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民和县川水地区奶牛进行了随机抽样,共抽检血清样品550份。按照国家通用的检测标准,对所抽样品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选,把检出的阳性血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确定,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出阳性数为28份,阴性522份,阳性率为5.1%;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数为20份,阴性527份,可疑3份,阳性率为3.6%。检测结果表明民和县的奶牛仍然存在布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水牛伊氏锥虫IgG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比较。检测160份伊氏锥虫疫区水牛血清160份,Dot—ELISA和IH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和53.75%;其中42份虫检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种试验的一致率为95.63%。两种试验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8842)。10份非疫区健康水牛血清两种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用一株抗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和布氏锥虫共同抗原(与泰氏锥虫等抗原无交叉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TcA)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用以检测人工感染兔,于感染后8~10天TcA转阴;如不治疗直至观察期结束持续阳性;治疗后一周即转阴。用以检测疫区36份虫血症阳性水牛血清,25份阳性(69.44%);16份虫血症阴性、IHA阳性水牛血清,3份阳性;25份虫血症和IHA阴性水牛血清,全部阴性。  相似文献   

4.
2010-2012年期间,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对采自海北州所属4县的部分牦牛血清进行了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结果在3351份牦牛血清中,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94份,阳性率2.8%;另从采集的6303份牦牛血清样品,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388份,阳性率6.15%.表明,海北州的牦牛群中存在衣原体病和布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某规模化猪场仅进行了猪瘟的常规免疫,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现象严重。采集的154份血清样品其中母猪血清样45份,仔猪血清样109份)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温抗体水平,结果母猪血清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2.22%,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6.67%,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59%;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衣原体病、弓形体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0,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用试管凝集由氏杆菌病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虎红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对3607份来自格尔木地区牛、羊、鼠兔、旱獭、田鼠和小家鼠的血清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用虎红平板检出阳性血清66份,血清阳性率为1.83%;用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4份,阳性率为0.39%,说明在格尔木地区的野生动物群中存在布氏杆菌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关中地区鸡场的生产状况及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现状进行调查,随机选取20个鸡场,采集血清305份,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鏊定,并进行分离菌株药敏和动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严重,阳性率为29%,其中父母代鸡场4个,血清65份,阳性率为20%,商品代鸡场16个,血清240份,阳性率为31%,商品代鸡场比父母代鸡场阳性率高出11%;咸阳、杨陵阳性率为24%,而宝鸡为31%,武功为35%。分离菌株对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头孢噻肟高敏,用以上高敏药物对患病鸡群进行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黔东南州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采集了4个县的部分规模养羊场血清共1461份(A县541份、B县410份、C县368份、D县142份),先用琥红平板试验进行检测,将检出的阳性血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定.结果:A县阳性数43份,阳性率为7.94%,B县阳性数99份,阳性率为24.14%;C县阳性数45份,阳性率为12.23%;D县阳性数12份,阳性率为8.45%.根据检测结果,对检出的阳性羊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家畜生态》2011,(6):80-81,123
采用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对360份绒山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在绒山羊的血清样品中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8份,布氏杆菌病的血清阳性率为2.22%;检出弓形虫15份,弓形虫病血清阳性率为4.17%;检出衣原体23份,衣原体病血清阳性率为6.39%。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南平市延平区猪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态,分别从该地区12个乡镇随机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每个猪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共采集360份样本。先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选,再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复核。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共检出阳性血清样本54份,阳性率为15%,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均无阳性血清样本,表明延平区的猪场未存在布病感染的风险,在3种检测方法中,RBPT操作简单、灵敏性高,但假阳性率高,而ELISA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7,(1)
为了解济宁地区猪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态,从该地区随机选择5个猪场,采集600份血液样本,以上猪场均未免疫猪布鲁氏菌病疫苗。先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选,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核。结果表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共检出阳性血清样本13例,阳性率为2.17%;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血清样本12例,阳性率为2.00%,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符合率为92%;ELISA试剂盒检出阳性血清10例,阳性率为1.67%,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符合率为77%。结论为:济宁地区的猪场存在布病感染,种猪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肥育猪和仔猪,并且在3种检测方法中,RBPT最敏感,而ELISA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来自青海省互助县某羊场的19份母羊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弓形虫和衣原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5.3%;未检出布鲁氏菌和弓形虫的阳性血清.流产胎儿瘤胃液,经PCR检测,为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我国部分省市犬感染布氏杆菌的情况。用血清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OIE标准间接酶标试验(i-ELISA)初筛,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核,对SAT判定为阳性血清所对应的脾脏或新鲜全血进行布氏杆菌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4 750份犬血清中60份为阳性(29份检测到粗糙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2份、农区4份、城区23份;31份检测到光滑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19份、农区2份、城区10份),个体阳性率为1.26%(牧区6.69%,农区1.53%,城区0.84%);3份脾脏和1份新鲜全血经接种培养后,从1份全血中分离到1株菌,经AMOS-PCR方法鉴定为犬布氏杆菌。试验结果表明,调查的部分省市均有犬感染布氏杆菌,牧区个体阳性率最高、农区居中、城区最低,且存在粗糙型和光滑型布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对两个规模化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猪细小病毒病(PPV)、猪乙型脑炎(JBEV)和猪伪狂犬病(PrV)血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血清样本67头份,结果检出PPV抗体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41.79%;JBEV抗体阳性血清18份,阳性率为26.87%;PrV抗体阳性血清19份,阳性率为28.63%;但两个规模化猪场的PPV、JBEV和PrV阳性率不一致,甲猪场的PPV、JBE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51.2%、30.2%和39.5%,乙猪场为25.0%、20.83%和8.32%。对3种病毒阳性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测定,其抗体滴度在甲猪场均不高于1:16,乙猪场不高于1:8。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重庆市犬和猫弓形虫感染及流行情况,采集重庆市渝北区猫血清76份,重庆18个区县的犬血清789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76份猫血清中阳性5份,阳性率6.58%;789份犬血清中阳性159份,阳性率20.15%,其中城市宠物犬432份,阳性率12.04%,农村家养犬357...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五种猪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1年10月至2002年7月对来自陕西省38个养猪场,户的191份猪血清分别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乳胶凝集试验以及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141份,阳性率为73.8%,其中检查猪伪狂犬病的88份血清,阳性66份,阳性率为75.0%;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5份血清,阳性2份,阳性率为40.0%,检查细小病毒感染的16份血清,阳性8份,阳性率为50.0%;检查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72份血清,阳性63份,阳性率为87.5%,检查猪瘟的15份血清,阳性8份,阳性率为53.3%。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近几年贵州省各地区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与温度、海拔高度等环境地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9个地州市采集4 058份(牛1 932份,羊2 126份)血清样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血清阳性检出率,牛为14.44%,羊为3.77%;试验管凝集试验的血清阳性检出率,牛为7.66%,羊为3.17%。与后者相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牛、羊血清的敏感性均为100%,对牛血清的特异性为92.66%,符合率为93.22%;而对羊血清的特异性为99.37%,符合率为99.39%。对不同饲养方式牛羊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总体趋势表现为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农村散养户;羊:规模养殖场>农村散养户>养殖小区。通过偏相关分析环境因子与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关系为年平均温度与布氏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海拔高度与布氏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刚察县的3123份不同动物血清进行布病抗体监测,结果检出5份血清学阳性,阳性率为0.16%。  相似文献   

20.
应用体外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可溶性抗原Ⅰ、抗原Ⅱ和代谢抗原.经测定,其蛋白含量每毫升分别为6.5mg、7.4mg和7.1mg.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结果表明,抗原Ⅰ出现22条区带,抗原Ⅱ21条区带,代谢抗原28条区带,对照的伊氏锥虫琼脂免疫扩散抗原14条区带.经分析,泰氏锥虫抗原和伊氏锥虫抗原有4条区带在同一迁移率上.琼脂免疫扩散反应中,3种泰氏锥虫抗原均与相应免疫兔血清发生沉淀反应,抗原Ⅰ出现1条致密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出现2~3条沉淀线,抗原效价为1:4~16.免疫电泳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抗原Ⅰ与免疫兔血清出现1条弧形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与免疫兔血清出现了3条弧形沉淀线.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泰氏锥虫自然感染牛血清效价为1:20~40,免疫兔血清为1:1280~5120.所制泰氏锥虫抗原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血清也能很好地发生交叉反应,3份伊氏锥虫病马血清和3份伊氏锥虫人工感染兔血清血凝效价分别为1:10~40和1:8~1024;5份媾疫马血清有4份血凝效价为1:20~320.4份环形泰勒虫病牛血清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