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奇经八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是别行奇道的经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任督经穴主治范围广泛,六条奇经虽无本经专属经穴,但其病证可以通过交会穴体现出来,运用八脉交会穴位,可扩大正经的主治范围,丰富针灸的施治内容。  相似文献   

2.
1选穴原则 穴位的主治各不相同,一穴可治多种疾病,一种病又可选用多个穴位相互配合。针灸治病应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临证经验,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选取一定的穴位,组成针灸处方施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主穴的选穴原则如下:①局部选穴。在患病区内选穴,例如,眼病选太阳穴,浑睛虫病选开天穴,舌肿痛选通关穴,低头难选九委穴,蹄病选蹄头穴等。阿是穴的选取也属局部选穴。②邻近选穴,在病变部位附近选穴。这样既可与局部选穴相配合,又可因局部不便针灸而代替。例如,蹄痈选缠腕穴,腕关节炎选膝脉穴,尾斜选尾端穴等。③循经选穴。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选取穴位。如脏腑有病,就在其所属经脉上选取穴位。如心经积热选心经的胸堂穴,肺热咳喘选肺经的颈脉穴,胃气不足选胃经的后三里穴等。④随证选穴。主要是针对全身疾病选取有效的穴位。例如,发热选大椎、降温穴,腹痛选三江、姜牙、蹄头穴,中暑、中毒选颈脉、耳尖、尾尖穴,急救选山根、分水穴等。以上几种选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互相配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司牧安骥集》中马的穴位所在位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穴位主治,运用人体穴道转位法,从理论上综合分析,发现《司牧安骥集·六阴六阳之图》中眼脉等穴所属经脉有差异,拟修正为眼脉后肢少阳胆经、同筋前肢少阴心经、膝脉前肢太阴肺经、前蹄头阳明大肠经、后蹄头阳明胃经、曲池太阴脾经、前劳堂(明堂)前肢厥阴心包经、后劳堂后肢厥阴肝经以及尾本督脉经。  相似文献   

4.
李英福 《中国蜂业》2009,60(2):34-34
中医的针灸是通过用“针”按人体经脉走向,在经络的穴位或阿是穴处进行操作,刺激经络产生物理功能,使经脉及气血畅通,调节人体失衡,气血不畅带来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委中穴,又名血郄、郄中、委中央等名,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之一,因其位于窝中央,委曲之处,故名委中,是足太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土穴。其定位是在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肌腱之间,微屈膝取穴(如图所示)。揉按此穴常有酸胀之感。委中穴在蜂针临床中极为常用,对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委中穴为膀胱经的穴位,处于血管丰富之处,是治疗局部膝关节病变的要穴;膀胱经自腰背而来的两条支脉,皆下行会于委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委中穴对腰背疾病有一定疗效,故前人《四总穴歌》有“腰背委中求”之说。[解剖]在窝正中,有筋膜,皮下有股静脉,…  相似文献   

6.
浅析涌泉穴     
近年来,社会对于针灸保健的需求逐步加大,日常腧穴保健已然成为公共养生的重要途径,涌泉穴是常用穴位之一。本文针对涌泉穴的腧穴定位、解剖位置、针刺层次、操作、穴位理论、主治及其原理、腧穴配伍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关穴(SJ5)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出自《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外关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本穴为临床常用穴,单用或配合它穴应用均可,常配合足临泣穴,上下相配,主治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畜禽疾病,是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理性能选用相应的穴位和药物,并将药液注入穴位内,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调动畜禽机体的功能,改善病理状态,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畜禽疾病之目的。文章先概述兽医针灸技术的内容,并重点介绍水针(穴位注药)疗法,包括针具、药液、选穴、操作、应用、注意事项等,以及常用穴位,同时列举应用病例,供动物疾病水针治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门穴(BL12)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别名:热府;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激光针灸(laser acupunchture)也称激光穴位照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与传统的兽医针灸相结合,利用激光的微细光束照射穴位,对穴位进行有效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新型针灸方法,又称为激光穴位刺激疗法。与传统针灸相比,激光针灸既能达到针灸治疗的效果,还具有无痛、无菌、安全、易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2]。1激光针灸的生物效应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及激光在各个领域应用的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禽流感病毒高通量快速检测的需要,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各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使用该方法与农业行业标准NY/T772—2013中的禽流感病毒RT-PCR方法同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耗时短、特异性好,检测下限达10-4 ng/μL,与传统的RT-PCR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实现对禽流感病毒的安全、特异、快速、灵敏、简单、高通量检测,从而弥补了现有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持鱼类健康并为养殖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通常在养殖鱼类饲料中使用免疫增强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疾病抵抗力。对多种鱼类的研究发现,饲喂β-葡聚糖能提高其免疫应答、对细菌与病毒的感染和环境压力的抵御力。因此,β-葡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集约化养殖的今天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β-葡聚糖调节鱼类免疫的机制以及影响β-葡聚糖生物活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水产养殖中β-葡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试验,评估小麦-大麦和玉米浸泡后或干日粮添加植酸酶对植酸含量和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试验1中,小麦和大麦以1:1混合或小麦-大麦-玉米以1:1:2混合后浸泡0、2、4、8和24 h,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中添加1250 FTU/kg植酸酶。结果显示,日粮类型与浸泡时间对植酸盐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植酸盐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小麦-大麦日粮和玉米日粮,植酸降解K值分别为8.7、15.8、24.4和303.4 h。小麦-大麦日粮或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后,植酸盐含量的估计值提高0.17、0.34、0.42和0.5 g/kg,显示出非加性效应。在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时,较单独浸泡的玉米植酸盐的降解高0.15、0.30、0.42和0.49 g/kg。试验2选择24头仔猪,每窝均重为(47±2)kg,猪被关在代谢笼中,饲喂试验1中的4种日粮,为期12 d(5 d预饲期,7 d样品收集期)。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最高,其次是小麦-大麦日粮组、小麦-大麦-玉米日粮组和玉米日粮组(P <0.05)。玉米日粮中磷表观消化率较小麦-大麦混合日粮低27%(P <0.05)。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较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13%(P <0.05)。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较玉米日粮提高14.6%。综上所述,小麦和大麦中存在的植酸酶是非特异性的,其与玉米以1:1:2混合浸泡后可以降解植酸磷。因此,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浸泡后对植酸的降解水平不具有加性效应。用混合日粮饲喂猪,磷表观消化率也无加性效应。因此,在制定猪日粮配方时需要考虑磷消化率值非加性,以保证磷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外源腐胺与亚精胺提高假俭草低温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外源多胺对低温胁迫下假俭草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假俭草耐寒性的影响,本文测定分析了外源多胺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假俭草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0.1mM浓度的外源腐胺与亚精胺显著降低假俭草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并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多糖、脯氨酸、腐胺、亚精胺与精胺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证实了外源多胺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假俭草叶片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轻组织在低温胁迫下的伤害程度,这为草坪养护过程中使用外源多胺物质提高假俭草耐寒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与舍饲彭波半细毛羊采食牧草、血液及被毛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试验选用1.5岁左右彭波半细毛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GZ)和舍饲组(IF)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牧草矿物质元素,除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为绿麦草>冬季天然牧草。冬季天然牧草磷、镁、硫、铜、锰、锌和硒及绿麦草镁含量低于正常范围。(2)舍饲组血清钙(P=0.026)、硫(P=0.030)、铜(P=0.011)和钼(P=0.014)含量高于放牧组,镁(P=0.090)、铁(P=0.071)、锌(P=0.083)和碘(P=0.066)含量有增高的趋势;其被毛钙(P=0.003)、磷(P=0.006)、镁(P<0.001)、铁(P=0.022)、锰(P<0.001)和碘(P=0.012)含量均高于后者,铜含量有增高的趋势(P=0.068)。在血液和被毛中,放牧组血清铜、锰及被毛铜、锰和硒含量及舍饲组血锰及被毛锰、硒含量均低于推荐值。以上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冬春季放牧彭波半细毛羊钙、铁、钼和碘充足,但磷、镁、硫、铜、锰、锌和硒缺乏或不足;舍饲(以谷物为主的精补料+绿麦草干草)能有效解决磷、镁、硫、铜、锌和硒的缺乏问题,但锰仍需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在国内外常引起食源性疾病。为解决食源性疾病中的微生物检测问题,本研究将免疫磁珠技术和ATP发光技术联合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选择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检测对象,建立快速检测这3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富集及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在显著缩短预增菌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免疫磁珠的富集作用获得与常规增菌时间同样的效果,样品中的微生物浓度增加了10倍,大大提高了样本检出率,缩短了检测周期。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富集后联合ATP发光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和低廉的优点,可用于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感、胴体特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1.8±3.45)kg的三元猪768头,试验采用2×4多因素方差设计,共2个脂肪水平(低脂和高脂),4个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水平(0 mg/kg,400 mg/kg粒度为320μm,15μm和50 nm的吡啶甲酸铬),其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试验共开展42 d。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试验21 d肥猪的日增重(P<0.05);高脂日粮较低脂日粮显著提高了该阶段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肥猪的屠宰率(P<0.05),吡啶甲酸铬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背膘厚度(P<0.05);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显著降低了稳态模型(P<0.05),而高脂日粮显著提高了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标(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中微米和纳米级吡啶甲酸铬可以改善育肥猪胴体特性。  相似文献   

19.
旨在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探讨氧化损伤可能的路径。本试验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以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培养24 h;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PDTC),以每个孔1 mL的PDTC(20μmol·L-1)孵育细胞24 h;H_2O_2组(H_2O_2),加入0.5 mmol·L-1的H_2O_2处理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ROS水平与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DTC可显著提高细胞的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6、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的mRNA表达量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I的值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核因子kappa B副族1(p50)、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Bcl-2)、v-rel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和环氧合酶(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H_2O_2可显著提高细胞的ROS水平和细胞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和LC3-II/LC3-I的mRNA表达量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p50、Bcl-2、RelA和Cox-1、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核因子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果提示,H_2O_2会引起C2C12细胞的ROS升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这与NF-κB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的作用相类似。  相似文献   

20.
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的消化道中寄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参与机体的养分代谢和稳态调节。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人们对家禽消化道菌群的类别、数量、分布及功能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在肉鸡消化道的分布情况和定植规律,并重点阐述了遗传、日龄、饲养环境和饲粮等关键因素对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以期为开展肉鸡肠道健康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