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剖析了白花泡桐接干强度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接干后的分枝强度与整个树冠结构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泡桐接干能力对生长,和对树冠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分别剖析了白花泡桐接干强度与树高、胸经和材积生长的关系,接干后分枝强度与整个树冠结构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计算了通径系数。在此基础上估测了原因性状的决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泡桐接干能力对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泡桐在山西省太原以南的晋中、长治、临汾和运城等地均有栽培,适生于运城、临汾盆地。全省现有泡桐4000万株,主栽品种有兰考泡桐、桐杂一号和桐选二号等。在生产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集约经营,品种良莠不齐,幼树冠矮子低.生长不良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了提高泡桐子材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除培育高干壮苗外,提高已植泡桐幼树主干高度至关重要。经过1985~1990年连续几年观察研究,初步总结出适合山西省泡桐生产特点的泡桐幼树干头接干技术。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法随机设立样点或样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品种、季节以及接干后管理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于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接干和施肥对苗高为3.0、3.5、4.0、4.5、5.0m初植的3年生和4年生泡桐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3.0、3.5m苗的3年生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m的4年生泡桐的高生长,并且苗高为4.0、4.5、5.0m的4年生泡桐幼树的高和胸径生长量都明显比3.0m和3.5m苗的大;施肥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5.0m的1次接干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处理后,对高为4.0m的苗培育高干良材(主干达6.0m以上)有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74和128.3679%。  相似文献   

7.
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的优良无性系TF33和两个标准对照品种(白花泡桐C001与兰考泡桐C1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泡桐优良无性系干材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 TF33、C001、C125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广泛和显著的变异;(2)3个生长性状(接干高、接干材积和主干材积)与3个干形性状(通直度、接干形数和主干平均削度)为高度变异性状(CV≥30%),CV变幅为33.10%~53.19%;(3)接干因子是影响和决定性状杂种优势最终状况和总体表现的最重要因素;(4)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无性系干形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5)多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性状间相关性变化较大;(6) TF33较C001有显著的材积生长杂种优势,较C125没有显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 μmol·m-2·s-1、1 966.58 μmol·m-2·s-1,53.88 μmol·m-2·s-1、1 911.71 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响在树冠下层明显大于上层,并且使其上下冠层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减小.修枝后泡桐下层树冠的Pmax、LSP、LCP、PR较对照分别高27.70%、36.74%、34.22%、36.80%,而上层差异不显著.(3)修枝接干对处于不同方位泡桐叶片的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冠层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树冠上层的阳位与阴位间,修枝接干后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有所提高,但均不显著;而在树冠下层,修枝接干后其阳位叶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高21.80%、39.02%、28.72%和39.26%,阴位叶分别较对照高42.18%、39.35%、48.70%和39.13%,除了LCP在二处理间阳位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差异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泡桐接干的原理及其技术,分析了推广泡桐接干的经济效益,对提高现有泡桐树的质量和价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泡桐“目伤”接干及接干后修枝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进行四旁植树,营造小片丰产林、桐粮间作和建立农田林网的理想树种。但在沛县部分定植的泡桐中,因苗木高度较低,“假二杈分枝”特性明显,使主干不能直立向上生长,造成主干低矮弯曲,达不到培育高干、良材的目的。为此,我们于1983—1986年进行了泡桐“目伤”接干和接干后不同修枝方法的试验,现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 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胞间CO2浓度( 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 Gs、 Tr、 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 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 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 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 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7m,10.4cm,0.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1%~32.3%,与对照相比,原主干下部径生长及其材积无显著变化,而其上部径生长和主干总材积分别高7.2%~8.5%,42.2%~45.6%,且原主干的削度显著降低,形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在苏北沿海选育适宜的泡桐品种,对苏北引进的6个泡桐品种进行抗风性实验,并对泡桐的树冠因子与抗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泡桐品种抗风性差异显著,且树冠结构与抗风性具有显著相关性.'8B'、'毛白33'、'4A'抗风性最强,属于A类树冠结构;'苏桐3号'抗风性次之,属于B类树冠结构;'26A'、'白花'品种抗风性最差,属于C类树冠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兰考泡桐林分结构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17块兰考泡桐地资料的分析,发现兰考桐一接干的高度与立地和苗木质量间存在着正相关,二次接干的高度与一接干的高度存在负相关,不同立地和不同年龄林分各径阶树高变化规律可用建立的兰桐标准树高曲线表达,兰考泡桐林分的直径结构可用Weibull密度函数或Logistic生物种群模型恰当描述,但从预测的角度出发L-PRM(Logistic)较之PRM(Weibull)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相对干率是一种新的干形表示方法,用此方法表示泡桐的干形,可使真实的树干转化为统一标准的圆柱体,并能够排列在一张图上实现直观图示。本文着重分析研究7个泡桐种,无性系及其以桐杂一号为代表分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干形差异,并且找出了材积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首次提出用X0.9值简捷有效地分析评价泡桐干形优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野外观察、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水平上存在着广泛和明显的遗传变异;2)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全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性状,其变异系数(CV)≥30,CV变幅为30.159-52.620;3)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其他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在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初步提出划分泡桐自然接干类型的"三分法"标准并证明了连续接干类型是最好的自然接干形式;5)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他自然接干性状都达到极显著差异;6)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7)很多具有胸径生长杂种优势的杂交无性系的自然接干性却很差,而有些杂交无性系既有强大的胸径速生性又有特别优良的自然接干性;8)接干材积因子、主干材积因子和主干平均削度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一三者的累积贡献率达75.91%;9)"9501"、"9502"和"8508-2"是呈连续自然接干且自然接干性状表现最好的3个速生优质抗病优良无性系;10)简单估算了一些重要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6个泡桐无性系的12个树冠结构因子,并对9个因子进行了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将9个因子结合为2个主因子,可以包含90.5%的树冠信息,并认为通过树冠结构来选择抗风无性素是可行的,理想的抗风无性系应是一级侧枝多而较细,新梢夹角较小,树冠较高的细枝塔形结构。  相似文献   

18.
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1988年起,对甘肃历年选择及引进的毛泡桐优树进行了无性系测定,初步选出一批生长快、干形较好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泡桐单芽接干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泡桐属假二杈分枝,自然接干能力差,一般主干较低,往往形成二节材或三节材,严重影响泡桐材的经济价值,如何使低干变高干,培育出4m以上通直无节良材,增加外贸出口,提高经济效益,是泡桐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于1987年在新乐县对泡桐单芽接干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