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土壤中盐分离子对小白菜Pb含量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L16 45和盆栽试验方法,分析了5种阳离子(Ca2+、Mg2+、K+、Na+、Pb2+)和3种阴离子(SO42-、Cl-、NO3-)对小白菜地上部和根系中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为0.215~0.930 mg·kg-1,根系中Pb含量为1.648~24.33 mg·kg-1,可食用部分超标率达81.3%。土壤盐分离子对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影响顺序为: Ca2+ > Mg2+ > Na+ > Pb2+ > K+。根据相关性分析,土壤中Ca2+与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0 3,P<0.05),Na+和Pb2+呈正相关但不显著。Mg2+和K+呈负相关,也不显著。Cl-和NO3-与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0,P<0.05),SO42-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对小白菜根系Pb含量影响顺序为: Pb2+ > K+ > Na+ > Ca2+ > Mg2+,土壤中Pb2+对小白菜根系Pb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3,P<0.05),Ca2+、Mg2+、K+、Na+、SO42-、Cl-和NO3-相关性不显著。乌鲁木齐土壤中固有的盐分离子对小白菜可食用部分Pb的吸收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与光合特性对外源Ca2+的响应,深入理解添加外源Ca2+缓解油菜幼苗碱胁迫的作用机制,以5叶期油菜华油杂62(耐盐品种)与湘油15(盐敏感品种)为材料,在NaHCO3(100 mmol/L)胁迫下,设置6个CaCl2水平:CK、0%、0.25%、0.5%、1%、2%(记为CK、T1、T2、T3、T4、T5),研究CaCl2对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HCO3胁迫下,油菜幼苗将更多的Na+储存于叶片,将较多Ca2+积累于根系,其中,湘油15体内离子的失衡较华油杂62更为显著;NaHCO3胁迫下,叶面喷施0.5% CaCl2对幼苗质膜损伤的修复最为显著,降低了幼苗叶片Na+含量,提高了叶片K+与Ca2+含量,其中对华油杂62叶片K+/Na +的提高及Ca2+的增加更为显著。除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外,NaHCO3胁迫对湘油15光合特性的抑制均大于华油杂62,外源喷施0.5% CaCl2提高了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Fv/FoFv/Fm、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其中华油杂62对应各指标的增加量较湘油15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叶面喷施CaCl2能调控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与光合特性并且对耐盐品种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采集三个时期不同土壤剖面样品,结合样品实验分析,探究土壤盐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0~10 cm土层中平均盐分含量为3.919 g·kg-1,土壤盐分表聚现象强烈; (2) 垂直方向上盐分离子中Mg2+变异系数为1.034,变化程度较大,HCO3-变异系数为0.080,变化程度较小; (3) 通过相关分析,硫酸盐与氯化物在表土中积聚强烈,其中SO42-与Na++K+之间相关系数为0.96,Cl-与Mg2+相关系数为0.79;Cl-和Na++K+相关系数为0.72; (4) 通过对比柽柳剖面下土壤盐分含量,夏秋两个季节土壤剖面土壤盐分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0~10 cm土层中盐分含量占总体的27.37%和21.88%,春季盐分在剖面上呈现强烈的底聚现象,90~100 cm土层盐分含量占总体的21.53%; (5) 对比不同植被下土壤盐分特征,裸地、草地、林地、耕地四种地表类型土壤中(Na++K+)∶Mg2+∶Ca2+含量之比依次为85∶2.5∶1,16∶2.5∶1,9∶0.9∶1,10∶1.3∶1,裸地中Ca2+含量为0.104 g·kg-1,明显高于其它植被类型中Ca2+含量;Na++K+含量差异不大,平均含量为1.181 g·kg-1;草地中Mg2+平均含量为0.081 g·kg-1,是裸地中Mg2+含量的4.4倍。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大气CO2浓度逐渐升高背景下的毛竹林适应性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运用开顶式气室(OTCs)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500、700 μmol/mol)情景,以目前环境背景大气为对照,研究了Na+、Fe2+-Fe3+、Ca2+、Mg2+等矿质离子在毛竹器官中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除CO2浓度700 μmol/mol对Ca2+浓度在毛竹器官中大小排序会产生影响外,CO2浓度500、700 μmol/mol并未改变毛竹器官中Na+、Fe2+, Fe3+、Mg2+、Ca2+浓度的大小排序。CO2浓度升高对竹叶Fe2+-Fe3+和竹枝Fe2+-Fe3+、Mg2+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对器官的其它矿质离子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竹叶Ca2+和Mg2+、竹枝Na+和Ca2+、竹秆Na+和Ca2+及Mg2+、竹根Na+和Mg2+浓度明显提高,竹叶Na+、竹秆Fe2+-Fe3+、竹根Fe2+-Fe3+和Ca2+浓度明显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竹叶Fe2+-Fe3+/Na+、Mg2+/Na+和Ca2+/Na+,竹枝Ca2+/Mg2+及各器官Mg2+/Fe2+-Fe3+、Ca2+/Fe2+-Fe3+均逐渐增大,而竹枝、竹秆、竹根Fe2+-Fe3+/Na+、Mg2+/Na+、Ca2+/Na+和竹叶、竹秆、竹根Ca2+/Mg2+均逐渐减小;CO2浓度升高后除竹根-竹秆SCa,Na、竹秆-竹枝SMg,Fe和竹枝-竹叶SCa,Mg明显下降外,其余的毛竹器官矿质离子向上运输系数变化平缓或明显提高。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增强了毛竹立竹根部积累Na+能力和Fe2+-Fe3+、Ca2+和Mg2+的向上选择性运输能力,提高了光合器官竹叶中矿质养分元素浓度,可维持体内矿质养分元素平衡,有利于提高毛竹对高浓度CO2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BL作为钙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传递钙信号给下游的靶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植物生长和抗逆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以1/2 Hogland营养液水培甜瓜幼苗为材料,对其进行0 mmol/L(CK)和200 mmol/L 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下0~9 d不同时间点甜瓜幼苗中CmCBL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CmCBL1基因主要在甜瓜的茎和叶表达,并且在NaCl胁迫处理(200 mmol/L)下0~12 h内上调表达后下降。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处理甜瓜幼苗干质量与鲜质量都下降,根、茎、叶的Na+/K+均升高,叶片黄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植株,在第3~7天时间点内盐胁迫下CmCBL1相对表达与Na+/K+、Na+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说明CmCBL1基因在甜瓜耐盐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花期阶段不同浓度NaCl(0、10‰、20‰、30‰、40‰、50‰和60 ‰)对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生长、光合色素、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NaCl盐处理下海蓬子株高、茎生物量、叶绿素(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茎SOD活性和POD活性等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高盐(40‰NaCl及其以上)胁迫下,上述指标值均表现为下降,同时茎K+ 含量也显著下降,而茎Na+、Cl-、Na+/K+和MDA含量等显著上升。相关分析显示,生物量与Chl a/Chl b呈现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茎Pn、Gs、Ci、Tr、Chl含量、K+ 含量、SOD和POD活性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限制值(Ls)、Car/Chl、MDA含量、Cl- 含量和Na+/K+ 等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10‰ NaCl处理是花期海蓬子生长和光合生长的最适宜盐度,而无盐和高盐下海蓬子光合抑制主要是来自气孔因素,同时高盐胁迫下还伴随着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呼吸及渗透调节物资积累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个抗旱力不同而又存在遗传相关的小麦品种,在PEG处理引起的水分胁迫下,幼苗叶片暗呼吸速率降低,线粒体超微结构受到破坏,葡萄糖在胁迫前期积累,后期下降。蔗糖含量下降。Na+、水溶性Ca2+在幼苗中有积累,K+含量略有降低。抗旱品种、杂交后代云麦29还积累大量有机酸,猪屎麦和福利麦有机酸没有积累,云麦29积累溶质的水平要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小麦的渗透调节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无机离子贡献较小。水分胁迫下植物的呼吸变化对有机溶质的累积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黑果枸杞组培苗为试材,研究7 d和20 d NaCl胁迫对其生长和Na+、K+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7 d低浓度(50~150 mmol/L)NaCl处理下,黑果枸杞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各器官的生物量明显增加,生长得到显著促进。20 d NaCl处理下,上述指标较对照均下降,但在150~300 mmol/L NaCl处理组间维持相对稳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各器官中Na+浓度及Na+净吸收速率持续上升,且20 d较7 d处理各指标略有增加;K+浓度、K+净吸收速率和K+/Na+均有所下降,且20 d处理下的下降幅度远高于7 d,但随浓度增加,均能在200~300 mmol/L NaCl处理组间维持相对稳定。此外,Na+和K+在各器官中的相对分配一致,均集中分配在叶中,且在50~250 mmol/L NaCl下与对照没有差异。可见,黑果枸杞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适度NaCl(0~150 mmol/L) 能促进其生长,通过维持K+净吸收速率,保障各器官中相对稳定的K+浓度和K+/Na+,并将Na+和K+更多地分配在叶中,这是黑果枸杞维持较强耐盐性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东北地区碱性水域对虾移殖驯化技术体系,以虾塘半咸水添加碱性湖泊水为试验用水,进行凡纳滨对虾生长试验,研究碱性水域对虾生长与碱度、盐度、离子系数、pH,K+,Ca2+,Mg2+浓度、Ca2+ + Mg2+总浓度、Ca2+/Mg2+及Na+/K+ 等10种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碱度为5.41~38.78 mmol/L的碱性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mm的驯化幼虾饲养15d的平均体长生长速度为1.21~0.52 mm/d,总体存活率75.7%。不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生长速度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存在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其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它因子或因子组合的正效应影响。体长生长速度与碱度、pH,离子系数、K+浓度、Ca2+/Mg2+及Na+/K+ 的相关性不明显;同盐度、Ca2+,Mg2+浓度及Ca2++ Mg2+总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很可能成为影响因子。提高盐度、Ca2+,Mg2+浓度及Ca2++ Mg2+总浓度和驯化水平,将有利于碱性水域幼虾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沙棘内生菌提取物作为生物刺激素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于沙棘内生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中提取了生物刺激素PVE(Paecilomyces variotii extracts),并经液相色谱对PVE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富集纯化。通过水稻液培试验,设无盐(CK)、添加NaCl(NS)、添加PVE和NaCl(PN1)、添加PVE纯化物和NaCl(PN2)4个处理,研究生物刺激素对水稻的耐盐效应。结果表明,施用生物刺激素能够缓解盐胁迫对水稻生长造成的严重抑制。PN1、PN2处理较NS处理提高了叶片与根系的干质量,减少了植株体内的水分流失,增加了根系的直径和吸收面积,但根长相较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N2处理叶片鲜质量、叶片含水量、根系含水量较PN1处理分别增加了12.44%、1.13%和0.42%。与NS处理相比,PN1和PN2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34.08%和40.82%,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23.90%和18.86%,PN1和PN2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8.36%和20.97%。PN2处理叶片和根系中的Na+含量较NS处理分别降低了36.31%和10.85%,从而降低了Na+/K+,保证了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研究表明,PVE及PVE纯化物在极低的浓度下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并通过减少水分流失、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光合速率来减轻氧化损伤,同时以降低Na+流入的方式缓解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酸沉降实验,研究了旱季期间(10-3月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在4种不同pH模拟酸雨处理(对照、pH 4.0、pH 3.5、pH 3.0)下地表径流水化学输出特征。结果显示:(1)地表径流pH随酸处理强度增强呈"U"型变化模式,酸沉降对地表径流pH的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模拟酸沉降尚未引起地表水的酸化。(2)地表径流中NO3-、SO42-浓度随酸处理强度增强略有增加;HCO3-浓度的变化模式与地表径流pH类似。酸根离子浓度与地表径流pH相关性分析表明,SO42-、HCO3-有助于提高地表水抗酸化能力而NO3-则有助于促进地表水酸化。(3)地表径流中盐基离子对酸沉降的响应不尽相同。pH 3.0处理显著提高地表径流中Ca2+、Na+浓度;Mg2+浓度具有随酸处理梯度增强而增加的趋势;K+受模拟酸度的影响小。表明强酸(pH 3.0)处理将导致土壤Na+ 、Ca2+、Mg2+盐基离子流失。(4)酸沉降具有诱发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流失的倾向,增加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肠道菌株MA35产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团头鲂肠道菌株Aspergillus niveus MA35发酵得到一种内切型纤维素酶采用Q-琼脂糖凝胶FF阳离子交换层析和葡聚糖G-100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酶的比活力由22.3 U/mg提高到30.6 U/mg。SDS-PAGE结果显示,酶的分子量约为45 ku。该酶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最适温度为45 ℃,最适pH 4.5,在pH 4.0~8.0以及30~55 ℃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终离子浓度为1 mmol/L以及10 mmol/L下,Zn2+、Mn2+对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Mg2+、Cu2+、Fe2+、Cd2+、Co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Mg2+、Cu2+、Fe2+抑制作用较强,Na+、K+、Ca2+对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油菜绿肥翻压还田对新疆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油菜绿肥翻压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中度盐碱荒地上设置油菜绿肥翻压还田1年(T1)、翻压还田2年(T2)和无绿肥还田(CK)三个处理,研究油菜绿肥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盐组分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绿肥翻压的效果表现为T2 > T1 > CK,与CK相比,T2和T1处理分别使棉花籽棉产量增加27.5%和13.5%(P<0.05);T2处理土壤pH值和电导率比CK分别降低1.0个单位和0.7 mS·cm-1,T2处理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比CK分别增加44.8%、9.1%、6.5%和115.2%;油菜绿肥粉碎还田显著降低盐碱离子含量,其中,与CK相比,T2处理土壤盐基阳离子Ca2+、K+、Mg2+和Na+含量显著(P<0.05)降低30.3%、42.7%、41.0%和30.5%,土壤盐基阴离子Cl-、SO42-、CO32-和HCO3-含量显著(P<0.05)降低39.2%、33.0%、32.2%和32.1%。研究表明,油菜绿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养分含量、降低盐碱离子含量,对新疆绿洲干旱区盐碱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孟娜  黄嘉宏  贾瑞  魏明  魏胜华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12):1814-1821
以大豆栽培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三出复叶期外加3种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蒽-9-羧酸(9-AC)和尼氟灭酸(NAF)经盐逆境处理10 d,基于根长、株高和植株表型的比较分析,选择Zn2+作为氯离子通道抑制剂。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大豆幼苗叶主脉和根部解剖结构以及叶部离子含量(Na+、K+ 、Cl-和NO-3含量)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盐逆境下Zn2+对大豆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逆境下外加不同氯离子抑制剂对盐逆境作用效果依次表现为:Zn2+>NaCl ≈ 9-AC > NAF,Zn2+能缓解大豆盐伤害作用;(2)盐逆境外加Zn2+后,大豆幼苗根和叶部导管孔径大小及中柱直径与根直径比值均有所回升,而叶部Cl-含量和Cl-/NO-3值均有所回落,介于对照和盐逆境处理之间。离子含量数据表明,盐逆境下外加Zn2+能够降低大豆幼苗叶片Cl-含量,有效缓解盐逆境对大豆幼苗的伤害,且这种缓解作用与大豆幼苗叶主脉和根部解剖结构(如导管数量、孔径大小和皮层比例等)的变化有关。以上结果支持Zn2+是一种合适的栽培大豆Cl-通道抑制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生长和盐分离子积累的影响,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利用与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式,研究接种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CK、NaCl、NaCl+Na2SO4、NaCl+NaHCO3)下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菌根侵染率、生物量、营养元素吸收、C∶N∶P化学计量比、Na+吸收积累、光合作用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 3种类型盐碱胁迫使得接种AM真菌F. mosseae向日葵菌根侵染率降低29.53%~47.31%。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向日葵的生长,抑制效果的顺序为NaCl+Na2SO4>NaCl+NaHCO3>NaCl。接种AM真菌使得NaCl、NaCl+Na2SO4、NaCl+NaHCO3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的总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9.58%、42.15%和60.35%。接种AM真菌使CK、NaCl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82.50%、71.11%和74.4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根系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61.54%和88.3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C∶P和N∶P显著降低,使NaCl处理茎叶C∶P和N∶P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使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33.76%和82.25%,使NaCl+Na2SO4处理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74.20%。接种AM真菌使NaCl和NaCl+NaHCO3处理叶片蒸腾速率(Tr)增加了11.67%和10.12%,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气孔导度(Gs)增加了20.00%,使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呈增加的趋势;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细胞膜透性降低了51.49%。结论 AM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碱胁迫处理对向日葵生长的毒害作用,但接种效应在不同类型盐碱胁迫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棉田试验区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且盐分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土壤各层盐基离子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这两种离子对棉花生长的毒害作用尤为突出;土壤盐分含量与Na+、SO42-、Cl-、Mg2+、Ca2+、NO32-、HCO32-离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a+、Cl- 及SO42-是影响试验区棉田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比较玉米秸秆及其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壤淋洗过程中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以黄河南岸灌区中度和重度两种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CK)、3%玉米秸秆(W1)、2%玉米秸秆配施1%牛粪(W2)和2%玉米秸秆配施1%生物炭(W3)共4个处理,通过测定淋洗液的可溶性盐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淋洗前后土壤电导率(EC)和盐基离子,探究淋洗过程中不同有机物添加下土壤盐分和有机物分解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及其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显著降低了两种盐碱土淋洗后土壤的EC和可溶性盐离子含量。与淋洗前相比,W1、W2和W3处理下,中度盐碱土的脱盐率分别为65.02%、67.22%和66.21%,重度盐碱土分别为73.85%、66.14%和69.55%。W1、W2和W3处理下,中度盐碱土中可溶性Na+、Ca2+和Mg2+的降幅范围分别为48.38%~69.32%、70.89%~75.86%和73.00%~74.45%,重度盐碱土中可溶性K+、Na+、Ca2+和Mg2+降幅范围分别为14.86%~23.39%、70.98%~85.84%、86.63%~92.39%和93.72%~95.42%。有机物料的输入会增加两种盐碱土的DOC含量,但不同处理在两种盐碱土中腐殖化程度表现不同。中度盐碱土中,不同物料淋洗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定紫外吸光度(SUVA254)和光谱斜率比值(SR)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SUVA254随淋洗次数增加而降低,而SR均增大;重度盐碱土中,添加有机物料处理下溶解性有机物的SR均较小,但W1处理的SUVA254低于W2和W3处理。秸秆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提高了土壤持水量,中度盐碱土中以W1效果最好,提高了31.00%,重度盐碱土中W1、W2分别提高了76.46%、74.33%。综上,在相同淋洗状态下,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两种盐碱土的可溶性盐基离子含量,有效降低了土壤盐碱程度,尤其是重度盐碱土。同时,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也增加了土壤DOC的输入来源,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弥补了淋洗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养分损失。在给定淋洗条件下,中度盐碱土中W2处理的脱盐、降Na+效果最好,重度盐碱土中以W1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酸雨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探究Ca2+对植物耐酸性的调控机制,本文以五优308(抗性种)和南粳9108(敏感种)两个品种水稻为研究对象,研究外源Ca2+对低强度酸雨(pH 4.5,SAR1)和高强度酸雨(pH 3.0,SAR2)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氮(NO3-和NH4+)含量及吸收速率、ATP含量、质膜H+-ATPase活性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SAR1处理下两个品种水稻的H+-ATPase磷酸化水平和活性增加(P<0.05),促进ATP分解,增加供能,使NH4+吸收增加(P<0.05),但NH4+仅在南粳9108根中过量积累(P<0.05),引起铵毒,造成根系生长抑制,五优308中NO3-和NH4+含量及其生长均未受影响(P>0.05)。SAR2处理下,两个品种水稻质膜H+-ATPase活性和NO3-、NH4+吸收速率及含量均降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P<0.05),其中南粳9108降幅大于五优308。Ca2++SAR1处理组两个品种水稻根系质膜H+-ATPase磷酸化水平和活性、NO3-和NH4+吸收和积累以及根系生长均与对照(叶喷去离子水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Ca2++SAR2处理下H+-ATPase活性、NO3-和NH4+吸收和积累以及根系生长低于对照(P<0.05),但显著高于单一SAR2处理(P<0.05)。研究表明,外源Ca2+可有效保障模拟酸雨(pH 4.5、3.0)下质膜H+-ATPase磷酸化水平,促进H+-ATPase活性升高,缓解酸雨对NO3-和NH4+吸收的抑制,维持根系生长。其中,外源Ca2+对相同强度模拟酸雨胁迫下五优308的调控效果优于南粳9108,说明外源Ca2+对酸雨胁迫下植物氮吸收的影响不仅受酸雨强度限制,而且也会受品种影响。本实验中,外源Ca2+对不同强度酸雨胁迫下不同抗性水稻氮吸收均有调控效果,合理利用外源Ca2+将有助于调节酸雨区农作物的营养吸收,缓解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以茄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和200 mmol·L-1)NaCl胁迫对其幼苗叶片膜透性、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茄子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CAT、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0NPQ)比对照升高,参数(Fv/FmqPФPSⅡETR)均比对照下降。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一些生理特性有一定影响,低浓度(50 mmol·L-1)NaCl处理对茄子植株无明显影响;高浓度(150、200 mmol·L-1)NaCl处理,植株逐渐表现出盐害症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盐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塘沽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梅  王静  曲东  杜微  杨冰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2):152-157
以天津塘沽区农田、菜地、果园、湿地、人工草地5种土壤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盐分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区表层土壤总体含盐量较高,且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研究区内土样61%为盐土, 11%重度为盐渍化,11%为中度盐渍化,18%为轻度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为氯化物(占68%)、氯化物-硫酸盐(占25%)和硫酸盐-氯化物(占7%)。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农田、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中总盐分含量较低,而湿地中的较高。土壤中水溶性阴离子表现为湿地Cl-比例最高、菜地SO42-比例最高及果园中HCO3-比例最高的特征。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Na+含量明显大于K+,而Ca2+与Mg2+含量相近。总体上表现出湿地Na+比例最高,果园K+比例最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