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家里放上几盆植物。除了看上去赏心悦目之外,在家里摆放植物还能净化室内空气。但众所周知的是,绿色植物在白天放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等气体;到了晚上则是吸入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如此这般,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污染?于是乎,在室内放不放植物?放什么?放多少?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警告和提醒人们:要想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必须先拯救森林。那么,森林究竟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森林是氧气制造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森林制造氧气的能力比草地、农田里的植物高出数十倍。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公顷每天能放出730公斤氧气。每个成年人每天只吸入氧气3.75公斤,10平方米的森林就可以提供他所需的氧气。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专家测算,包围地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的重量已…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喜庆的节日。走亲访友,带盆花草当礼物,既雅观又时尚。家居布置上,专挑漂亮鲜艳的植物,意欲在家里营造一个空气清新、气氛喜庆的绿色小环境。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外观漂亮、气味怡人的鲜花绿草有可能会蚕食你的健康。“天然氧吧”的氧气争夺战居室绿化是人们在居室设计中常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室内适当摆放一些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室内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而且给人一种深居自然的轻松和谐感受。但是环境科学家警告,植物并不是一直释放氧气,有时反而会与人争夺室内原本有限的氧气。一般情况下,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进行吸…  相似文献   

4.
姜亚玲 《国土绿化》2007,(11):15-15
过去,人们只知道园林绿化工作就是点缀城市、美化生活。然而,在人类因掠夺似开发而被大自然敲响警钟的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改善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工作者也要把点缀城市、美化生活的工作提高到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管理城市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吸入了二氧化碳而释放出氧气。可以说,植物是城市的"空气净化器"。人类的  相似文献   

5.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绝灭的天然珍稀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树木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属珍稀名贵树木;它的提取物紫杉醇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它全天24小时不停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还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甲醛、二甲苯等有毒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空气净化器"。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绝灭的天然珍稀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树木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属珍稀名贵树木;它的提取物紫杉醇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它全天24小时不停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还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甲醛、二甲苯等有毒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空气净化器"。  相似文献   

7.
氧气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主产物,是人类生存的"源动力"。有研究表明,森林植物能有效起到固碳释氧、保持碳氧平衡的作用,主要原因是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缓解局部区域缺氧的作用,进而改善空气质量。目前,对森林植物固碳释氧效益的分析是研究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环境作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杨帆 《湖南林业》2008,(8):32-32
许多植物具有吸附和过滤空气中各种尘埃的功能。如兰花、桂花、仙人掌类植物、花叶芋、红背桂等,它们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住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绿色植物还可提供大量的氧气。仙人掌、令箭荷花、仙人指、量天尺、昙花等植物的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出氧气。  相似文献   

9.
环境要求清新澄彻,居室讲究清洁美观,人的穿着追求舒适得体。在我们周围的绿色植物,被人类誉为天然的“吸尘器”,神奇的“净化大师”,“传播福音”的无声使者。净化大气是植物三大功能中的“环境保护功能”之一。大家都知道,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人如果离开空气5分钟就要死亡,一个成年男人每天平均吸入空气约10m’-12m’(折合重13kg-15kg),这比起人每天约需1.skg食物和2.skg水要多得多。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C0)并放出氧气问2),这就源源不断地补充人类及其他动物呼吸所耗的氧分…  相似文献   

10.
城市林业的主题是绿化。这里主要谈城市林业的主体绿色植物的环保作用。一、巨大的“制氧工厂”。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专家测定,植物每生长1吨,可以产生5吨氧气。1亩树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天能释放48.7公斤的氧气,吸收67.7公斤的二氧化碳。一  相似文献   

11.
绿色植物与环境改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马勋绿色植物不但是美化环境的美容师,而且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净化空气的一个有力武器,它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主要作用表现如下。一、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植物的叶绿素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氧气,每吸...  相似文献   

12.
正家里养植物,不仅多些绿色让心情变好,还能优化家里空气,真是一举两得!但养植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发现,买回来的植物几天就死掉了,令人伤心。不过不用担心,小编这次推荐的几款植物,不仅颜值高而且容易养护。多肉植物易养指数:多肉植物不仅萌,而且好养护,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控好日晒和水量。【白牡丹】最为常见的多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体内70~80%为水,然而水多成灾,洪涝对植物危害极其严重。水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有两种:湿害和涝害。湿害是由于土中水分过多,主要指土壤颗粒间隙充满了水分,造成氧气缺乏,多发生在连雨天、阴天。涝害是地面积水淹没植物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有些人为了把寝室装扮的绿意盎然,多几份温馨和高雅,喜欢在卧室里种植一些花草,殊不知这种做法弊大于利。众所周知,花草等绿色植物有两种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进行,这时植物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而没有阳光的夜晚,它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早在200多年前,科学家就做过实验,在阳光下,把一只白鼠放在封闭的玻璃罩里,并放进几盆绿色植物,白鼠能活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在夜里做这个实验,白鼠很快就会死掉。这就是说,夜里植物不仅不放出氧气,反…  相似文献   

15.
城市林业的含义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既是城市园林的扩大,又是传统林业的升华。其主要功能是绿化、美化、净化,在各种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净化功能尤为突出。据测定,每个成年人每天呼出0.9千克二氧化碳,吸入0.75千克氧气;每个城市居民至少要拥有10平方米的树木和林地,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地处亚洲热带区的北缘,属于季风热带气候。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可是随着岛上森林面积迅速的减少,珍贵稀有植物日益受到威胁。为此,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强保护,建福子孙后代。一、加强保护植物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绿色植物是第一性有机质的生产者。它利用太阳能把从土壤和大气中所获得的水及二氧化炭转化为动物和人类所需要的有机质,同时释放、补充大气中的氧气。一个人几天可以不吃东西,但不能不呼吸(除非死了的人才不需要氧气)。所以,  相似文献   

17.
最早的光合作用产物不是氧气,而是硫磺;最早的根的作用不是为了吸收水分;进化早期的植物都需要水环境才能繁殖。在植物进化的阶梯上有太多太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树林群落生境特征研究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星  辛琨  王薛平 《热带林业》2009,37(2):10-12
文章在概述红树植物的分类及其生境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盐度、温度、氧气、土壤、光等其他生态因子对红树植物生长、发育、分布位置的影响,不同红树植物的盐度适应范围、抗寒能力、耐淹水能力、对缺氧生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娅楠 《湖南林业》2014,(9):34-35
随着新屋装修的越来越多,污染危害也越来越大。儿童、大人屡屡受害,防不胜防。刚装修完的新房,房间内含有大量毒害物质——甲醛。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除甲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是物理作用清除甲醛,有的是化学作用清除甲醛。那么,除甲醛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中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人们经常采用吊兰、芦荟、虎尾兰、绿萝等花卉植物来吸收室内污染气体。植物自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夜间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人体不利,特别是针对花粉、花卉容易过敏者。  相似文献   

20.
正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系自然垂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办公桌上放一盆水培植物,不仅可以营造清新美观的小气候,还能美化办公环境,防止空气污浊,在紧张的工作间隙,浇水看花,舒缓心神,赏心悦目。水培植物都是土培植物水生驯化而来,做起来也不难,今天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