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银花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免疫增强及抗氧化等作用。论文对金银花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金银花在兽医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根碱的生物学活性及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根碱作为博落回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炎、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农业部也已经批准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为主要成分)作为二类新中兽药应用于动物生产。本文通过对血根碱在抗炎、抗氧化、肠道健康、抗肿瘤、抑菌等生物学活性及其机制和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的药理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环烯醚萜和三萜皂苷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以及抗炎等作用。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添加金银花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文章综述了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金银花在畜禽、水产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金银花在养殖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的生理作用有解热、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物生产中。本文主要综述金银花的解热、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动物(家禽、猪和牛)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金银花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银花|作用机理|动物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迷迭香及迷迭香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降血脂和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吸收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进一步促进迷迭香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硕  吴华  李金铭  沈童  武小庆 《饲料研究》2023,(18):145-149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抗氧化系统失衡。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动物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当自由基含量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时,就会引起自由基堆积,造成氧化损伤,使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器官功能受损。近年来,天然提取物在影响动物氧化应激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提取物作为一种潜在的动物抗氧化应激剂,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可通过减少自由基生成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在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活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天然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途径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丝兰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产品品质及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率等作用。就丝兰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丝兰提取物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铎  马峰涛  孙鹏 《动物营养学报》2019,31(5):2045-2051
金银花作为一味传统中草药,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护肝和降糖降脂等作用,自古以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本文就金银花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理活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各部位提取物有多种药用成分,如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神经功能,对抗自由基损伤等,从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能够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活性,治疗艾滋病。对炎症有颉颃作用,从而达到抗炎效果,还具有抗癌活性。另外,文冠果提取物能够治疗遗尿症,还具有保健功能。由于文冠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论文主要介绍了文冠果各部位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同时提出了文冠果各部位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荨麻属植物属于被子植物荨麻科,作为一种传统的食材和中药材,富含营养物质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多酚化合物等。而在饲料领域,荨麻一方面可以替代传统蛋白质饲料和优质牧草,降低饲料成本;同时,荨麻及其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功能,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改善免疫功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等特点的饲料添加剂需求不断提高,荨麻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荨麻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荨麻在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振  李萍 《动物营养学报》2019,(8):3830-3842
本研究旨在探索超声波辅助单宁酶法提取五倍子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及其抗氧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没食子酸得率为指标,研究单宁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超声功率5个因素对五倍子提取没食子酸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五倍子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选择健康、体重(BW)(20±2)g的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1/2),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按每10 g BW 0.1 mL生理盐水灌胃,试验组分别按50(低剂量组)、75(中剂量组)、100 mg/kg BW(高剂量组)剂量灌服同体积没食子酸溶液,每天1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单宁酶添加量11 U/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8 h,pH 6,超声功率380 W,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64.73±1.61)%;所得没食子酸采用结晶和离子交换树脂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纯度为(99.01±2.47)%。在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为60μg/mL时,还原力为0.85±0.04,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分别为(92.11±2.38)%、(98.62±2.7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肝脏中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由此可见,超声波辅助单宁酶法能够提高没食子酸得率,没食子酸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棉籽糖对SD大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选用30日龄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2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5%,0.3%棉籽糖,试验期40d,测定大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Ⅱ、Ⅲ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升高,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T淋巴细胞阳性率;棉籽糖能提高血清中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中H2O2、MDA的含量。因此,棉籽糖可增强大鼠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氧化作用,在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000、6000U/kg。试验期为21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6000U/kg淀粉酶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家兔临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通过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极度敏感;黄连、厚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0mm^20.5mm,最小抑菌浓度在15.6~31.3mg/mL,石榴皮、黄连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0mm^19.5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7.8mg/mL,本研究为家兔致病菌的中药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考察叶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含量以及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选择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 mg/kg叶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mg/kg叶酸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仔鸡血清中LPL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5和10 mg/kg叶酸极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中LPL活性(P<0.01),极显著提高了21和42日龄肉仔鸡血清中PPARγ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21和42日龄肉仔鸡血清中FAS活性(P<0.01)。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饲粮中添加5和10 mg/kg叶酸均未显著影响42日龄肉仔鸡肝脏中LPL和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F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 <0.05)。3)甲基化分析显示,饲粮中添加5和10 mg/kg叶酸均未显著影响42日龄肉仔鸡肝脏中LPL和PPARγ基因的甲基化比率(P>0.05),但饲粮中添加5 mg/kg叶酸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肝脏中FAS基因的甲基化比率(P<0.01)。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5和10 mg/kg叶酸极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中LPL和FAS的活性,极显著增加了PPARγ的含量,显著降低了肝脏中FAS基因的表达;此外,饲粮中添加5 mg/kg叶酸还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肝脏中FAS基因的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亚堂  吴建国  王立 《草业科学》2022,38(5):812-822
在2019年的3月1日 ?5月31日,以PM2.5采样器、自动气象站与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山东泗水县开垦农田近地表80 cm处空气中PM2.5逐日浓度与环境因素进行了观测,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了PM2.5浓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 ?5月,山东泗水县开垦农田近地表80 cm处空气中PM2.5浓度平均值为160.98μg·m?3、变化范围在16.67~333.33μg·m?3.同时,PM2.5浓度变化与风速呈显著指数函数关系(P<0.05),与0?5 cm土层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指数函数关系(P<0.05);PM2.5浓度变化与气温呈极显著倒数函数关系(P<0.01).另外,PM2.5浓度变化与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0?5 cm土层土壤温湿度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风速和土壤湿度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在春季,山东泗水县农田近地表空气中PM2.5污染受风速和0?5 cm土层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地区蛋鸡禽白血病( 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病学情况,从泰安、临沂、青岛、聊城等4个地区的祖代种鸡场及其具有亲缘关系的父母代、商品代鸡场采集1827份血清,其中祖代鸡血清597份、父母代鸡血清710份、商品代鸡血清520份;并采集1209份泄殖腔棉拭子,其中祖代鸡棉拭子597份、父母代鸡棉拭子460份、商品代鸡棉拭子152份.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了血清的ALV-J、ALV-AB抗体检测、泄殖腔棉拭子的P27抗原检测.结果显示:祖代鸡ALV-J抗体、ALV-AB抗体、P27抗原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0.84%、17.93%,其中不同地区P27抗原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泰安、聊城、青岛地区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2.5%、0.58%、0;父母代鸡ALV-J抗体、ALV-AB抗体、P27抗原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45%、3.10%、30.48%,不同地区之间三者差别较大;而商品代鸡ALV-J抗体、ALV-AB抗体、P27抗原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3.46%、8.65%、18.42%,不同地区之间三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祖代、父母代及商品代间抗体或抗原阳性率高低的明显相关性,提示存在垂直感染的可能性.山东地区祖代种鸡未检测到ALV-J抗体,ALV-AB抗体检出率极低,仅为0.84%,但个别祖代鸡场P27抗原的阳性率极高,可能存在免疫耐受感染;父母代、商品代鸡群抗体阳性率和抗原阳性率均比祖代高,说明它们已有ALV-J、ALV-AB的感染;父母代及商品代鸡群ALV-J抗体水平都高于ALV-AB抗体水平,说明山东省内AL以ALV-J感染为主,应注意研究其传播途径,加强检疫净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喂代乳粉对沂蒙黑山羊羔羊早期生长性能及其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沂蒙黑山双胎羔羊36只,分为2组,每组18只羔羊。对照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试验组(R组)于10日龄开始哺喂代乳粉,试验期为75 d,在10、15、25、45和75日龄时随机称取3头羔羊空腹活体重,且屠宰后收集瘤胃内容物样品,采用IIIumina测序技术分析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R组羔羊体重在15日龄时低于B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到75日龄时显著高于B组(P<0.05)。另外,R组15日龄时Alpha和Beta多样性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R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低于B组,其中25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与此相反,拟杆菌门(Bacteroides)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均显著高于B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显著低于B组(P<0.05)。在属水平上,R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为优势菌属,15日龄时相对丰度高于B组(P>0.05),且在75日龄时显著高于B组(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在25日龄时高于B组(P>0.05),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la-shigella)相对丰度在15~25日龄呈下降趋势,到25日龄时低于B组(P>0.05)。综上,早期哺喂代乳粉影响羔羊体增重,而45日龄后获得与哺喂母乳羔羊一样的增重效果;25日龄后哺喂代乳粉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明显,其中拟杆菌门成为优势菌群,并且普雷沃菌属等有益菌相对丰度逐步增加,从而改善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有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究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感染MDBK细胞后的转录组基因变化情况,丰富CPIV3转录组信息。取1MOI CPIV3JSHA2014-1病毒液感染MDBK细胞,设非感染正常细胞为对照,于24h后收获细胞,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TM2500对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用测序评估、基因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共261个,其中表达上调140个,表达下调121个,经RT-qPCR方法验证8个差异表达的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结果与高通量测序一致。进一步GO分类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生物学进程、构成细胞的组分以及实现的分子功能三个方面,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代谢、生物系统、细胞进程、基因信息进程和环境信息进程。本研究为深入探究CPIV3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