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锥虫病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非洲主要流行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睡眠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造成家畜日...  相似文献   

2.
骆驼锥虫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骆驼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若并发肺丝虫病常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结合临床病例,就骆驼锥虫合并感染肺丝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和防控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以丰富临床防控资料,指导临床实践中对此类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锥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锥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锥虫病也是我国主要家畜寄生虫病之一,曾造成大批牛、马、骆驼发病死亡,防治锥虫病一向靠药物,长期使用药物后锥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国外对这个问题早有发现,迄今已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国内注意较晚,于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以英法专家为主的国际性学术报告会上,云南畜牧兽医总站李松柏第一次公开谈到这个问题,他报道在云南省发现常用抗锥虫药按厂方推荐剂量已难于治愈家畜伊氏锥虫病,必须加倍剂量才能有效。1991年沈杰等报道,用小白鼠试验表明,抗锥虫特效药安推…  相似文献   

4.
1992年至 1 994年吉木乃县别斯铁列克乡和托斯特乡连续发生骆驼锥虫病 ,发病数达 30 0峰 ,死亡1 5 0峰。1 994年 9月 ,我们在当地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进行了贝尼尔 (血虫净 )静脉注射治疗 ,达到了防治骆驼锥虫病的目的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 骆驼锥虫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 (虻、螫蝇 )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原虫病 ,多呈慢性经过 ,急性者少见 ,病初体温升高至 39.5~ 39.8℃ ,食欲减退 ,逐渐消瘦 ,肚腹细缩 ,驼峰缩小。随着病情的发展 ,口色发白 ,精神沉郁 ,乏力嗜眠 ,易疲劳 ,卧地不起 ,食欲废绝 ,久拖不治 ,病驼数日或数月内…  相似文献   

5.
伊氏锥虫病又被称为苏拉病,是一种原虫病,是因为伊氏锥寄生在马属动物、牛、骆驼等动物的血液中所引发的。在文中主要就针对骆驼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锥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原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北部、拉丁美洲及亚洲的部分地区。其中由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me rhodesiense)等引起的非洲睡眠病(Sleeping disease)是人畜共患的锥虫病;由克氏锥虫(T. Cruzi)引起的南美恰氏病(Chaga's discase)是人类锥虫病。我国的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 evansi)引起的,主要危害牛、马和骆驼等家畜。近年来,随着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对锥虫病的免疫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初,作者等奉命在寗夏省永寗、贺兰、平罗三县进行骆驼锥虫病防治工作。为慎重并累积经验起见,我们在当年发生疑为因这病而损失较多骆驼的地区,进行普遍检查。对于每头骆驼除进行测体温与其他一般病状观察  相似文献   

8.
牛马锥虫病是由伊凡锡锥虫引起的,以吸血昆虫虻和吸血蝇为主要媒介的家畜(牛、马等)血液原虫病。牛马感染了锥虫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往往会造成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牲畜倒毙,使国家建设和农业生产蒙受损失。现将我们防治此病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伊氏锥虫感染马、骆驼、牛、羊等牲畜,严重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因此,伊氏锥虫病防治工作愈来愈得到重视.相应地,其诊断技术也得到深入的研究。由于显微镜检查等病原学方法检出率低,因而,敏感、特异的免疫学诊断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家畜伊氏锥虫病的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蜱虫病是被蜱虫叮咬而感染,造成牛充血、水肿和继发性病症;锥虫病是感染锥虫后引起牛贫血、黄疸、高热、体表浮肿等。由于牛的品种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牛对蜱虫病和锥虫病的抗性不同,加大了防治和研究的难度。寄生虫寄生于畜体中,就会和宿主产生一定的互作关系,引起机体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发生变化。因此,从分子机制入手可以更深入了解致病原因和抗病机理。该文主要从牛蜱虫病与锥虫病概况、牛对蜱虫病与锥虫病的抗虫性能、牛抗蜱虫病与抗锥虫病的分子机制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牛寄生虫病防治和培育优良牛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骆驼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拥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目前,骆驼的转录组(RNA-seq)水平研究较少。文章对骆驼科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揭示了骆驼在渗透调节和水分保留中涉及水重吸收和葡萄糖功能的基因网络,以及其在耐盐性、水代谢、抗癌性、被皮毛色等方面的一些机制,分析了现阶段转录组学在骆驼科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骆驼科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骆驼科动物独特生物学特点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燕麦株高、根、茎、叶、穗生物量测定,计算根冠比、茎叶比、根系贡献率、茎秆贡献率、叶片贡献率、穗贡献率等相关指标,探讨种植密度对沙地燕麦株高、生物量和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为科尔沁沙地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燕麦株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450万株·hm-2条件下株高最高,其值为92.06 cm;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350万株·hm-2条件下,分别为2 277.32 g·m-2,578.47 g·m-2,3 022.46 g·m-2;300万株·hm-2条件下根冠比和茎叶比均高于其他密度条件下,其中密度处理之间茎叶比差异不显著,300万株·hm-2条件下根冠比显著高于其它密度处理;叶片贡献率和茎秆贡献率各密度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00万株·hm-2条件下根系贡献率显著高于400万株·hm-2,根茎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350万株·hm-2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叶片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分别为16.02%,5.66%。因此,综合考虑,以饲用为主要目的建议科尔沁沙地燕麦种植密度3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双峰驼阴道蝇蛆病是由黑须污蝇(Wohlfahrtia magnifica)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论文对阿拉善双峰驼阴道蝇蛆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一期幼虫为从野外捕捉的黑须污雌蝇体内获得或从双峰驼阴门附近采集雌蝇刚排出的一期幼虫;在患病驼阴道病灶处可以捕捉到二期、三期幼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一体式解剖显微镜、超景深成像仪等进行观察并描述。在解剖镜下看到蝇蛆具有12段体节,分别为1段双叶伪头、3段胸节、7段腹节和肛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一期幼虫双叶伪头上具有很多感受器和一对口钩,口钩附在头骨架上,蝇蛆体表有很多硬刺,每一体节上刺的数量与排列方式不同。黑须污蝇二期、三期幼虫前呼吸孔呈扇形,由5个分支组成。肛部为最后一体节,呈半球型,后呼吸孔隐藏在气门腔内。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复合添加剂具有控制代谢问题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能力,最近已被用于动物饲料中。本研究评估了复合添加剂摄入量是否会改变肉牛瘤胃发酵参数或动物生长性能。试验共分为两个部分,生长试验和代谢试验,其中生长试验分为生长期(42 d)和育肥期(84 d),共48头肉牛(12个平行),而代谢试验共4种日粮。结果显示:在生长试验中,复合添加剂提高了肉牛干物质摄入量和反刍时间(P <0.05)。在育肥期中,日粮添加复合添加剂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摄入量(P <0.05),各处理对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在肉牛生长期日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有机矿物质+益生菌+必需脂肪酸)可以提高干物质摄入量和反刍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是由肠道内分泌L细胞合成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原经转录、翻译后加工处理的33个氨基酸多肽。文章介绍了GLP-2的合成、代谢与生理功能,GLP-2在动物肠道内可促进肠道营养吸收、抗炎、促进肠道损伤修复,在肠道外可以通过脑-肠轴调节食物摄取、血压、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和骨的重吸收;对GLP-2发挥生物活性的可能作用途径cAMP/蛋白激酶途径、PI-3K/Akt途径、激活ERK1和ERK2途径、刺激生长因子的释放等途径进行阐述;并对GLP-2和GLP-2类似物在人的疾病治疗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乌尼尔  张晶  海棠 《草地学报》2019,27(3):589-595
为了探索放牧干扰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 Tzvel)根际土壤小型动物-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规律,本试验以土壤线虫为生物指标对典型草原放牧区及围栏区羊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根际共捕获34属线虫,放牧影响羊草根际线虫总数量及优势类群,不同土层土壤线虫总数量的分布规律为:围栏区>放牧区,放牧区优势及次优势类群中植物寄生线虫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围栏区。放牧区羊草根际土壤线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围栏区。放牧区瓦斯乐斯卡指数及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低于围栏区,说明放牧区土壤健康状况较差。放牧影响羊草根际土壤线虫区系的分布,放牧区0~10 cm,10~20 cm羊草根际土壤线虫区系分布在B区和D区,表明放牧区土壤线虫食物网相对于围栏区受干扰大、土壤线虫食物网不稳定,且退化。  相似文献   

17.
作者旨在研究阿如拉-7味散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1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的影响。选用60只6~8周龄SD大鼠进行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未治疗组、环丙沙星组和阿如拉-7味散高(1.08g·kg-1)、中(0.54g·kg-1)、低(0.27g·kg-1)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试验结束时,计算其保护率,并采集小肠各段进行HE染色,测定小肠黏膜形态指标;同时采集血清和回肠组织,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的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以及回肠黏膜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肠三叶因子(ITF)含量。结果表明:(1)阿如拉-7味散中剂量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_1大鼠的保护率最好,为50%;且对小肠黏膜形态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其效果与环丙沙星相当;(2)环丙沙星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阿如拉-7味散高、中剂量组DAO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除阿如拉-7味散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回肠黏膜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未治疗组大鼠回肠黏膜ITF含量与其余各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阿如拉-7味散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_1大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中中剂量(0.54g·kg-1)效果最佳,与抗生素环丙沙星的修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是荒漠地段广泛分布的地表活性覆盖物,在干旱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不可替代的多重生态功能。本文从干旱、半干旱地区BSCS形成、演替和分布规律,以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固存、抵抗风蚀、水分入渗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影响等两个方面来阐述国内外BSCS的研究现状,总结BSC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BSCS研究前沿问题和未来趋势,试图在BSCS的生态研究、监测、管理和修复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这对进一步开展BSCS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孕酮(P4)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2(SBD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4调节SBD2表达的潜在机制。建立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用不同浓度(10^-6、10^-7、10^-8、10^-9、10^-10mol/L)P4分别处理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0、2、6、12、24、48h,筛选P4诱导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SBD2mRNA表达的最佳条件。然后使用10-6mol/L孕激素核受体拮抗剂RU486,50μmol/L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阻断剂H7预处理细胞1h,再使用P4诱导SBD2mRNA表达的最佳条件处理细胞,同时设只添加阻断剂(RU486和H7)处理组、只添加孕酮(P4)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RT-qPCR技术检测SBD2mRNA的表达变化。10-9mol/LP4诱导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6h和24h时SBD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P4组相比,添加RU486和H7后显著抑制了P4诱导的SBD2mRNA的表达水平(P<0.01)。P4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SBD2mRNA表达,并且诱导可能通过孕酮核受体(PR)介导的基因组途径以及PKC信号通路来提高绵羊输卵管上皮的先天免疫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对斑马鱼发育影响,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对乙酰氨基酚处理组(CAPAP组)与对照组(CO组)斑马鱼进行检测,以斑马鱼基因(danio rerio assembly version GRCz10)作为参考基因组,对检测结果进行拼接与质量评估,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Pathway功能分析。荧光定量PCR对部分与肝脏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O与CAPAP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72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40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32个。对CO与CAPAP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47个条目中,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16个条目中,这些基因涉及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方面,说明对乙酰氨基酚对斑马鱼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