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牦牛有"高原之舟"的美誉,是适应高原山区草场自然资源的牛种,对高山草原环境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特点.牦牛的肉、乳、毛、皮等产品是高山草原牧业的主要生活资源和轻工原料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牦牛所处的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是影响牦牛繁殖的最主要因素。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生活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牧草生长期较短、氧分压低的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在严酷生态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牦牛,具有极强的生活能力,耐粗饲并耐寒,经过长期的强烈的自然选择和轻微的人工选择形成有别于其他牛种的体型结构、外形特征、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可在极其粗放的饲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生活在海拔3 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农牧民商品意识淡薄,受传统影响,"畜多为富"、"惜杀惜售"。草场超载,退化严重。能繁母牦牛采食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产奶量。再加上牧民有取牦牛奶做酥油的习惯,牦牛犊牛可食  相似文献   

4.
牦牛作为一个古老而原始的品种,在乐都脑山地区同样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牦牛晚熟、耐寒、抗逆性强,同时肉、乳、骨髓的营养价值又高于其他牛种,是脑山地区农、牧民群众牧业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是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山草场,草地类型以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为主,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畜牧养殖业中,牦牛是养殖户较常选择的养殖牛种之一,该牛种适应性好,成活率高,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因而吸引众多养殖户加入牦牛养殖行列。文章主要分析牦牛养殖的技术要点,以期为牦牛高效率、高水平养殖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4年8、9和11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夏、秋、冬三季牧场研究了牦牛的昼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牦牛在夏季草场的昼采食时间最长,平均为(337.45±39.96)min,在秋季和冬季草场的平均昼采食时间分别为(301.82±27.91)min和(304.57±12.24)min。另外,在夏季草场没有观测到牦牛的昼卧息和反刍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在夏季草场牛羊放牧压力过大,草地不能为牦牛提供足够的饲草,故牦牛延长采食时间以获取最大量的饲草,因此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相对减少。牦牛在秋冬季草场的昼反刍时间分别为(86.22±14.24)min和(53.84±13.93)min,秋季草场高于冬季草场。牦牛在秋季草场的昼站立和游走时间也高于夏季草场和冬季草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秋季草场草产量丰富,质量较好。由于冬季草场气候寒冷,牧草枯黄,质量降低,牦牛的昼卧息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7.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惟一生活在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高山地区[1].它能在其他牛种难以生存的低氧环境中健康生长和繁衍后代;由于牦牛在青海省分布的地区和生态的不同,将青海牦牛分为高原型、环湖型和白牦牛3个类型[1].青海环湖型牦牛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以我国青藏为中心的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牛种之一,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对高海拔地区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提供奶、  相似文献   

9.
<正>白牦牛是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m高寒地区高山草原上一种稀有的牛种,也是高寒环境中生存的一个宝贵特殊品种,是天祝县的重要畜牧资源,全世界这种珍稀品种的纯白牦牛仅生存于我国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及人为因素,草场植被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和投入,白牦牛的生产受到影响,数量在近10年一直是呈下降的趋势。从数量上看是呈急剧减少的趋势,可以说天祝  相似文献   

10.
牦牛是养殖户普遍选择的牛种之一,原因是牦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活率较高,能够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牦牛养殖技术要点,以此提高牦牛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三千米以上高寒草原牧区的特有牛种。它的分布在世界上具有特异性,除亚洲之外,其他任何地区都没有它的自然分布。而在亚洲以我国青藏高原周围地区为中心产区。我国是牦牛拥有量最多的国家,牦牛亦是我国高山草原上仅次于绵羊的重要家畜。牦牛对海拔高、含氧量低、气候寒冷的自然气候等条件极为适应,在其他家畜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有牛种,它以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原畜牧业最重要的优势畜种,为牧民提供无可替代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牦牛业已成为高寒牧区的重要特色产业。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牦牛的培育和商品牛的生产而采用的最有效的授精方法,其优点是提高种牦牛的利用率,防止疾病的传播,降低成本,可克服公母牦牛体格差异造成的配种困难。本文阐述了牦牛精液的人工采集、输精方法及提高授精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牦牛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牦牛是中国古老而又原始的牛种之一,是唯一能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下生存繁衍的牛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优势畜种,具有独特的生态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牦牛除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省外,在北京(灵山)、河北(围场)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等地也少有分布。经过千百年的自然选择与进化,牦牛形成了其独特的遗传性能和对高寒缺氧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测定了12头1—3岁阉牦牛(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在草原草场和草甸草场青草期放牧时的瘤胃消化代谢。结果表明:草原草场青草期牦牛瘤胃液的干物质、TVFA、TCA-P、NH_3-N的浓度和纤毛虫数均不同程度高于草甸草场青草期。因草原草场的植被质量好于草甸草场,白天放牧12小时左右的牦牛瘤胃内呈两次消化吸收过程。优质草场能为牦牛提供更多的TVFA和NH_3-N,而劣质草场牦牛瘤胃内的pH值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一) 牦牛业是整个养牛业的一翼。牦牛是高寒草地上的特殊牛种,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牦牛已成为我国主要牛种之一,对养殖户而言,也已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牦牛不但具有较强的耐苦与耐寒能力,而且其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以及甘肃等地。由于牦牛养殖数量的不断上涨,导致养殖技术方法也备受关注。笔者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通过分析当地的牦牛养殖现状,简要介绍牦牛的养殖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甘肃省肉牛牦牛产业继续以20个肉牛产业大县(含3个以牦牛肉生产为主的大县)为主保持平稳发展。据甘肃省辖区86个县市统计,2013年肉牛存栏509.2万头,出栏肉牛181.3万头,牛肉产量达19.3万t。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牛种资源之一,存栏118.73万头。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国家商品粮基地肉牛产业区、陇东地区肉牛产业区和依靠天然草场的牦牛产业区为优势的肉牛生产基地,甘肃省肉牛业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以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已成为甘肃省肉牛生产的主体。文章从甘肃省肉牛生产概况、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状况、与甘肃省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以助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牦牛是牛属(Bos)动物中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种类。它只生存在我国青藏高原及毗邻海拔3000(高纬度地区为2500)~6000米的高寒地区。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高山草场自然资源的牛种。仅在亚洲九个国家有它的分布。现在,总头数约1460余万。其中,我国1370余万头,占总数的90%以上;蒙古70.95万头,仅次于  相似文献   

19.
甘肃牦牛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轩 《中国奶牛》2008,(10):62-63
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的牛种资源,也是牧民获取奶、肉等生活资料和皮毛等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甘肃省也是全国牦牛产区重点之一,2007年存栏145万头,产奶14万t。排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20.
正牦牛是我国高寒地区特有的牛种,长期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生存或放牧饲养。随着牦牛养殖数量逐渐增多,牦牛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峻。为此,本对牦牛常见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减少牦牛疫病的发生。1牦牛常见疫病1.1巴氏杆菌病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病原从传染源的呼吸道及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出,污染饲料、牧草、饮水、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