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66-1373
筛选45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 g/头)、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用药1~3 d,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健康奶牛10头)。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药前,血清中IL-2、TNF-ɑ显著降低(P0.01,P0.05),IL-4、IL-10显著升高(P0.01),Th1/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偏小(P0.01),用药后,高、中剂量组患牛日均产奶量,产褥期子宫炎发生率及产后180 d繁育性能指标与其相当(P0.05),血清IL-2、TNF-ɑ水平上升(P0.01,P0.05),IL-4、IL-10水平降低(P0.01),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其中,高剂量组Th1/Th2细胞因子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治愈率升高18.2%,19.7%,产褥期子宫炎发生率降低了9.1%,11.4%,归芎益母散中剂量组配种次数显著减少(P0.05),空怀时间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组空怀时间显著缩短(P0.05)。说明归芎益母散不仅具有调节患牛的子宫收缩和整体免疫机能的潜在药理效应,还促进滞留胎衣及早排出,降低受试奶牛继发感染产褥期子宫炎,有效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性能,还具有促进患牛泌乳的作用。调节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是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胎衣不下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性临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归芎益母散推荐有效剂量400 g/头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临床疗效。将纳入研究的193头血瘀型奶牛随机分为2组,其中药物对照组96头和归芎益母散组97头,以滞留胎衣排出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受试奶牛产褥期子宫炎继发感染率和产后180 d内繁育性能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归芎益母散的临床效果。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归芎益母散组中受试奶牛的首次给药72 h内滞留胎衣排出率提高(89.7%vs. 72.9%,P0.01),一次给药滞留胎衣排出率提高(70.7%vs. 50.0%,P=0.013),而给药次数减少(1.7±0.9 vs. 2.0±1.4,P0.05);产褥期子宫炎感染率降低(15.5%vs.24.0%,P0.01),同时可提高受试奶牛的繁育性能,包括产后首次配种时间提前(66.6±19.1 d vs. 78.7±25.6 d,P0.01),首次配种怀孕率提高(70.6%vs. 26.4%,P0.01),配种次数降低(1.8±1.3 vs.2.6±1.3,P0.01),产后180 d内总怀孕率提高(90.6%vs. 71.9%,P0.01),同时空怀时间缩短(87.3±42.7 d vs. 120.9±47.3 d,P0.01)。试验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归芎益母散推荐有效剂量(400 g/头)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可有效促进滞留胎衣排出,降低产褥期子宫炎的发生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牛的繁育性能,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选择20头健康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各组以0倍剂量(空白对照组)、1倍推荐剂量(400g/头,Ⅰ组)、3倍推荐剂量(1 200g/头,Ⅱ组)、5倍推荐剂量(2 000g/头,Ⅲ组)的归芎益母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连用3d。试验期间,监测分析受试奶牛的临床症状以及给药后0,4,7,14d的产奶量变化和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归芎益母散对受试奶牛的健康状况、日均产奶量和血液学生理指标均无不良影响(P0.05);在用药后4d,Ⅲ组奶牛的AST、BUN水平显著升高(P0.05),ALT、TG和CRE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在用药后7d,Ⅲ组奶牛的ALT、AST、BUN和CRE水平显著升高(P0.05),TG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用药后14d,与对照组相比,Ⅲ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归芎益母散至少以3倍推荐剂量口服给药对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1):98-102
为了探讨奶牛胎衣不下对子宫内膜先天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产后第1天和第7天,对9头胎衣不下的奶牛和10头正常分娩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每周收集子宫内容物进行需氧菌分离培养;在产后第1天和第7天,检测所有奶牛子宫内膜TLR1/6、TLR2、TLR4、TLR5、TLR9、NOD1、NOD2、CD14和MD2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无论奶牛有无胎衣不下,在产后21 d内大肠杆菌是子宫内容物中最常见的细菌;产后第7天与第1天相比,胎衣不下的奶牛子宫内膜TLR2、TLR4和CD14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正常分娩的奶牛在相同时间段上述受体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产后1周胎衣不下的奶牛子宫内膜TLR2、TLR4和CD14的基因表达减少可能与子宫感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奶牛分娩前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变化规律与胎衣不下的关系,选取怀孕后期荷斯坦奶牛35头,于分娩前1周、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5周采血,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实验中3头牛被淘汰,32头被检奶牛的NO、MDA和GPX的平均值分别为:(36.0±11.5)μmol/L、(2.7±0.6)nmol/L和(103.7±19.6)U/mL,血浆NO、MDA和GPX的平均含量在8头胎衣不下奶牛与24头非胎衣不下奶牛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在各周检查点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产复康预防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奶牛产前服用产复康中药散剂对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分为预试验和扩大试验。预试验将66头临产奶牛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各22头。从产前1d开始喂服产复康,添加量为试验1组每天200g/头、试验2组每天3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各项指标基本相似,且2个试验组较对照组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降低。说明每天200g/头的剂量可以达到促进子宫复旧和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6个奶牛场352头奶牛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方法、观测指标和预试验类似,产复康的添加剂量为每天200g/头。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分别下降9.92%和18.23%,产后85d妊娠率提高10.85%,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和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提前约10d。扩大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服用产复康可降低子宫疾病发病率,促进奶牛子宫机能恢复,使奶牛提早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对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变化角度研究衣滞康散防治产后奶牛胎衣不下作用.试验分为3组:产后健康组20例,胎衣不下组20例,胎衣不下用药组20例.用药组按1g/kg体重投喂衣滞康散,给药方法为产后1、2、3d每日1剂,共计3剂.于产后1、2、4、7、10d按设计指标采血、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喂服衣滞康散可显著改善产后气虚血瘀证.显著升高1、2、4、7d血液SOD含量(p<0.01或p<0.05);显著降低2、4、7d血液MDA含量(P<0.01或P<0.05);显著降低1、2、4、7、10d血液一氧化氮含量(P<0.01或P<0.05),农滞康散可显著改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的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对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差异α-烯醇化酶(enolase,ENO1)的分析验证,探讨ENO1在胎衣不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年龄、胎次、体重和泌乳量均相近的产后胎衣不下和产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各3头,分为两组,提取了胎衣不下组与胎衣正常排出组母体胎盘组织中的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筛选出差异蛋白,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其中差异表达量大的ENO1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胎衣不下组和胎衣正常组母体胎盘组织中ENO1差异表达量大且倍数较大,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ENO1在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中的表达量升高,t检验结果分别为P=0.015<0.05,差异显著;P=0.001<0.01,差异极显著。该基因参与机体的能量调节、免疫和纤溶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与奶牛胎衣不下密切相关,提示ENO1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奶牛血清硒、VE水平对胎衣不下的影响,根据安徽省益益乳业所属奶牛场配种记录,采集产前15d、8d及1d,产后1d、8d及15d的奶牛血样,分离血清,再根据生产记录,将血样分为胎衣排出组和胎衣不下组,用菲罗啉直接显色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样中血清硒、VE含量,以研究血清硒、VE水平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胎衣排出组相比较,胎衣不下组奶牛血清硒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血清VE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胎衣排出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胎盘组织中IL-2的含量检测,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免疫学机制。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胎衣不下组,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中的IL-2的含量。结果表明,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IL-2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说明胎盘组织中IL-2含量与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多由病原菌混合感染,若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致病菌,对该病的综合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的相关报道甚少,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论文对目前应用于其诊断的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近些年来世界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18年发表的奶牛乳房炎研究文献7 470篇,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该研究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作者合著网络、关键词热度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2017年期间,国际奶牛乳房炎领域发文量总体趋势不断上升,但在2004年、2006年、2007年和2014年发文量较前一年有下滑趋势;全球研究奶牛乳房炎主要国家及机构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核心作者大多集中在比利时、荷兰和美国,中国在该领域仍处于劣势;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乳房炎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机理、疫苗免疫和病原菌检测方法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及实验动物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可能会是未来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产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中SW的生物合成通路,可以为生物发酵获得大量SW用于抗肿瘤应用和疯草的脱毒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采用不同作用剂量的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在28℃,120r·min-1与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孢子悬液分别作用5、10、15、20、25、30min,选取生长良好的菌株接种PDA培养基,连续培养发酵24d,应用α-甘露糖苷酶活性分析法检测菌丝及发酵液中SW含量,评价其传代及产SW稳定性。联合使用玻璃珠、液氮破壁法预处理菌丝,选用真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原始菌株和突变株D4基因组DNA,经纯化、酶切、构建菌株DNA文库,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评价文库构建质量,利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进行突变株和原始株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经化学诱变成功获得1株突变株D4,利用MIRA软件对高通量测序序列拼接、组装,分别获得突变株D4和原始株相关基因组片段19、21条,经BLAST、GO分析,注释到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生物合成SW的关键基因SwnK、SwnH2、SwnH1、SwnR和关键酶putative amino acid transporter、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formate/glycerate dehydrogenase catalytic、saccharopine reductase-like protein,并结合KEGG数据库,预测了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产SW可能的生物合成通路。本研究为揭示Alternaria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生物合成SW机制作出了新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4.
研究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作用。用传统水煎法制备菪可轮蒲水煎液,用HPLC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中龙胆苦苷浓度,并用龙胆苦苷浓度标定复方药物浓度,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建立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测定浓度为0.0232mg/mL的菪可轮蒲水煎液,在感染前和感染后给药方式下,分别给予0.1、0.3、0.5mL药物时对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菪可轮蒲水煎液浓度为0.0464mg/mL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5mm,MIC值为0.0029mg/mL,经病理剖检、细菌镜检、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表明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预防组各组和治疗组各组小鼠死亡率依次为58.3%、41.7%、83.3%、66.7%、58.3%和91.7%。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且其预防作用较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塞内卡病毒A(SVA)作为一种新发病病原,致病机制仍不清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SVA感染PK-15细胞后能使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细胞凋亡。为了深入研究SVA诱导凋亡的情况,在验证SVA各蛋白真核质粒正常表达后,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方法检测SVA各蛋白诱导凋亡的情况,Annexin V-FITC/PI和Hoechst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和核凝聚程度,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分析SVA-VP1对凋亡通路中主要调控分子Caspase3、Caspase8和Bax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影响,发现SVA-VP1能够显著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和晚期凋亡,并且能够促进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及Bax蛋白和mRNA水平的上调。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SVA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致病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芹酚/凹凸棒石(CAR/APT)和香芹酚/氧化锌/凹凸棒石(CAR/ZnO/APT)替代抗生素类促生长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鸡19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8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100mg/kg土霉素钙(OTC)、0.1%CAR/APT和0.1%CAR/ZnO/APT的饲粮,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类促生长剂。结果表明:与OTC组相比,CAR/APT和CAR/ZnO/APT对肉鸡1~21日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OTC组21日龄肉鸡相比,CAR/ZnO/APT对胸腺和脾脏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法氏囊器官指数(P<0.05);CAR/APT对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胸腺和脾脏器官指数(P<0.05)。与OTC组21日龄肉鸡相比,CAR/ZnO/APT显著提高血清IgG含量(P<0.05),CAR/APT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OTC组21日龄肉鸡相比,CAR/ZnO/APT有提高空肠黏膜sIgA和IgG含量的趋势(P=0.055);CAR/ZnO/APT组空肠黏膜IgM含量显著高于CAR/APT组(P<0.05)。与OTC组21日龄肉鸡相比,CAR/ZnO/APT显著提高血清和空肠黏膜中T-AOC及血清CAT活性(P<0.05);CAR/APT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和空肠黏膜T-AOC(P<0.05);CAR/ZnO/APT组21日龄肉鸡血清和空肠黏膜T-AOC显著高于CAR/APT组(P<0.05)。结果表明,以0.1%CAR/APT或CAR/ZnO/APT替代饲粮中的OT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具有提高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作用,其中CAR/ZnO/APT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阳起石、菟丝子、淫羊藿对肾阳虚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肌肉注射氢化可地松制作了肾阳虚大鼠模型,并在3种药物治疗前后分别对体质量、脏器指数、子宫角长度、子宫中段外径、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阳起石、菟丝子、淫羊藿均能够显著增加大鼠的肝脏指数,提高大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及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其中阳起石与菟丝子对激素分泌的调节优于淫羊藿,而阳起石与淫羊藿对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优于菟丝子。结果表明,这3种药物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和激素受体的表达来改善肾阳虚动物子宫和卵巢的功能,且3种药物的疗效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D, PDGF-D)与绵羊尾型的关系,寻找可用的分子标记,同时对前期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在533只绵羊(湖羊、藏羊、杜泊×湖羊杂交羊)试验群体中,选取藏羊、湖羊两个品种各30个个体的血液样本,等量混合分别构建两个DNA混池,对PDGF-D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 000 bp扩增,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后,采用飞行质谱方法对检测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4.1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对PDGF-D基因SNP位点与尾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PDGF-D基因及其上下游1 000 bp共找到6个突变位点,其中rs5、rs27、rs28与尾长、尾宽及尾周长均相关,rs6、rs19仅与尾长相关,rs13与尾宽、尾周长均显著相关(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rs6~rs13之间存在强连锁;组合基因型与尾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CGG型个体无论是在尾长、尾宽还是在尾周长上,其平均值均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组合基因型,但在群体中的数量较少。结果表明,PDGF-D基因对绵羊的尾型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SNP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对于绵羊尾型选育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考虑将CCGG型作为筛选小尾绵羊的潜在分子标记,但是该基因型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可适当增强人工选育以扩大数目。  相似文献   

19.
利用Gateway技术和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山羊淋巴细胞信号活化因子SLAM稳定整合在Vero细胞基因组染色体上,建立稳定表达可增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复制的SLAM的Vero阳性细胞亚克隆,并验证阳性细胞亚克隆Vero/SLAM表达SLAM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及其对PPRV复制的增殖效果。分离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Total RNA,一步RT-PCR获得完整ORF的SLAM基因,采用BP及LR位点的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入门载体pDONR/SLAM并获得表达骨架pDEST/SLAM,与Packaging Mix pLP1、pLP2及VSV-G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SLAM复制缺陷型慢病毒样粒子,用其感染Vero细胞,杀稻瘟菌素抗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通过靶标基因扩增、间接免疫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技术、致细胞病变效应及Realtime RT-PCR等技术分别验证SLAM基因组整合、转录,SLAM蛋白表达、反应活性以及PPRV在表达SLAM阳性细胞亚克隆上的增殖效果。结果显示:SLAM受体基因被稳定整合在Vero细胞基因组染色体上,该受体蛋白表达于细胞周质,建立的细胞连续传代不丢失,接种病毒后致细胞病变时间由4~7d缩短为3.5d,TCID50·0.1mL-1由4.25增加为5.67,相对于正常Vero细胞,整合有SLAM的Vero细胞,由于表达了PPRV特异的细胞受体使PPRV对其易感性显著增强。成功建立一株稳定表达靶向增强PPRV复制的Vero/SLAM细胞:该细胞表达的SLAM具有明显增强PPRV复制的功能,不仅可以从细胞模型水平阐明增强PPRV复制的关键靶基因,也为PPRV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以及对机体的致病机制等提供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为更准确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猪非结构蛋白抗体变化规律,选取3种不同的试剂盒,分别检测接种O型口蹄疫病毒猪FMDV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试验数据表明,人工感染O型口蹄疫病毒猪最早在感染后第5天检测到非结构蛋白抗体,至第7天3ABC抗体全部转为阳性;3种试剂盒检测最早3ABC抗体与症状对应关系有差异,每两种商业试剂盒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A试剂盒显示出最大的灵敏度,而B试剂盒显示最高的特异性,C试剂盒的敏感性依可疑样品的处理方式而变化,因此对3种试剂盒进行比较,发现A试剂盒更稳定,更适合于猪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