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观察云南松松塔乙醇提取物(PEA)、碱水提取醇沉物(PED)对H22肝癌小鼠的影响。将H22腹水瘤模型小鼠随机分组,灌胃给药,1次/d,治疗10 d。观察各小鼠一般状况及20 d内的死亡情况,计算生命延长率。建立H22实体瘤模型,分组及给药同前。给药第1天开始,隔天测量1次各小鼠肿瘤直径(mm),计算肿瘤体积;末次给药24 h后,取脾脏观察T细胞和B细胞刺激指数(SI)、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取瘤块,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PEA、PED各剂量组小鼠的生存质量较模型组提高,生命延长率最大分别为40.71%和51.33%;平均肿瘤体积较模型组显著减小,最大抑瘤率分别达50.06%和61.58%;T细胞和B细胞SI、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EA、PED各剂量组正常肿瘤细胞减少,坏死面积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结果表明,PEA、PED可以提高H22肝癌小鼠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与增强T细胞和B细胞转化能力,提高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FG)体外的抗炎机制,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用精氨酸双糖苷(AFG)的低、中、高(5、10、20 mg/L)三个剂量进行干预后,MTT法测定细胞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生成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量。结果表明:AFG的三个不同剂量对RAW264.7细胞无抑制作用(P0.05),各浓度给药组的NO、IL-1β、IL-6、TNF-α和PGE2含量与LPS刺激模型组相比较都显著降低(P0.01),推想AFG的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NO和PGE2等炎症介质释放,降低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含量而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自拟的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试验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紫黄散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扶正解毒散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给药后第8,10,12天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免疫抑制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共灌胃14 d,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检测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均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紫黄散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扶正解毒散,且以中剂量的紫黄散效果最佳。说明自拟紫黄散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旋毛虫感染诱导的宿主免疫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试验随机将100只Balb/c小鼠分成空白组、旋毛虫组、荷瘤组、旋毛虫+荷瘤组,每组25只。旋毛虫+荷瘤组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的第7天(试验第7天)接种小鼠肝癌H22细胞,荷瘤组与旋毛虫+荷瘤组小鼠接种肝癌H22细胞的时间相同。在试验第28天,荷瘤组和旋毛虫+荷瘤组均处死10只小鼠用于计算抑瘤率。在试验的第7,14,21,28,35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并收集脾细胞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小鼠脾脏中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荷瘤组相比,旋毛虫+荷瘤组的抑瘤率为62.65%(P0.05),旋毛虫感染有效抑制了H22肿瘤的生长。旋毛虫+荷瘤组IL-2、IFN-γ的表达量于第7,14,21天明显升高,与空白组和荷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旋毛虫+荷瘤组IL-4的表达量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说明旋毛虫感染早期诱导宿主产生Th1细胞因子IL-2、IFN-γ以及后期诱导宿主产生Th2细胞因子IL-4可能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桃金娘果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μg/g BW, 1次/d, 连续3 d, 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 模型组、黄芪多糖组、桃金娘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另设16只健康小鼠为正常组。黄芪多糖组每只小鼠按200 μg/g BW剂量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混悬液, 桃金娘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 μg/g BW剂量腹腔注射桃金娘果多糖混悬液, 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1次/d, 连续7 d。试验结束后, 分别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溶菌酶(LZM)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 桃金娘果多糖不同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尤以桃金娘果中剂量组最高, 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桃金娘果多糖不同剂量组IL-6、IL-1β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桃金娘果多糖低、中剂量组的血清IFN-γ、IL-2含量相较于模型组都有所提升, 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桃金娘果多糖高剂量组的IFN-γ、IL-2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桃金娘果多糖不同剂量组小鼠的POD活性和LZM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 < 0.05)。【结论】 桃金娘果多糖中剂量即100 μg/g BW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探讨乳酸菌发酵诃子对大肠杆菌诱导大鼠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构建了大鼠乳腺炎模型,并将126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未发酵诃子组、乳酸菌组、乳酸菌发酵诃子低剂量组、乳酸菌发酵诃子中剂量组和乳酸菌发酵诃子高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大鼠,将21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给药2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诃子高剂量组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为90.48%。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2 (IL-12)、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23 (IL-23)和白细胞介素-34 (IL-34)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给药组(P<0.01);与乳酸菌发酵诃子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2、IL-17、IL-18、IL-23、IL-34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 (IL-35)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乳酸菌发酵诃子低、中和高剂量组(P<0.01)。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诃子对大肠杆菌乳腺炎具有治疗效果,机制可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自拟中药复方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女贞子、菟丝子、熟地、蒲公英、甘草按一定比例配伍,制备水煎液(质量浓度为1 g/mL)。将8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和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免疫抑制模型组小鼠灌服蒸馏水(0.2 mL/只),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300 mg/只、200 mg/只、100 mg/只的复方水煎液,连续14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于给药的第1、3、5、7天皮下注射地塞米松(30 mg/kg体重)。试验第20天,将所有小鼠进行眼球采血,剖杀,称量体质量、胸腺重、脾脏重,计算胸腺、脾脏指数;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溶菌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复方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提高小鼠血清中IgG、溶菌酶、IL-2、INF-γ的含量;而对IL-4含量无显著影响。可以得出:自拟复方水提液能够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且这种调节作用与给药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探讨了“胚宝”的抑瘤功能。结果表明“胚宝”以1g/kg、2g/kg、4g/kg剂量给药10次,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生长,其平均抑瘤率分别为42.04%、39.15%、44.32%。与“胚宝”4g/kg剂量中所含各组分相同剂量的蚕胚、豆胚及虫草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27.52%、38.34%、21.56%。“胚宝”1g/kg剂量组明显优于单用各组分组,表明“胚宝”抑制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生长是各组分协同起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构建巨噬细胞验证模型,比较研究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taxifolin,TF)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体外抗炎活性。以1 mg/L的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一氧化氮)释放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PGE2(前列腺素E2)的含量变化;通过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情况。MTT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各剂量组没有表现出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同时,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细胞对NO、PGE2的释放(P0.01),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IL-1β、IL-6、TNF-α基因的表达,同时能够降低脂多糖诱导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且二氢槲皮素的抗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肿节风有效成分迷迭香酸对小鼠哮喘模型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试验将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迷迭香酸单药组、OVA哮喘模型组、迷迭香酸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采用ELISA方法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VA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IL-4、IL-5和IL-13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FN-γ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IL-4/IFN-γ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与OVA哮喘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显著抑制了IL-4、IL-5和IL-13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IL-4/IFN-γ比值(P0.05)。说明肿节风有效成分迷迭香酸具有抑制哮喘Th2细胞因子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料油菜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羔羊强度育肥效果,本试验选取2.5月龄的湖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试验组饲喂以油菜为主原料配制的FTMR日粮,对照组饲喂以青贮玉米为主原料配制的TMR日粮。预试期15d后称初试体重,正式期90d,每15d称重,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湖羊母羊采食量、体重和日增重在两种日粮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公羊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d后体重和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成本、活羊价格计算育肥收益,油菜FTMR日粮育肥湖羊公羊和母羊的收益都高于对照组。因此,饲料油菜FTMR日粮用于羔羊强度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硼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分别采用CCK-8、ELISA及q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硼协同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 A,ConA)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硼协同ConA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L-2的分泌量逐渐下降,IL-6的分泌量没有显著变化;IL-2、IFN-γ及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增加,IL-10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当硼协同LPS作用于脾淋巴细胞时,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显著促进了IL-2、IL-6的分泌(P<0.05);硼浓度为1,10,50 mmol/L时,IL-2及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LPS单独刺激组(P<0.05),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IFN-γ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结果说明低浓度的硼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起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硼则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且硼对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也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种生物进程,包括细胞分化和发育、免疫反应、凋亡等。microRNA-155是一个多功能的microRNA,研究发现microRNA-155在结核分支杆菌与巨噬细胞互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巨噬细胞是结核分支杆菌在体内的主要宿主细胞,结核分支杆菌与巨噬细胞互作的结果与结核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论文对结核分支杆菌与巨噬细胞互作中microRNA-155调控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杀菌能力等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猪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规律,并对其基因结构、生物功能和遗传方式进行初步鉴定。本研究以妊娠26、50和95天的猪胎盘组织为材料,利用RACE-PCR及RT-PCR技术克隆猪PLAC1基因及其不同转录本的全长序列,同时通过原位杂交验证其在胎盘中的表达模式。并检测猪PLAC1基因的序列变异。结果表明,猪PLAC1基因存在3种不同的转录本,3种转录本的CDS区完全相同,长525bp,编码174个氨基酸;组织表达谱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LAC1基因特异性表达于猪胎盘绒毛膜上皮细胞中,并在不同妊娠时期差异表达,妊娠50和95天PLAC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妊娠26天(P<0.01)。猪群中PLAC1基因的SNP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遵循半合基因的遗传方式。本试验结果为研究猪PLAC1基因在胎盘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西藏地区不同种植时间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西藏地区玉米青贮饲料制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西藏地区春玉米(3月种植,10月刈割)和夏玉米(6月种植,10月刈割)为材料,进行青贮饲料制作,青贮后的第7,14,30和60 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种植时间会影响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相比于春玉米,夏玉米青贮饲料中干物质含量、pH值、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更低,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与春玉米相比,夏玉米青贮饲料中变形菌门丰度更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LAB菌种的丰度更高。因此,夏玉米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美洲大蠊(俗称蟑螂)提取物CⅡ-3纳米粒对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纳米粒,并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2mL/10g),辅料组(灌胃空白纳米粒,40mg/kg,0.2mL/10g),阳性对照组(灌胃左旋咪唑,40mg/kg,0.2mL/10g),CⅡ-3组(灌胃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40mg/kg,0.2mL/10g),CⅡ-3纳米粒5个剂量组(灌胃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纳米粒10、20、40、80、160mg/kg,0.2mL/10g),各组连续给药15d后,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脏器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CⅡ-3纳米粒各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白细胞数量(P<0.05);能显著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胸腺指数(P<0.01);可显著提高其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和免疫力低下小鼠血清中IgG、IgM的含量(P<0.01),说明CⅡ-3纳米粒有改善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人工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通过大鼠DAI、CMDI、HS评分,结合血清IL-8、IL-17和结肠组织中EGF、MPO、TNF-α表达水平来评价康复新液对UC大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能降低UC大鼠的DAI、CMDI、HS评分,减少UC大鼠血清IL-8(P<0.01)、IL-17(P<0.01)和结肠组织中MPO(P<0.01)、TNF-α(P<0.01)的表达,增加组织EGF(P<0.01)的表达,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大鼠IL-8、IL-17、MPO、TNF-α的表达水平,提高大鼠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是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GABA)发酵饲料的优良益生菌。菌株生长的最佳初始pH为6.0,最佳温度为35℃。GABA生物合成的最佳pH为8.0,最佳温度为40℃。两阶段发酵调控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产GABA,GABA的产量达到5.98g/L,优化后GABA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53.39%。研究表明,两阶段分开控制菌株生长和GABA合成的pH和温度,能显著提高GABA的产量。该方法为用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对其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一株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Cel-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所产纤维素酶最适酶活温度为7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75℃下,保温120min仍能保持80%的活性。Zn^2+、Mn^2+、Ca^2+、K^+、Mg^2+、Fe^2+、Cu^2+均对酶活力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免疫毒性机理,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ZEA对趋化因子诱导的小鼠T细胞迁移效应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中与细胞黏附与迁移相关蛋白的变化。以ConA作为T细胞活化剂,以不同浓度ZEA(0、10、20、40μmol/L)染毒处理细胞后,Transwell法检测T细胞分别在CCL19、CCL21作用下的迁移效应,以及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迁移后CD4、CD8阳性T细胞所占比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细胞穿膜形态,Western blot检测T细胞迁移及细胞黏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ZEA可以分别降低CCL19和CCL21趋化的T细胞的迁移指数并扰乱迁移后CD4、CD8阳性T细胞之间的比例。此外,ZEA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CCL19和CCL21介导的T细胞穿膜效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40μmol/L的ZEA作用可下调T细胞迁移及细胞黏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ZEA可以抑制趋化因子介导的T细胞迁移效应,在这一过程中,黏附蛋白及迁移蛋白的表达均受到抑制,提示ZE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运动过程中黏附及迁移这两个环节,进而影响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