的4条建议:就业目标增加中国企业非洲事务部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非洲法语的视听课和关于非洲文化课程;聘请具有法国高等教育文凭的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外教;从非洲国家寻找相对合适的对外交流学校。以期为其他专业高职院校的小语种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需要农林院校必须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日常管理实现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和专家法构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150名大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24个二级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性别、专业、生源地、政治面貌、学生身份、社会实践等不同维度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分别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和高校的角度提出提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夯实基础知识与加强专业技能、主动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等,高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5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多角度的测查和分析。其结果对帮助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以及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喜峰 《绿色科技》2021,(5):234-236
指出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此将高职学子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在进行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要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继而进行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最后实施了开展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希望通过探索与反思,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现今人力市场的生力军,对于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造就了高职类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社会在近些年不断提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度。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率尤为重视,学校的教育成败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率。学生在高校毕业后步入社会"就业",就业与学生、高校、社会三者息息相关。选取H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学生就业能力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分别对学生与用人企业实施了问卷调查,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合,从而对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就业能力现状有所了解针对存在的就业能力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继而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发挥出积极作用。概述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分析化学》和思政理论同行可以构成协同效应,探索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在高职院校电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过分注重电脑操作技巧,忽视艺术设计理论的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电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围绕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路径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为达到良好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可采用传统的学徒制教育方式,并基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改进,《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书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角度,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书作者为赵有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40511222。该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过于强调新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为当前高职院校汽车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提出了高职汽车专业融入素质教育所面对的问题,从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岗位分析,学生日常管理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丰富课外活动和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意识问题,诸如劳动合同意识不强、法律维权意识淡薄、违法意识存在盲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正确就业法律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行业企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基于广泛的市场调研并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园林类专业"1+3"创新型技能人才分层培养模式,即采用"校内课程模块+实际工程项目训练、职业技能大赛集训和实战、顶岗实习就岗就业等3种培养途径"模式分"普才""专才""优才""精英"4个层级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同时,在实施"1+3"创新型技能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同步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为培养园林领域的专项技术能手和技能精英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内化行业标准,建设项目化课程,强化校内课程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二是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实战教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重视对技能大赛的指导,以赛促学,以赛带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四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顶岗实习机会,落实"就岗就业",加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锻炼。经过几年的实践,"1+3"创新型技能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丰富了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二是为高职院校与园林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三是促进了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屡获各类技能大赛奖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专业认同感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逐年提高;四是增强了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表现为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等人才培养质量不佳的现状。改变现状的对策是要变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基于此,结合经济新常态下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变化,分析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了机械设计岗位的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关系,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