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吸附混凝-两段SBR法工艺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吸附混凝-两段SBR法处理味精废水。吸附混凝试验先加入吸附剂(硅藻土或膨润土)吸附处理后投加聚丙烯酸钠(PAS)作为絮凝剂进行混凝处理,在温度40℃、pH3.0、吸附剂投加量为1.6g/L、PAS投加量为80~100mg/kg的条件下能取得较佳的效果,CODcr去除率在55%~65%,SS去除率在85%~94%之间。稳定运行的结果表明,两段SBR法CODcr去除率为94%~96%,NH4+-N去除率为82%~9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温度、Cr(Ⅵ)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在10 min内达到平衡;pH值在6~7、温度在20~25℃时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黄酒生产废水,对连续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流程、工程调试、主要经济指标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该工程的设计、实施经验。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19—2009),满足当地污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化剂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为工程项目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乳化剂废水,并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中试稳定运行71 d,在进水COD浓度(最高10 924 mg/L,最低2 880 mg/L,平均5 751 mg/L)波动较大的情况下,UASB的出水COD去除效率维持在70%以上,SBR的出水COD去除率在60%以上,出水能够达标排放。[结论]该组合工艺对乳化剂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CASS工艺在处理黄原胶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4500mg/L,BOD5=2000mg/L,SS=2500mg/L时,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性能。[方法]采用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以玉米芯为生物载体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探讨了C/N比、溶解氧(DO)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在进水NH4+-N 200 mg/L、DO 2mg/L、C/N比分别为1.0和1.5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均高达92%以上;C/N为1.5时,COD和NH 4+-N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2.7%和41.2%;在C/N为2.0时,去除率显著降低,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降至20%和10%左右;在C/N为1.5、NH 4+-N 200 mg/L时,DO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但对NH 4+-N的去除影响较大,DO浓度从4 mg/L降到1 mg/L时,NH 4+-N去除率从46.4%降至17.1%。[结论]该研究为高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结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强化了系统的去污能力,而曝气强度是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的关键控制参数,曝气强度的优化对共生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考察了曝气强度对共生系统生物量、DO、去污能力以及剩余污泥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曝气强度的升高,DO相应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稳;当曝气强度为4.4 m3/(m2·h)时,系统生物量达到最大,去污能力达到最高,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3.26%,65.35%和77.37%;受生物膜的影响,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率均较低,为0.06~0.25 gMLSS/gCOD,随曝气强度的增加污泥产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luidized Bed,BAC-FB)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CAS)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对启动时间、处理效果以及沉降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等工况下两工艺相比,BAC-FB启动时间更短,污染物去除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加稳定,且可以有效脱除氨氮,不易出现污泥膨胀等问题。BAC-FB出水基本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CAS出水仅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BAC-FB技术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技术升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范立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25(6):589-590
在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含油食品加工废水。由于这一类废水的毒性相对较小,一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油类已成为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能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绝大气与水面,破坏水体的复氧条件,使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受到危害。为了减少食品加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急需建立一种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占地小的废水处理系统,以适应食品加工行业废水处理的需求。鉴此,进行了好氧生物膜反应器系统的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反应器系统 此反应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个10L的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运行数据对影响山梨醇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负荷冲击、高浓度硅藻土和Ni2+毒性负荷冲击.有机负荷冲击有间歇性冲击和连续性冲击两种形式,间歇性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效能没有不利影响,但连续性负荷冲击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明显下降,出水水质严重超标.高浓度硅藻土和Ni2+冲击对出水水质也有较大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加强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杜绝硅藻土和Ni2+泄漏进入工艺废水,是山梨醇废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多个因素对味精离交废水混凝沉淀除硫的影响,获得了除硫效果达最优水平的组合条件,即原废水的浓度(35.526 g/L),Ca2+投加量为SO42-含量的1.5倍,pH为3.2,不加混凝剂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确定了混凝沉淀法中各因素对除硫效果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废水浓度、沉淀剂(CaCl2)的投加量、废水pH值、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根据原废水中的SO42-浓度等摩尔投加Ca2+(CaCl2),经过15 min后,SO42-去除率达90%,能够满足厌氧生物处理的要求;沉淀过程具有浓悬浮液沉淀的特点,清水区和悬浮物区分界面明显;沉降24 h后生成的沉淀物含水率为81.4%.若将原废水稀释,在同样的条件下,SO42-去除率降低,沉淀物含水率升高,颗粒物沉降性变差,上清液浑浊.故对味精废水的沉淀除硫处理宜在高浓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水处理生物膜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膜载体是生物膜工艺的核心部分,载体的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废水的处理效果。概述了废水处理用生物膜载体的现状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有机合成高分子生物膜载体在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和磁性等方面的改性研究,壳聚糖、藻酸盐和纤维素等可降解材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当今生物膜载体应用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发展方向,指出可降解生物膜载体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废弃生物膜载体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是生物膜载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参32 相似文献
14.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污泥颗粒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综述了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污泥颗粒化及其优点 ,总结了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发展与应用 ,并对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味精废水处理的新方法,变废为宝。[方法]以味精废水为原料,通过接种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制备益生菌剂。然后使用一定剂量的该益生菌剂作用于动物和植物。[结果]该制剂可作为动物、植物防病促长剂,能提高动、植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结论]开辟了味精废水新的用途,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其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植物果壳的资源化利用,选择花生壳、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3种果壳,使用SEM和FTIR表征其表面微观特征与化学基团,探索植物果壳作为SBBR反应器填料的可行性,考察果壳类型对生物膜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壳表面粗糙多孔且富有OH、COOH等亲水性基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花生壳上生物膜量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试验前期从6.80 mg·cm-3上升至24.66 mg·cm-3。后期花生壳软化分解,生物膜量不断降低,与试验前期基本持平,生物膜中夹杂过多腐烂的代谢产物,导致EPS含量最低(49.90 mg·g-1),DHA低,生物膜活性差,对COD、NH4+-N长期去除效果不理想,仅能达到约65%;核桃壳、夏威夷果壳上生物膜量含量高,试验前期分别从7.98 mg·cm-3和8.45 mg·cm-3快速上升至26.75 mg·cm-3和25.96 mg·cm-3,之后缓慢上升。悬浮于反应器中的核桃壳受到强烈水力剪切作用,污染物传质效果的增强促进微生物EPS分泌,EPS含量最高达66.44 mg·g-1;2种果壳生物膜DHA均呈现“先增后稳”变化,最高达到81.72 mg·g-1·h-1,生物膜活性高,对COD、NH4+-N去除率不断增长,最高均达到90%左右。因此,除花生壳外,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结构稳定,生物膜特性良好、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可作为填料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以炭纤维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酵母废水,通过逐步提高进料浓度的方式,对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d,进料COD浓度由启动时2 798mg/L分阶段提升至5 596和13 990mg/L的过程中,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分别为0.06、0.14和0.37L/(L·d),平均甲烷含量分别为57%、71%和74%,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64%和65%,反应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当进料COD浓度继续提高至22 980mg/L,对应COD容积负荷达4.7g/(L·d)时,COD去除率降至49%,但pH能维持在7.7,平均甲烷含量为66%,沼气容积产气率进一步上升到0.58L/(L·d)。可见,过高的进料容积负荷虽然提高了容积产气率,但会造成沼气转化效率的下降。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加和运行时间的延长,反应器内微生物菌群逐渐稳定并演化成了以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为古菌代表和以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为细菌代表的优势菌属构成的沼气微生物菌群,优势菌属占总微生物数量的比例为58%。启动初期和稳定期的沼液中古菌、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9.23%、30.77%和66.86%、33.14%;产甲烷类菌株在古菌菌群中的比例从起始阶段的33.11%提升到稳定阶段的76.70%,氢营养型产甲烷菌成为古菌群落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类群(由起始阶段的24.67%升高到稳定阶段的60.13%)。 相似文献
18.
将采自炼油厂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的活性污泥以芘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与驯化,通过对6个不同时期混合菌群总DNA的提取,采用降落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细菌16S rDNA 基因V3区进行扩增和产物分离,对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芘降解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过程中,芘降解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的演替过程,芘浓度的大小是影响芘降解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案选择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下 ,以三级出水为标准 ,针对提出的中小型造纸厂废水处理工艺 ,提出了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优化模型技术及经济分析表明 ,与同类工艺相比 ,在保证各单项工艺合理分摊负荷的前提下 ,该处理工艺的吨水运行成本为 0 .91元 ,是一套经济、有效、实用性很强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