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长白山露水河林区2003年和2013年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固定样地资料,利用相对生长法,对长白山露水河林区各林分类型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露水河林区各林分类型乔木层生物量平均为175.07t/hm2,其中天然林平均乔木层生物量要高于人工林。天然林中针叶树种和慢阔类树种积累生物量的能力较强,而人工林中以人工红松林的乔木层生物量最高。半数以上林分类型随着林龄的增长,乔木层生物量逐步升高;其他林分类型变化趋势不一。长白山露水河林区各林分类型的乔木层生产力平均5.00t/(hm~2·a),总体看来,人工林的生产力比天然林高。人工林中乔木层生产力最高的是人工红松林,这与人为抚育有关,而天然林中以针叶混交林乔木层生产力最高。  相似文献   

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研究案例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热带天然林区域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应用《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对土壤和水做状态报告,进行适用性评价。结合中国热带天然林地区水土资源情况和森林经营特点,研制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土壤和水指标及其应用手册,并且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森林涵养水源经济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小亮  陈珂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169-172,179
[目的]分析吉林省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及森林生态系统总的涵养水源价值量,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降水截留率和降水量的测定数据为基础,应用降水截留率与森林林冠、降水量的关系得到森林涵养水源实物量,利用影子工程法得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结果](1)吉林省年均降水量为1 179.9mm,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天然林人工林乔木林经济林;(2)每年森林涵养水源总量为7.24×1010 m3,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量为1.81×1011元。[结论](1)吉林省水资源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属于人口与生态双重缺水的省份;(2)森林植被类型虽然丰富,但森林资源存在区域分布不均,人工林树种单一且有着过伐林的资源结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天山林区作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天然林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林区规模和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扩大,林区植被不断增多(除了自然繁殖更新外),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开发前景日益广阔。开发过程中应对林区天然林实施合理保护,对林区内植物、动物、矿产等资源进行严格管理,综合利用,保持林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并论述了在六盘山林区进行的森林水文学定位观测与考察成果,包括林分特性,降水分配,流域径流量、径流调节及其它森林水文特性。讨论范围涉及到六盘山的不同地域,并对当地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森林经营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步兆东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12-415,420
通过对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发展过程的回顾,总结出辽西地区现有水土保持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树种结构简单;林分生产力低;多样性指数低等。根据辽西地区现有水土保持林特点,尽大发挥其效益并持续时间长,且在林木更新时效益不间断,即水土保持林各种效益,尤其是森林防护效益的持续利用等,确立了现有水土保持林合理经营利用的最高目标,提出了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的合理经营技术。从可持续发展经营的角度出发,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结合森林等级理论以及相关生态学理论,确定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图形学的快速发展,林分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数字林业和精准林业的重要支撑。以林分可视化系统(stand visualization system,SVS)基本原理为切入点,利用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森林植被调查数据,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使用方法,展示了研究区内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 platyphlla)单木树形设计与人工混交林林分可视化的基本流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可视化系统可生成直观、立体、精美的林分可视化效果图,并可提供林分树种分布、胸径分布、垂直结构、郁闭度等大量林分基础数据信息;可在虚拟森林环境中设计或调整森林经营方案,模拟森林经营的全过程,是实现森林经营可视化的理想工具;最后,讨论了林分可视化系统现阶段应用的局限性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水土保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指标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概况,水土保持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国际和中国水土保持指标的研究现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和水土保持指标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规划已经被提上日程。各级政府与相应管理部门积极深化生态发展与资源保护,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森林经营计划发展的实施与开展,也能够推动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基于此,结合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现状与改革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有效完善可持续经营战略规划的有效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是全人类宝贵的财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落实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应结合森林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国内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发展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森林蓄积量明显增长,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子午岭林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条件限制,导致子午岭林区森林资源增长较慢,发展步伐较缓,职工生活水平较低,距离"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分析了子午岭林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森林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对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影响,人们逐步意识到森林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是,在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森林中的树木种类健康生长,还要考虑到林分空间结构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率,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森林经营进行概述,介绍了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原则,探讨了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以促进林业发展,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是森林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基础,建立一套科学的森林生态环境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制定科学的森林保护对策提供依据,对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 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依据一定的原则,从森林自然环境背景、森林生态 系统、林区社会经济3个方面,探讨并建立了一套操作方便,既能反映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质 量,又能反映森林生态环境健康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综合指数法及其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天然林面积持续下降而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人工林是否能达到天然林的土壤固碳能力尚不清楚。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的成熟人工和天然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密度人工林和天然林0—2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组成、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SOC)、不同活性SOC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人工林表层土壤全土的总SOC含量及其高活性、低活性、非活性SOC组分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天然林,其中总SOC含量和非活性SOC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低活性SOC含量反之。(2)人工林表层土壤各粒径团聚体的总SOC含量及其组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天然林。人工林大团聚体的重量百分含量、总SOC含量及非活性SOC含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显著低于天然林。(3)人工林表层土壤的SOC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其峰值17.95 g/kg,为天然林SOC含量的65.5%,其中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SOC含量和稳定性的显著降低是导致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活性SOC百分含量与总SOC含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关系,GRSP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但低于天然林,且通过提高大团聚体数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多元化,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森林经营逐渐成为林业的经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同一个林区中,尽管林木在经营利用方面有着一致性,但由于小区域中的环境特点和经营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需要分类经营。森林经营实施分类之后,森林管理将更加合理和科学。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森林的分类经营与林区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前,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林业管理中要贯彻可持续经营理念,但在林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需要通过严格限制森林采伐额度合理调整森林结构,以改变森林消耗的现状。基于此,在分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方法,以促进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得出威胁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病虫害、森林火灾、森林组成以及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粗放管理,气候干旱与雪折。提出了保护和恢复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与原则。研究认为,八达岭林场应构建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低质林分结构调整,生态疏伐,近自然化森林健康目标树经营,生态修复5种森林健康经营模式。通过八达岭森林健康项目区监测样地空间数据库、121个小班及其细班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结合所构建的具体模式,构建了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的240个细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红松天然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土壤条件,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发育在天然林下或人工林下的土壤的性质,不仅反映了森林对土壤发生、发展和肥力形成过程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土壤对森林群落结构的组成和演变,以及林木生产力的影响[1]。在天然林下,林木雕落物是恢复森林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来源。不同森林群落结构下,由于林分的组成不同,雕落物的成分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小亮  陈珂  揭昌亮  龙婷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5):312-319,325
[目的]对2009—2013年吉林省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和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的8个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等数据为基础,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和定量方法,采用价格倒算法推演森林涵养水源价格公式。[结果](1)2013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 801.35亿元。(2)森林生态系统各服务价值排序为净化大气环境(10 225.91亿元,占总服务价值的74.09%)生物多样性维护(1 063.27亿元,占7.70%)涵养水源(997.70亿元,占7.23%)保育土壤(941.61亿元,占6.82%)农田/草场防护(564.75亿元,占4.09%)固碳释氧(8.12亿元,占0.06%)。[结论]在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以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高。倒算法推演得到的结果较以往研究更贴合实际,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使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研究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4种林分类型林地的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汪清林业局金仓林场中4种主要林分类型(长白落叶松天然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的土壤肥力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了4种林分类型林地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其土壤肥力状况。(1)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增大,而土壤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和养分含量减少,但其在不同林分下的变化程度不同;(2)林分类型对部分土壤化学性质(如土壤CEC、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影响显著。其中,天然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及全氮、磷、钾含量均为最高;(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土壤肥力状况为:天然针阔混交林>长白落叶松天然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建议在经营现有的林分时,考虑近自然育林,及时进行林下补植更新,并营造针阔混交林,以改善该区林地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