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SP)为182,平均种子效率(SE)为9.9%;球果长、宽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其重复力分别为0.886、0.912,这说明球果长、宽主要受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内存在显著差异;果长、果宽、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年度重复力为0.704,说明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等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为0.683、0.792、0.704,且这些性状与种子园种子产量的联系更密切,选择无性系嫁接建园及遗传疏伐时应充分重视,并根据这些性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技术提高种子园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①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为132,平均种子效率为40.66%;②球果长、宽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每个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③球果长和宽、种子千粒重的重复力分别为0.144,0.179和0.139;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的重复力分别为0.652,0.626和0.745;重点讨论了现有种子园种子生产潜力及提高产量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以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采集的31个无性系球果为材料,开展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球果长、球果宽、单果鲜重、球果长宽比以及单果种子饱满数、单果饱满度、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厚差异极显著;其中单果出籽数与种子饱满度在0. 01水平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长、种子厚、单果鲜重、球果长、球果宽显著正相关。说明以千粒重可作为湿地松种子品质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以种子饱满度、单果出籽数可作为选择高产无性系的主要参考指标;用以上三个指标对湿地松无性系开展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湿地松无性系进行再选择。以期为湿地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初期异交水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3年和1994年测定数据,采用球果饱满种子百分率方法估算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异交率。研究发现8 ̄9年生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在结实初期自交率较高,异交水平较低。利用不同杂交组合估算的各亲本无性系在自由授粉情况下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两年中分别为44.7% ̄98.1%和30.8% ̄96.8%,平均为73.5%(标准误差SE=17.3%)和69.2%(标准误差SE=21.3%)。异交率在无性系间变异较  相似文献   

5.
对班克松不同形状的球果及其种子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球果长、宽、出种数、种子质量差异不显著;干、鲜质量差异显著;班克松种子千粒质量为3.506g。对不同年份球果所产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率未见明显差异,平均每个球果产饱满种子20粒。  相似文献   

6.
提高油松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关键在于减少球果败育和提高球果出籽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球果败育与种子园的花粉产量无关;不同无性系球果败育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树冠上部的球果败育率显著低于树冠下部;在种子园开花初期,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球果出籽率。1988年卢氏种子园实施辅助授粉后,使球果出籽率提高1.14%,增产效益33.9%。辅助授粉对不同无性系提高球果出籽率的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柳树杂种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柳属和钻天柳属种间、属间杂交15个杂种39个杂交组合151个无性系材料,对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间和无性系间,在木材基本密度上存在极显著(α=0.01)差异,其中属间杂种(旱柳×钻天柳)×旱柳平均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88,显著(α=0.05)超过各杂种平均值;柳树杂种及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是受强遗传控制的,被研究群体的广义遗传力达到0.92 ̄0.98,遗传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8.
对嫁接7年生的杉木1.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Ⅲ、Ⅳ、Ⅴ和Ⅵ4个年龄段,占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78.8%,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其着果比例为23.2%。(2)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3.7%(38.9%~75.2%),无性系内分株间为59.2%(6.7%~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种子园无性系结实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2年生的兴安落叶松种子园62个无性系的结实特性调查、研究,初步认为:(1)不同无性系间,由于遗传基础不同,在结实初期,其结实量就相差很大,达72.3倍;(2)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间结实仍差异显著,但也有结实较均衡的无性系存在;(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估算了无性系单株平均结实量的遗传力为0.49;(4)结实株率与结实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生长量和播种品质同结实量之间相关性较差,均不显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落叶松云杉国家良种基地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无性系种子园选择了3个结实无性系分株,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在花期前10d(春季)、球果生长期(夏季)和种子成熟期(秋季)施N(尿素)肥2.5kg/株的试验,观察不同施肥季节对种实性状和球果产量,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实性状和母树结实量受无性系遗传因素和施肥季节双重因素影响。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宽、球果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千粒质量,母树球果产量施肥季节的方差分别占总体方差的98.76%、52.30%、92.61%、37.06%、8.49%、72.62%、64.57%、81.55%、21.37%,球果鲜质量、种子长、母树球果产量无性系的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种实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施肥改善种实性状,从而提高种子园产量。春季和夏季施肥显著改善种实性状,春季施肥效果最为显著;秋季施肥虽不改善种实性状,但增加树体抗逆性,连年施肥后树体抗逆性增强,散粉期比对照延长1~2d,落叶晚于对照,缩小种子大小年。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管理中除重视施肥时期的把握外还要重视结实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的生长结实性状进行定点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球果产量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但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树高和胸经在种源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冠幅仅在无性系间有差异,枝下高差异不明显;树高、冠幅与球果呈极显著相关.胸经与球果呈显著相关,枝下高与球果相关不明显.偏北种源较偏南种源球果产量高.种源和无性系的球果重复力偏低.据此,对种子园的营建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太白山油松球果和种子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太白山油松天然群体中的30个家系(单株)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油松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结果表明,油松种实性状在家系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油松果重、果高、果宽和种长的家系遗传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0.5696~0.7103),呈现出中强度遗传,而种子高度和种子宽度的家系遗传力较低。油松球果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而种子性状彼此间相关关系也比较密切。球果性状中果宽与种子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向相关,而球果高度与种子性状间相关不显著,果重除与种子宽度间相关不显著外,与种长和种高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实性状对千粒重的回归分析表明,种长、种宽和种高对千粒重的贡献显著,而果宽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日本落叶松球果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选择24个日本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球果和种子的7个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家系间平均球果长的变幅为1.98~3.77 cm,平均变异系数为8.73%;家系间平均球果宽的变幅为1.86~3.2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9.69%;家系间平均球果鳞片数的变幅为35.73~79.23个,平均变异系数为11.62%;家系间平均球果长径比的变幅为1.03~1.61,平均变异系数为9.01%;家系间平均种子长的变幅为0.33~0.4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6.13%;家系间平均种子宽的变幅为0.20~0.28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8.48%,;家系间平均种子长径比的变幅为1.51~1.84,平均变异系数为21.7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长径比为显著差异外,所测定的日本落叶松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鳞片数、种子长和种子宽等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间开花结实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湿地松种子园内无性系间的生长,开花和结实等性状存在着显著差异,无性素水平和单株水平上的性状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雌花量与结实量,球果长与宽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而无性素的雌花量与雌花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观测北京、河北、河南3地点的1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试验林,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性状的差异均极显著;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主干通直系数、树体形态系数、抗病虫指数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别。材积生长量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型不同(“广适型”、“高产型”、“低产型”)。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木材密度、主干通直系数、树体系数和抗病虫害指数的重复率分别为0.580、0.536、0.390、0.411和0.500,性状经济权重分别为0.35、0.25、0.10、0.10和0.20,建立多功能型无性系的选择指数,其综合育种增益比对照品种≥15%为中选优良无性系新品种。为北京、河北、河南分别选育出8个、7个和6个优良无性系,平均综合增益分别提高23.9%、24.9%和21.0%;3个地点都中选的37、351、9832和1012等优良无性系的平均综合育种增益提高25.1%。所选无性系皆为雄性,显著提高了城乡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锥栗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锥栗7年无性系测定和遗传参数分析表明:锥栗坚果产量的遗传方差分量为16.00%~52.66%,平均36.46%;无性系重复力Rc为0.6039~0.8967,分株重复力Rr为0.1600~0.5205。多年度无性系产量的基因型主效应占31.94%,年份效应占12.73%,基因型×环境(年份)GE工作效应不显著。树高、胸径、冠幅、平均枝长和单叶面积等生长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Vg为52.39%~66.34%;Rc为0.9167~0.9849。Rr为0.5239~0.6634。产量的遗传增益△G为50.55%~78.25%,平均59.78%。选择锥栗优良无性系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2个产地154个无怀系种子园种播种品质测定、研究、分析认为:(1)各产地单株平均咱子产量的多少主要是由单要平均重和球果数量等因子决定的:(2)各无性系间种子产量和处品质差异极大,这些差异为结实优良无性系的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两主产地均有50%以上的无性系千粒重有随树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4)经相关分析,发芽率与发芽势、单果重两因子均达显著水平,而与千粒重、出种主等因子则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32个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变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个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差异,无性系内株间亦存在一定差异。木材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7、0.8368和0.9020;木材密度与生长速度呈负的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球果产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投产后连续6a不同产地和产地内无性系的球果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产地和无性系是球果产量的重要变异来源,但产地内无性系的方差分量是产地的5倍;产地和无性系平均遗传力都较高,分别为0.73-0.79和0.70-0.85,种子园在不同年份间的球果产量变化很大,在群体总变异中所占的方差分量比例最大,具有 大小年,种了园内无性 对球果总产量的贡献率因组成的无性系没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太岳林区油松球果出种量及种子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松球果按大、中、小分为三个等次,对太岳林区六个林场18个球果样本出种情况及种子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本区油松球果平均单果出种量为1.44g,平均出种率为4.20%;种子平均千粒重为46.5g,平均发芽率为95.4%,平均发芽势为61.8%;球果单果出种量、种子千粒重、发芽势指标均与球果大小有关,随大、中、小规格依次降低;球果出种率、种子发芽率指标与球果大小无关,在大、中、小球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