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杉小爪螨(OligonychusmetasequoiaeKuang)是在陕西汉中发现的新种,为该区水杉的主要害螨。通过对214km行道树随机抽样调查,水杉受害率100%,危害程度平均2.8级。该螨一年发生12代,以卵越冬,为害盛期6~8月,发育历期随环境温度增高而缩短。雄成螨具第二若螨期。在自然条件下,深点食螨瓢虫等天敌是其限制因予,暴雨是害瞒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三氯杀螨醇和螨死净混合使用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及大田试验,在中山杉上接种水杉小爪螨,观察调查小爪螨虫存活及产卵情况。结果表明,中山杉不受水杉小爪螨的危害,具有抗水杉小爪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1992年,湖北省潜江市的农田水杉林网、公路水杉行道树和水杉林遭受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危害,发生面积达300余公顷,成片、成行水杉叶片发红、枯黄,提前脱落,严重的甚至死亡。据观察,朱砂叶螨成、若虫寄生在水杉羽叶背面,吸食汁液进  相似文献   

4.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是上海地区危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笔者进行野外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防治刘氏短须螨试验,发现胡瓜钝绥螨对刘氏短须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释放3个月后防效最高,为75.28%。  相似文献   

5.
高淳水杉速生丰产林胸径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干直,在高淳县圩区速生丰产林胸径净生长量最大是在第10a;胸径生长速生期开始年是第6a,终止期是第14a,胸径速生期为8a。速生丰产林的速生生长量是Vgc=bk·aa+bx1+ea+bx(X2-X1),当X=-ab时,Vgc=bk4,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28cm。  相似文献   

6.
曾联盟 《森林与人类》2002,22(11):35-36
8月上旬,参加由中国地质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美国布莱恩特学院和湖北恩施州在武汉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水杉会议的40多位中外专家来到湖北省利川市,实地考察了谋道、忠路一带的水杉原生种群。为改善这一世界上硕果仅存的5700多株水杉原生种群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专家们建议尽快在水杉原生地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中国水杉研究中心和水杉基金会。水杉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身价呢?水杉的发现,可以说是植物学上的一件大事。目前世界上仅现存此一种,且天然分布仅局限于湖北、重庆、湖南三省市交界的利川、石柱、龙山三县的局…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枣粮间作地中枣树红蜘蛛──截形叶螨的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4个虫期在自然变温下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14.8±1.56℃,有效积温为39.3563日度;幼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5±2.73℃,有效积温为27.84日度;前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0±2.089℃,有效积温为42.1347日度;后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2.8±1.87℃,有效积温为37.1日度;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2±1.836℃,有效积温为116.2446日度。年发生13代。  相似文献   

8.
在水杉移植苗的培育管理中,追肥是一顶重要措施,通过对不同时期追肥的对比试验表明,不同时期的施肥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在海盐县移植水杉苗最佳追肥期在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水杉的生长进程,各测树因子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及水杉纸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对胸径、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显著;2)水杉地上部分生物总量、树干重、枝叶重与胸径(D)、树高(H)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3)水杉纤维素含量在41.6% ̄48.9%之间,平均纤维长度在3.0 ̄5.2毫米,并随年龄的增加纤维素含量增加、纤维长度加大;4)水杉纸浆材工艺成熟龄在8 ̄10年。  相似文献   

10.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近年发现危害水杉的害螨。室内条件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Bt)4种生物药剂对刘氏短须螨成螨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取食喷施苦参碱的水杉叶片后刘氏短须螨的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结果显示:4种生物药剂对刘氏短须螨均具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印楝素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LC50达到5.36 mg/L;其次为苦参碱,LC50为7.18mg/L;阿维菌素和Bt相对较低,LC50分别为20.18 mg/L和20.69 mg/L。取食苦参碱处理的叶片,刘氏短须螨成螨体内的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螨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淄博市鲁山林场水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杉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年进行1次施肥处理比未进行任何施肥处理对水杉的单株材积生长作用明显,并且在芽萌发期进行施肥效果最好;每年进行2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和第1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和3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第1次生长期和第2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均对水杉单株材积增长效果明显,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与每年进行1次施肥处理相比均呈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每年进行2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和第1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能够有效地促进水杉单株材积的增长,并能节约生产成本,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该研究为水杉在华北地区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杉故乡珍闻张卜阳湖北利川西部水杉坝一带,是天然水杉的分布区,现存的数干株水杉母树散布在山谷的村旁、溪旁、地旁,郁郁葱葱,是珍贵的水杉种源。保存的水杉古树,苍翠挺拔,高耸入云,极为壮观。在田坝中遗存的古树根蔸也时有发现,是水杉原始林的遗迹。前来采访的...  相似文献   

13.
苏北沿海地区不同模式农田林网胁地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野外测定和理论估算两个方面,分析了苏北沿海地区杨树和水杉农田林网的胁地范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式农田林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胁地作用,且网格组成林带的胁地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异,南林带量严重,水杉林网为1.0H;;杨树林网为1.5H;东、西林带其次,水杉林网为0.5-0.8H;杨树林网为1.0H;北林带胁地范围不明显。在胁地范围内,水杉林网的小麦减产率约为杨树林网的一半(北林带除外)。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进行了板栗针叶小爪螨冬卵数量变动及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爪螨以卵在1-4a生枝箱越冬。其自然死亡率达89.2%,春季降大到暴雨,对冬卵的冲刷减退率为64.2%。冬卵5月初开始孵化,5月8日前为孵化始期,5月9日后为盛期,5月20日后为末期。  相似文献   

15.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新发现的危害水杉的害螨。选用4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室外药效试验,得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维.丙溴磷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达到0.57 mg/L,其次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甲维盐,致死中浓度分别为80.19,99.84,970.34 mg/L。室外药效试验结果同样显示阿维.丙溴磷防治效果最好,阿维菌素、哒螨灵次之,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水杉林分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省水杉林分基本达到了水杉原产地的生长水平,16年生时材积生长量比池杉大45%,但尚未达到省水杉速生丰产的生长量指标。如果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对生长达标和基本达标的林分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对处于速生期的16年生以前的林分追肥,可促进生长。对未达标的水杉林分不宜继续作速生丰产林培育。并提出了水杉速生丰产林的栽植密度标准。  相似文献   

17.
水杉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2米以上,是世界上稀有的古生树种。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广布于欧、亚与北美,第四期冰期以后多被冰川所毁几乎绝迹,仅在我国四川万县和湖北利川交界的水杉坝,遗留下一部分残存的水杉古树。  相似文献   

18.
<正>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珍贵树种,目前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省平原湖区造林和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由于在引种地区水杉进入结实期晚,影响了遗传改良进程,为此我们采用了无性系选择改良的途径。从1976年开始进行资源收集,建立采穗圃,苗圃比较和大田比较试验,现已选出第一批水杉无性系品种,比现有生产群体有大幅度增产,为实现水杉良种化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PV技术对油松、侧柏等8种针叶枝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植物的某些水分参数,8种针叶树抗旱性排序为:侧伯〉油松〉杜松〉圆柏〉云杉〉柳杉〉雪松〉水杉,要全面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应在SPAC系统中研究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及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农药哒螨灵防治苹果叶螨的药效试验刘金荣,刘向平,闫振华(黄骅市农林局)(黄骅市职教中心)(黄骅市农林局)哒螨灵是一种新型速效低毒杀螨剂,具有用药少,药效高和持效期长的特点,适合防治农作物多种害螨。苹果叶螨是为害苹果,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一大害螨,为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