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是香橼(C. medica L.)的变种,两者亲缘关系相近但果形差异巨大。青皮佛手一般为指状,如果以较高温度(20℃)诱导成花可以得到拳(状)佛手。石蜡切片发现拳佛手的内层心皮在开花前部分融合。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CRC在拳佛手、指佛手及香橼从花芽到花后的表达,发现指佛手CRC表达量显著低于香橼和拳佛手,且CRC在拳佛手花器官的表达模式与香橼类似,表明果形的变化可能与CRC的差异表达有关。在香橼和指佛手中分离了CRC基因的全长,发现指佛手CRC启动子较香橼缺失了两个TATA-Box元件。构建指佛手和香橼部分CRC启动子的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本氏烟,常温下指佛手Cms CRC启动子活性低于香橼。低温(4℃)诱导后,香橼和指佛手CRC启动子活性增强,且指佛手的活性强于香橼,表明相对于香橼,指佛手启动子在低温下更加敏感。因此,Cms CRC可能与佛手指状结构的伸展相关且受低温的诱导。  相似文献   

2.
以香橼(Citrus medica L.)为母本,佛手(C. medica var. L.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父本进行授粉杂交,将得到的种子进行培育获得19份材料。从佛手和香橼转录组数据筛选出SSR位点设计TP-M13-SSR分子标记引物,对19份材料进行基因分型。每对核心引物获得17~3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4.188个。观测杂合度变化为0.188~1.000,多态性指数为0.944。19个F1代株系中17个确定为真杂种,杂交率为89.47%。通过影像分析F1代果形,指状果与柑果果形分离比为2︰3。佛手和香橼花芽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形成指状或柑果果形差异起始于现蕾期至现瓣期的心皮隆起。对现蕾期至花后3d的佛手、香橼花芽转录组信息与心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分离得到一批雌蕊形成相关基因;在即将开花的佛手、香橼及F1代雌蕊中进行qRT-PCR验证,分析这些基因与果形差异的关联性,WOX1基因在现蕾期和现瓣期的表达与指状特征相关。YABBY家族基因可与花发育C类和E类基因及WOX家族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芸香科的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和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 Swingle)花期叶片为材料,以果实发育相关的CRC基因为对象,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研究构建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体系,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简便的方法。待沉默的佛手植株剪枝、抹除花芽后,将CRC基因的沉默载体两次注射于佛手和山金柑的顶部叶片,注射间隔15~30 d。在注射后25~115 d内,佛手新生叶、新生花、果中的CmsCRC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且沉默植株的果形聚拢,果实指状结构数增加。CRC基因在佛手中的沉默有效时间是侵染后25~115 d,而在山金柑中沉默有效时间是25~105 d。  相似文献   

4.
廖芳蕾  陈民管  桑丹  陈文荣  郭卫东 《园艺学报》2013,40(11):2222-2228
 收集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13 份、枸橙(C. medica var. yunnanensis Ding)1 份及香椽(C. medica L.)6 份,共20 份种质资源,其中14 份成功引种在佛手资源圃。在对其中 14 份资源生物学特性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20 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 选出的11 条引物共检测到102 条DNA 条带,其中58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6.9%。各样 品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08 ~ 0.990 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98 时,可将供试材 料分为枸橙、香橼和佛手3 个类群,新发现的3 个芽变材料是佛手中一个新的类群。  相似文献   

5.
香石竹切花水孔蛋白基因DcPIP2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叶片中获得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类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DcPIP2,GenBank登录号为GU989036。该cDNA全序列长983 bp,包含有858 bp的完整阅读框(ORF),编码2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0.6 kD。克隆相应的DcPIP2基因组全长序列得知,该基因长2 635 bp(GenBank登录号为JF706350?),包含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的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DcPIP2氨基酸序列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PIP2;3(ACB42440)、麻疯树(Jatropha curcas)AQP(ABM54183)和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PIP2(ACV66986)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9%、88%和87%。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表明,DcPIP2基因在香石竹切花的叶片、茎颈部、花瓣、雌蕊、雄蕊和萼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为雌蕊 > 花瓣 > 雄蕊 > 萼片 > 茎颈部 > 叶片。  相似文献   

6.
番茄花柄离区发育基因JOINTLESS及互作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翔  尹钧 《园艺学报》2011,38(4):701-708
 番茄离区发育控制基因JOINTLESS(J)是一个MADS-box家族基因。MADS-box基因是植物花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MADS-box蛋白调节高等植物发育过程中往往形成复合体控制基因的转录。为了研究J及其互作蛋白在番茄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选择7个与JOINTLESS蛋白互作的MADS-box基因进行RNAi功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AG1基因不仅严重影响番茄雄蕊和雌蕊的形态,还影响果实的育性。同时对J进行了过量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J过量表达不但显著增加了番茄花序的分支和花的数量,还改变了果实形状。  相似文献   

7.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519’品系为试材,通过结球期茎尖和叶片以及莲座期 茎尖和叶片的转录组对比分析,筛选出4 个显著差异表达HB 类基因,分别为BoHAT2、BoHB12、BoHB7 和BoHB27。进一步对上述4 个基因以及调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卷曲但在结球甘蓝转录 组中未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BoPHB、BoPHV 和BoREV 进行了同源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上述7 个基因 都含有同源异型域(homeodomain,HD),具有同源异型盒(homeobox,HB)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 BlastP(蛋白序列与蛋白库做比对)表明它们与拟南芥的同源蛋白相似性高,来自结球甘蓝的BoHAT2、 BoHB12、BoHB7、BoHB27、BoPHB、BoPHV、BoREV 与拟南芥中的HAT2、ATHB12 、ATHB 7、ATHB27、 PHB、PHV、REV 蛋白同源,同源性分别为86%、80%、79%、60%、94%、95%和96%。BlastP 比对和 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oHAT2 属于HD-ZipⅡ类,BoHB12 和BoHB7 属于HD-ZipⅠ类,BoHB27 属于 ZF-HD,BoPHB、BoPHV 和BoREV 属于HD-Zip Ⅲ类。BoHAT2、BoHB12、BoHB7、BoHB27、BoPHB、 BoPHV、BoREV 在结球甘蓝莲座期到结球期的茎尖和叶片中均有表达,BoHB12 和BoHB7 在结球期叶片 中表达量显著增高,分别是莲座期叶片的38.1 倍和6.2 倍,其余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明显,表明BoHB12 和 BoHB7 可能是结球甘蓝球叶自然卷曲过程中的主效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8.
香橼不同品系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慧  徐迎春  李永荣  翟敏 《园艺学报》2012,39(3):525-532
 以24个果实性状优良的香橼(Citrus medica L.)品系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细胞膜透性鉴定法,评价其耐寒性差异,并以耐寒性强、中、弱3类有代表性的10个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处理,进一步研究其耐寒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越冬期间24个品系寒害指数范围为2.00 ~ 3.40,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4.84 ~﹣7.07 ℃。分别根据寒害指数和LT50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了24个香橼品系耐寒性强弱,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有春江4#、春江5#、春江6#、新世纪9#、新世纪10#、香橼4#;其次为春江1#、春江2#、春江3#、春江8#、香橼1#、香橼2#、香橼5#、香橼6#、香橼7#、新世纪1#、新世纪3#、新世纪4#、新世纪5#、新世纪6#、新世纪7#、新世纪8#;耐寒性弱的品系为春江7#、新世纪2#。随处理温度降低,10个香橼品系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MDA含量低,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高;反之,耐寒性弱的品系MDA含量高,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低。  相似文献   

9.
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a)又名飞穰、佛手柑、五指柑、佛指香橼等,芸香料柑桔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中国和印度.土产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也是我国著名的观果花卉.近年来浙江等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手生产基地.他们生产的佛手在近年的年花市场上十分畅销。  相似文献   

10.
在森林草莓中鉴定到5个YABBY家族基因,与其他蔷薇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YABBY家族成员被划分成5个亚族(INO、YAB2、YAB3、CRC、YAB5);各亚家族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有所差异,但同一亚家族的数量相当;各蛋白基序之间离散程度差异较小,表明草莓YABBY家族成员生物学功能可能较为保守。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FvYAB5.1在草莓匍匐茎的休眠芽与非休眠芽中表达水平差异显著。过量表达FvYAB5.1的转基因拟南芥叶片形态卷曲呈梭形,植株矮化,开花期推迟;茎尖分生组织(SAM)发育主效基因SHOOT MERISTEMLESS(STM)和KNAT2的表达水平受到显著抑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关基因AtARF5、AtARR4、AtIPT7的转录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tARR7和AtARR15的转录表达水平则受到了显著抑制。综合以上结果,推测FvYAB5.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拮抗关系,参与草莓匍匐茎节间SAM的发育过程,最终引起匍匐茎中休眠芽与非休眠芽的交替生长。  相似文献   

11.
果实的形态发育受多个基因的调控,SUN、OVATE、FAS基因及其所属基因家族在果形建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上述果形建成基因在番茄及其他园艺作物中的研究进展。佛手具有指状果形,在佛手中分离出了果形建成相关基因家族中的部分成员,总结其他物种果形建成基因的研究进展将为揭示佛手果形建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柑橘日灼病果皮抗氧化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继锋  李娟  陈杰忠 《园艺学报》2012,39(10):2009-2014
 以砂糖橘、贡柑、红江橙和暗柳橙为试材,调查其田间日灼率和果实日灼后果皮抗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田间日灼率不同;果实发生日灼后果皮组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大量积累,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加剧细胞膜脂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增强,说明其抗氧化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13.
金华佛手类型划定及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华佛手品系进行了生物学表型特性观察、生理学指标测定和RAPD分析。描述了3个类型的表型和生理学差异,分析了3个类型的遗传差异及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把它们划分为3个类型,并考虑了各自的表型特征、产地历史文化背景和商业品性予以定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柑橘砧木对锦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2008年连续3年研究11种砧木对铜水72-1锦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果实颜色和内在品质均有影响,其中以卡里佐枳橙为砧的果实亮度最好,黄色度值最高,果实最大,果皮最薄;以路比枳为砧的果实红色度值和固酸比(TSS/TA)最高,果皮最厚;以沃尔卡姆为砧的亮度最差,黄色度值、单果质量和可食率最低,中心柱最小;以C35枳橙为砧的中心柱最大且维生素C含量最低;以光皮酸橙为砧的果实红色度最低而可食率最高;以里其16-6枳为砧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以孙楚沙橘为砧的果实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TSS/TA最低;果实TSS和TA最低的砧木为枸头橙。品质综合评价,性状表现较好的为孙楚沙橘、卡里佐枳橙和C35枳橙,而表现较差的为兰普莱檬和沃尔卡姆柠檬。  相似文献   

15.
对花蕊成熟度及花粉贮藏条件影响朝天椒杂交结实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花蕊的授粉受精能力差异明显,开花前5d的过嫩花蕾基本不具备授粉受精能力,开花前4d的嫩花蕾开始具备授粉受精能力,无论雌蕊还是雄蕊均以开花当天和开花前1~2d的花蕾(朵)有较高的杂交坐果率和结籽率。朝天椒花粉的生活力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贮藏时间密切相关,相对低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并能保持较高的杂交坐果率和结籽率。  相似文献   

16.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17.
疏果是改善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之一。以鲜食杏品种硕光为研究试材,以不疏果为对照,研究了疏果处理(果间距5cm、10cm和15cm)对翌年杏花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可以提高花芽、花瓣和雌蕊的重量,降低雌蕊败育率。  相似文献   

18.
红壤甜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10 年和2011 年在江西省安远县和寻乌县这两大赣南甜橙生产县,共采集181 个红壤枳 砧甜橙园的土壤样品和叶片样品,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并对土壤和叶片相应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 性分析,为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是否适宜红壤甜橙园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 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锌的丰缺状况在甜橙叶片对应营养元素丰缺水平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土壤有 效钾、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硼的状况则难以在甜橙叶片对应营养元素丰缺水平上得到反映。相关性分 析结果显示,只有2010 年安远县甜橙园土壤有效Zn 含量与叶片Zn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其余 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与叶片对应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不适宜红壤甜 橙园,建议实行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土壤诊断为辅的配方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黎振兴  李植良  李涛  宫超 《园艺学报》2018,45(Z2):2753-2754
‘皇冠666’番茄是以优质硬果扁圆形的‘L35BD’为母本,优质、果色亮丽、硬度好的‘50-3-1’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微扁圆形,萼片较平展,果柄短弯;无绿果肩,单果质量140 ~ 160 g,大红色、光泽好,硬度好,口感酸甜适中,果实商品率高。抗细菌性叶斑病、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晚疫病和病毒病发病轻。耐寒性强,耐涝性和耐旱性中等。果实耐裂,适合露地栽培,产量75 000 ~ 97 500 kg ?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