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虾夷扇贝育苗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虾夷扇贝(Peceten yessoesis)是一种大型冷水性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成效益好.自1980年引进我国后已在辽宁、山东展开大规模的育苗及养成.由于近年来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牡蛎等浅海贝类养殖效益极不稳定,虾夷扇贝的育苗与养成越来越引起重视,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虾夷扇贝室内人工育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虾夷扇贝控温育苗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sis)为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北部和俄罗斯的千岛群岛南部水域。1980年,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引入后,已在辽宁、山东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育苗与养成。虾夷扇贝是目前我国常见经济贝中个体最大、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由于近年来海湾扇贝、描孔扇贝等浅海贝类养殖品种经济效益极不稳定,虾夷扇贝的育苗与养成越来越引起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虾夷扇贝苗种生产的经验,将虾夷扇贝控温育苗的技术报告如下:1 亲贝的选择与运输 最好选择10cm…  相似文献   

3.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北方有许多大型贝类育苗场,利用率较低,这些贝类育苗车间主要在春季进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育苗。由于贝类育苗行业竞争激烈,各育苗单位为了追求效益、降低成本,逐渐开始综合利用贝类育苗车间,由单一扇贝育苗转为牡蛎、魁蚶、海参等育苗加以综合利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鲍育苗的效益高。2004—2005年,笔者利用贝类车间4月底以后的闲置时间,进行了杂交鲍的人工育苗及中间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贝类育苗车间的特点及调整1.1贝类育苗车间的特点贝类育苗车间具有池子水深、池子大,光线弱的特点,其他如供水、供气、供暖等系…  相似文献   

5.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6.
亲贝培育是扇贝育苗的基础,亲贝培育好坏,影响亲贝生殖腺发育的程度,并影响获卵的质量,影响育苗生产。因而若想育苗的顺利进行,抓好亲贝培育是重要环节;虾夷扇贝属于低温贝类,它的培育有其特殊要求,实践证明,抓好虾夷扇贝亲贝培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北方有许多大型的扇贝育苗场,利用率较低,这些育苗车间主要在春季进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育苗。由于扇贝育苗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育苗单位已经开始综合利用扇贝育苗车间,由单一扇贝育苗转为多品种的育苗,而牡蛎育苗正好可以在扇贝育苗结束之后进行,这将可以充分的利用扇贝育苗车间。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洋贝类,广东称蚝、福建称蛎房、江浙称蛎黄、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继1982年对从日本引进的虾夷扇贝在我国首次人工育苗试验成功以来,1984年又采用本所人工育苗养成的第一代二龄贝做亲贝釆苗成功,从而证明虾夷扇贝在我国延续后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养殖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景山 《水产科学》1999,18(1):44-46
在辽宁省浅海浮筏养殖生产中,以扇贝类的养殖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栉孔扇贝是本地种,其养殖用种苗除部分由室内全人工育苗提供外,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与引进种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相比,栉孔扇贝种苗来源简便、数量充足、价格低廉,是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以...  相似文献   

10.
为利用海洋中贝类幼虫资源,优化虾夷扇贝、紫贻贝采苗技术,在旅顺黄海沿岸虾夷扇贝采苗海区投放贝类采苗器,位置距离水面分别为2、3、4、5、6、7、8、9和10 m,共设9组;贝类采苗器投放40 d,观察2~10 m水层虾夷扇贝及紫贻贝附苗数量,研究贝类采苗器投放水层对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附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设定水深范围内,虾夷扇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多,6 m以下水层虾夷扇贝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贻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5 m以上水层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5 m以下水层附着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采集贻贝苗种利用5 m以上水层效果好,尤其是2~3 m水层,如果采集虾夷扇贝苗种可以利用6 m以下水层。  相似文献   

11.
李鲁晶 《海洋渔业》1996,18(4):150-152,149
附着最佳投放时间的确定是虾夷扇贝育苗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一个生产性试验,即在虾夷扇贝育苗中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2、6、8天,分三个批次分别投放附着基。依据不同批次的附着基上幼虫的附着量、变态与发育生长情况,得出虾夷扇贝育苗中附着基的最佳投放时间为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3 ̄4天,并对其机理及虾夷扇贝育苗的生产工艺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为材料,建立4个试验组合: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正交组合)、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反交组合)、虾夷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自交组合)、栉孔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自交组合),分析各试验组合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生长及存活、附着变态率、海区保苗率以及养成阶段生长与存活等性状。试验结果显示:4个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分别在97%、89%以上,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期,反交组合的日平均增长量、眼点幼虫规格较栉孔扇贝自交组合分别提高9.03%、3.74%,正交组合的日平均增长量、眼点幼虫规格较虾夷扇贝自交组合分别提高5.02%、4.32%,组合间的幼虫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4个组合的附着变态率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组合的海区保苗率较虾夷扇贝自交组合提高5.13个百分点;在养成期,反交组合的生长速度、月增长量较栉孔扇贝自交组合分别提高7.41%、7.45%,正交组合的生长速度、月增长量较虾夷扇贝自交组合分别提高17.37%、17.36%,反交、正交组合的存活率较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组合分别提高5.85、18...  相似文献   

13.
1 虾夷扇贝苗种培育现状 我国虾夷扇贝育苗始于1980年,大连水产学院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亲贝进行育苗。烟台市于1982年12月,在蓬莱市原马格庄海珍品增殖站,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引进日本虾夷扇贝亲贝24个进行试验。1987、1988年在北沟镇养殖单位进行虾夷扇贝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4.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适应能力强,分布广,主产区为浙江舟山海域。近几年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在北方获得成功。现将常温人工育苗技术简介如下:1育苗车间选用贝类人工育苗车间,在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结束后即可进行厚壳贻贝的常温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5.
<正>虾夷扇贝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因其具有生长快、贝柱肥大、味道鲜美等优势,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增养殖生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辽宁、山东等地的主要贝类增养殖品种。但在持续多年的育苗与养殖热潮后,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育苗难度大、苗种生产效益不稳定、出池稚贝质量差、稚贝保苗率低、养殖扇贝大量死亡等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科研与生产的实践中,从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与技术探索。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除了与近海水域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学》2006,25(8):396-396
虾夷扇贝属于冷水性双壳贝类,我国原来没有该种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种,通过20多年的研究,完成了适应我国虾夷扇贝产业化发展的苗种繁育、中间育成、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等技术,并将这一成果迅速推广。虾夷扇贝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黄海北部海水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自引种成功以来,虾夷扇贝增养殖业中所需苗种均来自人工生态培育,苗种的质量和数量均不稳定,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从2004年开始,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掌握虾夷扇贝繁殖生物学、繁殖生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沿岸海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虾夷扇贝为品质优良的冷水性双壳贝类,原产于日本北部沿海。在日本,虾夷扇贝海区于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试验性采苗,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采苗技术,目前全日本虾夷扇贝的增养殖苗种全部依赖天然采苗。虾夷扇贝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其苗种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育苗。随着增养殖规模的  相似文献   

18.
持续发展虾夷扇贝的健康增养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是扇贝家族中的优良增养殖品种之一,以其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该种原产于日本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沿海水域,是冷水性双壳贝类。日本是虾夷扇贝生产大国,2003年生产量达6.01×105t,作为单一品种,在鱼虾贝藻中产量位居第一[1],这是近30年来大力发展虾夷扇贝健康增养殖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虾夷扇贝主产地北海道、青森县、宫城县等海区曾经发生大规模死亡。如青森县陆奥湾是全日本虾夷扇贝产量最高的养殖基地,1973~1975年死亡率分别为30.7%、55.7%、56.9%,损失惨重[2]。面对这一…  相似文献   

19.
张景山 《水产科学》1999,18(3):46-46
虾夷扇贝(peclenyessoesis)属冷水性贝类,适温范围是5℃~20℃,最适温度10℃~18℃。23℃以上的持续高温将引起大量死亡,5℃以下将延缓生长或停止生长。在大连地区现有的虾夷扇贝养殖方法中,最易被忽视的是在冬季分苗和夏季倒笼过程中,使...  相似文献   

20.
虾夷扇贝高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虾夷扇贝育苗一般在1~4月份,正是比较寒冷冬季,室内育苗的成功率较低,由于海水温度较低,海上稚贝的保苗率也很低,有的甚至为零。为此我们近几年在虾夷扇贝育苗中,通过种贝蓄养、幼虫培育、下海保苗等措施入手,探索一套虾夷扇贝稳产高产育苗技术,并于2001年春在文登市北海综合育苗基地,取得单位水体平均出商品苗近100万粒(5毫米)的较高记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虾夷扇贝种贝购于大连长海县海区,2~3龄,大小10~16厘米,共260个雌贝,20个雄贝。2.育苗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