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通过野外踏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松嫩草地的非粮柴油能源植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松嫩草地非粮柴油能源植物包括20科54属75种,温带性质明显,世界分布科占绝大多数(70%)。北温带分布型的属所占比例最高(25.93%),中国-日本分布型和旧世界温带分布型的种所占比例最大(18.57%)。主要分5个区和亚区,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中东北植物区成分(NE)占19.93%,华北植物区成分(NC)占18.92%,东北平原亚区成分(NEP)占22.64%,东蒙古草原亚区成分(EMS)占19.59%,大兴安岭植物区成分(DA)占18.92%。本区植物温带性质十分明显,保存了相当数量的相邻区系的非粮柴油能源植物资源,资源植物储备量大,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科学》2016,(1):38-42
农作物叶片性状特征反映了其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最主要的两种农作物(向日葵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叶饱和鲜重及干重,计算了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结果表明:两种农作物叶面积和叶重的关系均为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001),因此用叶重推算叶面积是可行的。其中,通过叶饱和鲜重推算的叶面积值准确度更高、误差更小。两种农作物的SLA、LDMC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向日葵和玉米的SLA分别为(17.77±5.41)m2/kg、(11.29±2.22)m2/kg,LDMC分别为(170.93±31.15)mg/g、(266.85±43.91)mg/g。SLA和LDM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05,P0.0001),可用幂函数y=ax-b来表述。SLA和LDMC较好地反映了农作物利用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5个龙船花品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对其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SPAD值等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叶形指数在龙船花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品种内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龙船花品种的鉴别依据之一;叶片SPAD值与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存在品种间差异;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比叶面积大小排序得知,5种龙船花的生产力和截获光的能力大小排序为黄花龙船花龙船花密花龙船花黑猫龙船花宫粉龙船花。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Bge.)、美青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cathayana)杂种2个无性系(93-8-6、3-69)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杨树的叶片性状,分析了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等叶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3种杨树对乌兰布和沙漠贫瘠与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①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宽比均为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新疆杨,叶形指数为新疆杨>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②3种杨树之间的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新疆杨比叶面积分别为20.570±1.506、17.562±2.827和13.347±0.824 m2·kg-1,叶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20.748±4.493、246.015±7.594和299.431±6.011 mg·g-1。③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指数函数关系(y=ae-bx);干重与叶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幂函数关系(y=axb);干重与比叶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线性函数关系(y=-ax+b)。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能够很好地反映3种杨树对乌兰布和沙漠贫瘠与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新疆杨适应能力更强,建议今后该区防护林体系的更新可适当增加新疆杨的种植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几种丛生竹叶的平均叶面积(MLA)、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沿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12种丛生竹不同冠层高度叶片MLA、SLA和LDMC进行调查,分析丛生竹不同冠层MLA、SLA和LDMC的垂直空间结构与差异。[结果]不同丛生竹的上、中、下冠层MLA与LDMC变化较小,SLA变化较大,MLA与LDMC均以唐竹最高(上、中、下冠层MLA均值分别为26.0、33.7、27.4 cm~2;LDMC分别为766.0、814.8、792.4 m~2/kg),LDMC以大黄苦竹最低(上、中、下冠层分别为528.4、548.5、479.0 mg/g);SLA均以高节竹最高(上、中、下冠层分别为629.0、284.9、440.7 m~2/kg);同竹种不同冠层间MLA差异不显著(P0.05);除白哺鸡竹外,其他11种竹种3个冠层间的SL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光照、水分资源及养分在冠层不同高度的分配,共同导致MLA、SLA和LDMC沿冠层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对各生育时期甜高粱叶片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甜高粱品种辽饲杂3号在4个播种期条件下进行了叶片性状指标测定试验,分析了不同播种期甜高粱在拔节、孕穗、开花、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指数及成熟期绿叶数等叶部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孕穗期与开花期达最大值,早播时甜高粱前期叶绿素含量高,晚播时后期叶绿素含量较高.比叶重在灌浆期达最大值,且以晚播甜高粱的比叶重较大.叶面积指数随播种期延迟,并有下降趋势,但晚播甜高粱在成熟期时叶面积指数较高.绿叶数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缺氮条件下烤烟叶片性状变化特征,明确叶片性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为优化烤烟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对照施肥和不施氮肥2个处理,在移栽90 d后比较不同处理叶片性状特征(包括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片密度、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叶片性状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在缺氮条件下,烤烟中、上部叶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长、叶宽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减小,叶片厚度无显著变化.下部叶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和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位质量叶绿素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施氮肥影响了烤烟叶片性状,烤烟通过减小叶面积保持叶片厚度来提高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对3个番茄品种植株叶片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番茄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叶长差异不显著;月光、樱桃番茄SLA、LDMC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佳丽与月光、樱桃番茄之间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差异显著。各品种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3个番茄品种植株叶片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番茄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叶长差异不显著;月光、樱桃番茄SLA、LDMC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佳丽与月光、樱桃番茄之间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差异显著。各品种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光伏电板布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取2016年人工种植的位于光伏电板板前沿、板后沿、板下三种典型部位的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叶片性状及茎叶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沙打旺株高均呈板下>板前沿>板后沿>对照,最大值板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070%、8750%、9997%;②板下的比叶面积由18845 cm2·g-1增加至22024 cm2·g-1,而对照的比叶面积由13886 cm2·g-1减少至10214 cm2·g-1,光伏电板的布设使得沙打旺叶片表现出逐渐变长变薄变大的适应趋势;③光伏电板周边位置沙打旺的N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均大于对照,而P含量则在板下有明显增加,由008%增加至019%,说明光伏电板可以促进N、粗蛋白及P含量积累;④各位置地上生物量鲜重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光伏电板的布设可以显著促进沙打旺更好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综合反应了植物利用资源的能力,是植物适应环境所体现出的关键叶性状。为深入了解SLA和LDMC沿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该文对云南省永仁县万马乡2株云南松(树高14.4 m,树龄29年;树高30.2 m,树龄138年)不同冠层高度叶片SLA和LDMC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树木、不同叶龄SLA和LDMC的差异,初步探讨了SLA和LDMC在云南松冠层中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对于SLA,29年生云南松当年叶和1年叶比138年生云南松分别高27.66%和16.71%;对于LDMC,138年生比29年生分别高14.67%和5-10%;②SLA与LDMC成负相关;③各龄叶SLA随冠层高度的增加均具有对数递减趋势;④约在22 m高度以下,LDMC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22 m以上,当年叶LDMC呈现下降趋势,但1年叶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指出,光照和水分资源在冠层不同高度的分配,共同导致SLA和LDMC沿冠层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植物生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紧密相关,研究湿地植物种间和种内SLA和LDMC的差异能够指示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机制,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胶东半岛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SLA和LDMC,并与鲁西南微山湖红荷...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与施用技术,在闽东南冬种马铃薯区设置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的N素积累呈Logistic曲线动态,茎叶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发展动态呈单峰曲线,马铃薯产量、块茎干物质和淀粉积累量均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供试条件下,马铃薯目标产量38t.hm-2,平均每生产1 000kg鲜薯的吸N量为3.31kg,需施N5.91kg,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经济施N量为239.5kg.hm-2。  相似文献   

14.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lucidate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dules on population photosynthetic of winter wheat.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ive irrigation schedules,...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及其与某些生理特性的关系,测定了人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净光合速率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r=0.77),比叶重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r=-0.73)。绿果期是人参生长的关键时期,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此期的光合作用,提高人参产量。  相似文献   

16.
在其它肥量因子不变的前提下,以不同氮肥施用比例栽培的水稻空育131为材料,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总氮含量、绿色叶面积、不同部位干物重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不同氮肥处理的反应不同,氮肥前重施用法(前中后期氮肥比例为7:2:1)对空育131的群体茎数动态、叶片氮含量、叶面积、光合势、有效分蘖及地上干物重均产生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数、穗粒数,而对结实率及粒重影响不大,说明在寒地条件下,水稻本田生长前期高氮条件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生产与积累,并最终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氮素基蘖穗肥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基蘖肥施入比例,可提高水稻群体最高茎蘖数与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穗肥施入比例,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与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净光合速率,可提高齐穗后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颖花量及收获指数随着穗肥施入比例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每667 m2施氮(N)18 kg的前提下,氮素基蘖穗肥比例20:50:30的处理获得最高单产为每667m2 762.1 kg.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夏谷品种群体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中秆大穗型品种鲁谷10号和矮秆紧凑型品种矮88为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品种的群体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面积变化动态相似,叶面积系数随密度的加大而提高,且增加趋势逐渐减弱;密度加大削弱单株发育,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特点不同,矮88前期积累快,产量形成主要在灌浆期前;鲁谷10号后期积累强度高,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且随密度加大,生育后期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