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铃薯川芋6号鲜薯产量高,较脱毒川芋56[1]及脱毒米拉增产显著;具有株矮,生育期适中;抗病毒PVX、PVY,抗晚疫病;大中薯率高,休眠期较长,耐贮;鲜薯块茎干物质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食味优等优良特性。并适应性广,是鲜薯加工和食用兼用型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并被列为四川省主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相同条件下生产的7个品种马铃薯为原料,测定其品质指标(干物质、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VC)和加工全粉的功能指标(蓝值、持水性和持油性),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及其所制颗粒全粉功能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除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偏低外,其余6个品种秦芋30、秦芋32、0406-1、0406-9、安薯56、鄂5均符合加工全粉的要求;马铃薯原料中总淀粉含量高,则游离淀粉的含量相对较高。7个品种马铃薯全粉的蓝值顺序为:安薯56费乌瑞它鄂5秦芋320406-9秦芋300406-1;持水性顺序为:秦芋32鄂5秦芋300406-9费乌瑞它0406-1安薯56;持油性顺序为:0406-1安薯56鄂5费乌瑞它=秦芋32秦芋300406-9。该结果可为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的原料选择和全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佩华 《作物杂志》2014,30(1):159-160
西薯1号是西昌学院选用凉薯97/5033349亲本杂交组合选育出的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200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预试,鲜薯平均单产23055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40%,增产达显著水平,居中晚熟组第1位;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鲜薯平均单产21435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增产达显著水平,居中晚熟组第3位;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鲜薯平均单产22410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中晚熟组第2位。西薯1号具有杭晚疫病、较杭病毒病、生长势强、结薯集中的优点,且品质十分优异,其淀粉含量高、还原糖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攻关试验验收测产,单产为46905kg/hm2,同时大面积高产示范栽培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西芋2号是西昌学院通过AKK-69.1×Ⅸ-38-6亲本杂交组合选育出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是川西南山区所选育的第1个早熟菜用类型品系(种).2010年四川省区试预试较米拉增产32%,2011年区试鲜薯平均单产1 582 kg/667 m2,比米拉(ek1)和川芋56(ck2)均增产13%,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第1位,5点增产,2点减产,出苗率92%,大中薯率72.2%,单株薯块重475 g.2012年区试平均鲜薯单产1 262.9 kg/667m2,比川芋56(ck2)增产17.3%,增产极显著,6点增产,1点减产.2年14点次平均单产1 422.5 kg/667m2,比川芋56 (ck2)增产15.0%,11点增产,3点减产.出苗率94%,大、中薯率72.6%,单株薯块重480 g.室内接种和田间鉴定表现出对晚疫病水平抗性较好,无青枯病,早疫病轻.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主茎较粗,株高50 cm左右,大中薯比例一般在70%以上,块茎休眠期较长,综合农艺性状好.其高产攻关试验经验收测产,单产为3 349 kg/667m2,同时大面积高产示范栽培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明钙对马铃薯生理影响,为优化原原种生产技术及合理施用钙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和‘川芋50’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钙浓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川芋50’和‘希森6号’在13.5 mmol/L处理下的马铃薯株高、根长、叶面积指数和匍匐茎长度最高,但匍匐茎数最少;叶片ABA含量随钙浓度升高而降低,GA3含量随钙浓度升高而升高;钙浓度为0.5 mmol/L时,‘希森6号’和‘川芋50’单株结薯数最高,分别为26.56粒/株和41.27粒/株;当钙浓度为4.5 mmol/L时,供试品种单株产量和>1 g合格薯数均最高,产量分别为65.58 g/株和108.35 g/株,合格薯数分别为19.57粒/株和28.92粒/株。高钙有利于马铃薯植株发育,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产量,而低钙单株结薯数更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钙浓度为4.5 mmol/L。  相似文献   

6.
《种子》2018,(12)
晋薯26号是200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晋早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配制组合,通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约100d,块茎淀粉含量16.0%,干物质含量23.3%,鲜薯Vc含量13.6mg/100g,还原糖含量0.17%,粗蛋白含量2.6%,与当前山西生产主推品种晋薯16号相比,品质、抗性均得以改善。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贵州乌蒙山区菜用马铃薯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可在贵州乌蒙山区推广的生长、产量表现较好的菜用马铃薯品种,以8个菜用马铃薯品种在贵州水城县双戛乡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中薯3号、郑薯5号和川芋39四个品种表现为早熟,新芋4号表现为晚熟;费乌瑞它、中薯3号、威芋5号在生育期、经济性状、商品外观上综合表现较好,且威芋5号、费乌瑞它小区产量最高(50 kg/18m2),其次是中薯3号(47.3 kg/18 m2),3个品种分别与其余参试品种达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适宜在乌蒙山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龙薯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高产、商品薯率高、适应性广的中C9305-6为母本,抗晚疫病、抗3种主要病毒病的гибрид569N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熟鲜食型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直立、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特点。块茎干物质含量14.7%,淀粉含量11.3%,蛋白质含量1.88%,维生素C含量12.5mg/100g,还原糖含量0.79%。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适合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广西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薯28号是兼顾鲜食和淀粉加工的中晚熟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晋0209-6作母本,晋004-4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约110d干物质含量为27.9%,淀粉含量为19.8%,还原糖含量为0.34%,维生素C含量为12.7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为2.44%。  相似文献   

10.
贵州高海拔地区不同春马铃薯品种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威宁县是典型的高海拔马铃薯种植区,为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植株形态、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马铃薯品种中,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2 086.5 kg/hm2,其他品种丽薯7号、wy 08-002和威芋5号属于“高产”品种,丽薯8号、白粉果、威芋6号和宣薯2号类属于“中产”品种,而威芋3号和丽薯6号则类属于“低产”品种;宣薯2号、丽薯8号和wy 08-002病情指数较低,均属于“高抗”品种,丽薯6号、丽薯7号、青薯9号、威芋5号和威芋6号属于“中抗”品种,而威芋3号和白粉果则属于“低抗”品种;此外,与常规品种威芋3号相比,其他引进品种的氮、磷、钾、淀粉含量以及收获后的土壤肥力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综合来看,青薯9号、威芋5号、丽薯7号、宣薯2号和wy 08-002表现较好,可在贵州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产品成为人们摄取营养元素的重要食品之一。分析了我国果蔬采后存在的问题,并对低温及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剂、涂膜保鲜技术及超声保鲜技术等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要倚重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沙棘果实、沙棘叶的采收和加工状况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油和沙棘叶提取物等产品特点,概括了上述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重要参数,建议对沙棘果采用冷冻贮藏或者部分玻璃化状态贮藏,深度开发高档沙棘冰酒和胶囊化、微胶囊化沙棘油产品。  相似文献   

20.
果蔬食品的褐变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生产实际,对果蔬食品产生褐变的机理及其控制途径进行探讨。通过遗传学途径,培育果蔬新品种,使之不含易氧化变色物质,增强其天然抗褐变性,是控制果蔬褐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