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片石破土上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在适地适树、集约经营的条件下,湿地松、杉木用材林每公顷年均产值在3000元以上,柑桔、板栗等经济林木在7500元以上;在同一立地条件上,用材树种的生长效益排列顺序是:国外松、木荷、马尾松,杉木只能在土层深厚的山坞、山脚小面积造林,经济林必需实行高标准、高投入,才能取得好效益,树种以柑桔、板栗、枇杷、桃形李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永顺县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模式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永顺县勺哈乡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在各立地类型区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模式和林种树种配置。示范区内共配置了保土经济林还林模式、土壤保持还林模式、块状混交还林模式、山顶防护型还林模式与封山育林模式等5个模式,在各模式中配置了柑桔、板栗等经济树种和杉木、木荷、青榨槭、桤木、马尾松等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3.
陕南低山丘陵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防护林体系是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性措施。对陕南低山丘陵区防护林体系进行层次分析表明,本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应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并重,各林种的相对权值分别为40.33%、23.52%、28.61%和7.54%。在树种选择上应首先考虑柑桔、桃、杏、马尾松、油松、华山杉、杉木、水杉、刺楸、樱桃、栎类、漆树、刺槐、杜仲、红椿  相似文献   

4.
天峨县运用林业区划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林业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取得了经济效益。天峨县有宜林荒山124万亩,人均10亩多。从1981年开始区划,根据温光水土等生态条件,作出整体规划:红水河、布柳河流域,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发展经济林,以梨、柑桔、板栗等果木林为主,400米以上的发展用材林,建立连片杉木林基地;岂  相似文献   

5.
1 南阳经济林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经济林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 ,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 2 4万hm2 ,年总产量 2 .8亿kg ,总产值达 4 .7亿元 ,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 30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树种、品种得到逐步调整 ,结构趋于合理。 80年代初经济林发展主要以油桐、山茱萸、苹果、柑桔为主 ,年发展面积 1万hm2以上。 1 992年后 ,主要发展以苹果、梨、板栗、湖桑、杜仲为主的经济林 ,年发展面积 2万hm2 以上。近年来 ,我市经济林发展以调整树种、品种结构为主 ,主要发展板栗、猕猴桃、辛夷、梨、银杏、小杂果等 ,年发展面…  相似文献   

6.
经济林木生物量与养分循环规律和营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林木生物量和养分循环林木生物量是评价其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论是用材林还是经济林,生物量研究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国外60年代以来对林木生物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一些主要树种进行了研究。我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对一些主要用材林树种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落叶松、油松、水典柳、木麻黄、银中杨、赤桉、尾叶桉、马占相思、楠木等的生物量和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90年代以来,经济林生物量与养分循环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已成为当前经济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已报道过的有油桐、沙棘、油茶、…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实施《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林木覆盖率三增长。但目前,我省森林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一是林种结构不合理:我省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五大林种结构中,用材林、经济林所占比例偏大,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比例偏小;二是树种结构比例失调:我省山区森林多以油松、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林为主,阔叶林和混交林偏少,平原地区杨树比例过大,其他树种偏少。  相似文献   

8.
衡阳县经济林面积大,效益低。据“八五”森林资源清查,全县有经济林面积28424公顷,占林业用地23%。按树种分油茶占83.6%,乌桕占4.6%,柑桔占4.4%,板栗占2.3%,红枣占1.4%,其它占3.7%。据市场调查,1999年柑桔出现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销售危机,每公斤价格下降到0.2元,每公顷纯收入仅750元。更有甚者,全县每年约有5%的桔子因无法外销而霉烂或没有采收。乌桕荒芜多年,颗粒无收。油茶大面积每公顷产油仅45—75公斤。板栗、红枣等以鲜销或鲜食为主,收效低微。这种低效现象,已对全县经济林生产带来消极影响。一…  相似文献   

9.
陇南山区发展经济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项目布设花椒、核桃、板栗、柑桔、杜仲、山楂、山茱萸等8个树种专项试验。营造试验示范林6771.6亩。推广营造各种经济林625550亩,应用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集约经营现有经济林6200.77万株(次),新增产值8262.2万元,为陇南经济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0.
天牛是钻蛀性害虫。通过79—81年三年来森林病虫害的普查,得知天牛危害很广,有的危害用材林,有的危害经济林和果树,主要被害的树种有杉、松、樟、毛竹、油茶、油桐、柳、杨、泡桐、板栗、栎树、苦楝、枫杨、柑桔、梨、桃等。在调查中对各地防治经验亦进行了总结,现将初步整理的五个亚科、五十八个属、八十种(尚有十三种正待鉴定)以及防治技术综合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林木良种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省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到现在为止,全省已建立了用材林种子园1626.6公顷,年产良种2—3万公斤;杉木、杨树无性系采稳圃33.33公顷,年产稳条1200万枝;油茶、油桐、板栗等经济林来穗圃400公顷,年产德荣4000万枝,基本上能够满足杉木、湿地松、杨树、油茶、板栗等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对良种的需求。近几年来,推广和使用林木良种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世行贷款造林.采用杉木种子园种子,1991年造林的与同期一般速生丰产林相比,成活率提高5%,幼树高生长提高70%,预计到主伐时,比较非良种造林每亩可增材…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平农业试验区现有森林产量低、质量劣,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低的现状,提出了调整林种比例,发展经济林,改造低产林,发展林业第二产业等生态林业发展的优良模式,使目前单纯的马尾松疏残林改变为效益高、多功能、多树种的经济林和用材林森林结构,显著增加林业主、副产品的收入,有效地改变整个试区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黔阳县山地开发起步较早,经过努力,从广度上达到一定规模,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但过来偏重于以柑桔为主的经济林和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开发,产品开发的层次低,效益不够理想,开发区域集中在中低海拔,中高海拔山地得不到很好利用。1995年,县委、县政府把全面进行辅竹开发、柑桔高接换种和资源深加工、小城镇开发及市场建设和中高海拔山地开发作为第二次山地开发的重点战略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县全年完成桶竹低改12万亩,新造1.5万亩,完成柑桔高接换种1.5万亩,新办资源加工企业254个,实现产值8719万元,…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经济用材林?就是用材林生长过程中能够起到经济林作用的树种,这个树种在林木组成中占七成以上,进行“综合集约经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林分,这个林分就叫作经济用材林。在用材林中培育经济林还是一件新事物。虽然林业周期很长,以最短的周期30年为目标,经济用材林能够取得可观的效果。因为用材林中有很多树种经济含量很高,如红松,紫椴、柞树,水曲柳、胡桃楸、白桦等。笔者根据历年更新普查、林木生长量调查、“中、加合作项目”十年对林木生长全过程的研究,1213块固定样地(包括幼、中、成龄组,其…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退耕还林试点县种苗供应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苗生产建设、供应与管理情况 自1991年以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加重和对种苗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贵州省对林木种苗工作有所加强。在管理机构方面,全省建成省、地、县三级种苗管理机构15处。在种子基地建设方面,全省共建有杉木、马尾松、华山松、杜仲、板栗、银杏、核桃等树种的良种基地17处(其中部省联营15处),面积733公顷,每年可产杉木、马尾松、华山松良种1万余公斤,产板栗穗条160余万根,全省良种使用率达25%;建有杉木、马尾松、云南松等树种的采种基地23处,面积74600公顷,年可采收种子12万余公斤,马尾松…  相似文献   

16.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是我国杉木速生丰产林的中心产区和马尾松Ⅰ类区。建国以来,永安市在植树造林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1996年森林资源规划调查统计,全市集体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为875092亩,其中林分685206亩,经济林13783亩,竹林11498亩,疏林1248亩,未成林造林地35030亩。林分中:用材林650496亩,防护林13783,特用林20927亩。为充分了解、评估和促进人工造林的发展,现对永安市集体人工用材林进行剖析。1人工用材林资源现状1.1人工用材林各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人工用材林面积650496亩。依龄组分:幼龄林239313亩,占36.…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商品林发展的现状 辽宁省现有商品林 270万公顷,其中用材林 180万公顷、经济林 60万公顷、薪炭林 30万公顷。本报告重点对用材林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辽宁省现有用材林的主要树种是落叶松、杨树、油松、刺槐、红松等,其中落叶松林占用材林的 23%、杨树林占 19.3%,为两大优势树种,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树种。现有用材林每年提供木材 179.7万立方米,产值 6亿多元;经济林果品总产量 6897万公斤,产值 2.23亿元,为支援全省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目前还有宜林荒山 40多万公顷尚未绿化,其中适宜发展速…  相似文献   

18.
苏南丘陵低丘岗地治理与开发营林模式优化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苏南宁镇丘陵、溧阳丘陵低丘岗地治理与开发有关用材林、经济林8个类型12种营林模式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评估研究表明:杉木与宝华玉兰、杉木与香樟观赏绿化苗复合模式,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较高,经济效益比纯杉木林提高3.7-9.3倍。湿地松与茶树模式,经济效益比同龄杉木用材林高82.3%,并多生产木材14.2%。板栗与茶树(3a行间套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比纯纯栗林高1.77倍,且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冬春季森林景观。桃树与多年生牧草模式、板栗与多年生牧草模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最高,但需引进优质畜、禽(食草良种羊等),结合畜牧业增值。板栗与太子参模式,经济效益也较高,应需在缓坡地应用,以免在挖掘药根时造成水土流失。上述优化选择出的6种营林复合模式可在低丘地岗地地区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用材林树种,具有速生、丰产、木材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与其它用材林树种(马尾松、杨树、桉树等)比较,杉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理分布、种源试验、优良家系(无性系)选育及人工林培育等方面,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对滞后,基础薄弱。本文从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转录组学分析等方面对杉木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评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经济林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经济林建设现状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有经济林树种46科、81属、116种。建国以来,广西经济林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94年林业部唐山会议以来,广西在完成造林灭荒任务实行林业建设重点转移后,每年以15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至1997年,全区有经济果木林面积20万亩,年产200万t产品,年产值29.53亿元。其中经济林面积和年产值分别占全区森林面积和林业年产值的17%和27%。主栽品种有油茶、油桐、八角、玉桂、龙眼、荔枝、芒果、柿子、柑桔、白果、板栗、柚子、茶叶等20多种。广西经济林面积已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