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冀酥’梨是以‘黄冠’为母本,‘金花’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果实近圆形,绿黄色,平均单果质量325 g,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液丰富,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2.5%。品质优,抗黑星病,丰产稳产,8月底9月初果实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美月’是以‘燕蟠’蟠桃为母本,以‘AT163’油蟠桃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的油蟠桃新品种。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147 g。果面全红,果肉白色,质地细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具有早熟、大果、耐贮运、抗裂果、不易流胶、丰产等优点。果实发育期93 d。  相似文献   

3.
袁德义  谭晓风  赵思东  段经华  张琳  邹锋 《园艺学报》2009,36(10):1547-1548
 ‘华丰’梨是以‘新高’梨为母本, ‘丰水’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S 基因型为S3 S9 , 在湖 南长沙地区9月上旬果实成熟, 果实扁圆形, 果皮黄褐色, 平均单果质量为331.82 g, 果肉脆嫩, 石细胞少, 风味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12.2% , 可滴定酸含量0.08%~0.19% , 维生素C含量0.0440~0.0528 mg·g- 1 , 耐贮运性好, 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晶玉’草莓是以‘甜查理’为母本,‘晶瑶’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草莓新品种。在湖北地区12月上旬成熟,果实长圆锥形或楔形,表面鲜红色;果实整齐,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1.5 g;果肉细腻,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8%,果实硬度为0.348 kg · cm-2。抗炭疽病,抗白粉病,平均产量30 000 kg · 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郭黄萍  郝国伟  张晓伟  杨盛 《园艺学报》2013,40(10):2083-2084
 ‘晋早酥’是以‘砀山酥梨’为母本,‘猪嘴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梨新品种。果实圆柱形,果皮黄色,平均单果质量240 g。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1% ~ 13%,耐贮藏。栽培适应性强,在山西晋中地区9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6.
孙清明  李春雨  刘应钦  易干军 《园艺学报》2016,43(Z2):2725-2726
‘仙龙水晶’火龙果是以‘白水晶’为母本,‘莲花红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植株生长较旺盛,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25 g。果皮淡粉色,鳞片数较多。果肉白色,肉质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4.5%,总糖10.4%,还原糖10.06%,可滴定酸0.18%。广州地区每年开花结果 10 ~ 12批次,丰产稳产,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岳华’是以‘寒富’为母本,‘岳帅’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15 g,最大325 g。果实鲜红色,条红;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中粗,汁液多,风味酸甜,微香,品质上等。果肉硬度11.9 kg · 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可滴定酸含量0.37%。果实发育期160 d,耐贮藏、抗寒性较强,较抗枝干轮纹病。  相似文献   

8.
 ‘玉霞蟠桃’是以‘瑞蟠4号’蟠桃为母本,‘瑞光18号’油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174 g,大果质量337 g;果肉白色,肉质硬溶,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含可溶性糖9.37%,可滴定酸0.18%,粘核。在南京地区7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20 d。自花结实,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9.
 ‘红袖添香’草莓是以‘卡姆罗莎’为母本,‘红颜’为父本杂交育成。果实长圆锥形或楔 形,平均单果质量26.5 g,最大果质量98.0 g,红色,光泽强,有香味,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 维生素C 0.485 mg · g-1,总糖4.48%,总酸0.48%,果实硬度3.159 kg · cm-2,抗白粉病。在北京地区日光 温室条件下1 月上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0.
‘华苹’是以‘金冠’与‘惠’杂交育成的优良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77 g。果实长圆形,果皮鲜红色,果面光洁,外观美丽,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汁液多,风味酸甜、微香,品质好。果实硬度7.1 kg · 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4%,可溶性糖9.60%,可滴定酸0.64%,维生素C 0.056 mg · g-1。在辽宁省辽西地区4月上中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40 d左右。较抗寒和抗枝干轮纹病,适宜在‘金冠’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绍兰  王玫  张晓菲  王成荣  王然 《园艺学报》2013,40(10):1887-1896
 研究了4种材质的果袋套袋处理对‘茌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hili’)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着果实的发育进程而增加;不同材质果袋影响糖增加的程度不同,套黄蜡纸袋的糖增加最少;转化酶(Ivr)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降低,套袋降低了花后75 ~ 90 d 和花后150 d 果实酸性转化酶(AI)活性,而对中性转化酶(NI)影响不明显;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而增加,套袋处理不同程度上降低了SPS活性,以套黄蜡纸袋最为明显,其次是套白蜡纸袋和无纺布袋,套塑料膜袋的大部分测试点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果实的发育,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SSs)逐渐增加,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SSc)逐渐下降,套袋对SSs活性影响在多数测定点差异不显著,但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SSc活性。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AIV1、AIV2、SPS1和SUS1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套袋降低了AIV2的相对表达量,降低程度套无纺布袋大于套塑料膜袋;推迟了果实中SPS1的相对表达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套塑料膜袋果的SPS1相对表达量在发育前期显著低于对照;影响了SUS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整个发育过程未见套塑料膜袋果有SUS1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套黄蜡纸袋果的SUS1相对表达量最大值较对照提前15 d,之后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及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于花后15 d 对果实套袋,观察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石细胞团分布,测定 石细胞、木质素及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以期探讨套袋对梨石细胞发育和 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下降31.6%,石细胞团数量减少28.0%, 石细胞团直径减小45.8%。木质素含量下降13.9%,木质素含量与石细胞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梨果实发育 的整个时期,套袋果实中PAL、C4H、4CL 和CAD 活性受到抑制,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肉桂酸、香豆酸、 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降低。套袋使木质素合成减少,石细胞发育受到阻碍。砀山酥梨果实木质素合成可 能主要是通过香豆酸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苹果果实套袋对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建立一定的源库单位,分析富士苹果套双层纸袋后果实库中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转化代谢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套袋45 d(盛花后90 d)后,果实中光合同化物山梨醇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未套袋的对照,但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低于对照;与糖转化代谢相关的蔗糖合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山梨醇脱氢酶(SDH)和淀粉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套袋降低了果实的库活力,减弱了调运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苹果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及光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探索套袋果实微域温湿度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套袋栽培技术。本试验中采用温、湿度自动监测仪, 研究了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和除袋方法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袋内微域温湿度及其果实表面温度。在一天中不同时刻除袋, 套袋果表面温度与气温和裸露果表面温度有所不同。除袋方法对果实温度有一定影响, 分次除袋更有利于果实对强光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黄金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金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过程中套袋黄金梨果实的糖含量、淀粉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果实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都有所降低,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而蔗糖舍酶、蔗糖磷酸合酶活性下降.因此,套袋可能通过影响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调控果实的生长发育、糖分积累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主栽品种紫花杧为试材,探讨不同果袋类型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套袋可大幅度降低采收果的果面流胶和雨水污染,极显著地降低果面虫伤率.套袋可改变采收时的果面颜色,但不同果袋类型间存在差异.后熟完成时,果面均为品种固有颜色,不因果袋种类而改变.套袋能促进果实后熟转黄和果色均匀,能显著降低炭疽病的病果率,但不同果袋对蒂腐病的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套袋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减轻果实失重.供试品种用外黄内黑复合纸袋套袋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果袋套袋处理的黄金梨和丰水梨为试材,对其套袋后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套袋越早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改善作用越明显,其单果重和可食部分减少的越多。套袋越早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以及果实石细胞含量下降的越多;而套袋时间越早,2种梨还原型VC和硬度增加的越多,但不同时期套袋对2种梨的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不同时期套袋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认为黄金梨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21~28 d,丰水梨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28~35 d。  相似文献   

18.
Sunlight influences many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in fruit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color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igments. The exposure to sunlight influences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fruit peel. With the aim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bagging of fruits on the mango peel color, anthocyanin and ex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covering fruits of red colored cv. ‘Lily’ with muslin cloth. The observations were recorded for fruits of control (non-bagged) and fruits developing in shade. In bagged fruits, the color of peel changed towards lightness and yellowness. The reduction in anthocyanin was observed up to 17 times in bagged and shaded fruits. We also observe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ll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in fruits under bagged and shaded condition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influence of bagging and shade on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and subsequent change in the color of fruit peel.  相似文献   

19.
 以白沙枇杷品种‘白玉’为试材,分析了白色单层、黄色单层、黄色双层和外灰内黑双层等4种纸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果实表面的光泽度。白色单层纸袋处理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而其他3种纸袋处理都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套袋还降低了果实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其中以外灰内黑双层纸袋下降最大。套袋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与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白玉’枇杷宜用透光性好的白色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20.
秋锦苹果苦痘病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套袋秋锦苹果为试材,测定了苦痘病果与健果不同部位矿质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元素含量果皮果肉,苦痘病果实的Ca含量低于健果,果皮中尤为明显;苦痘病果N、P、K、B含量及N/Ca、K/Ca、B/Ca、P/Ca均高于健果,N/K、N/P和K/P差异不明显;果皮不着色面Ca含量均低于着色面,而N含量均高于着色面。苦痘病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健果。果皮各矿质元素之间以及各矿质元素与SSC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