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三江平原垦区农田防护林网内作物产量的测算与分析认为,造林后前5的年因林带占地、胁地给作物造成的减产大于增产;6年时产量达平衡,此时树高达7.6m;7年后增产大于减产;10年时林带给作物带来的总增产量与总损失量持平,此时树高平均为11.4m;11年以后,林带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纯的净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适时合理疏伐,可使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大幅度增产,按照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每hm^2保留240~300株,300~360株对种子增产效果显著,疏伐后种子产量是疏代前11年的12.7倍,年平均每hm^2种子产量以达114.2kg。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1997 年度四川盆北山丘区遭遇的严重旱情,探讨了阆中市岳家沟流域农林复合系统内的水分亏缺及其与农经作物生物生产力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林带距离对林带+ 水稻复合模式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RW )是土壤抗旱性能的重要指标,土壤一定的肥效性有利于土壤抗旱性能的提高;在连续干旱40天后,系统内各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并对花椒成活和生长、大春作物产量及产品的经济性状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花椒成活率为60.7% ~75.0% ,各大春作物相对减产幅度为玉米30.9% ,花生46.0% ,水稻28.9% ~62.2% ,棉花23.6% ~59.3% ,表现出整个系统综合抗旱能力较差;在水分亏缺之下,不同林带距离水稻生物生产力差异显著,并表现出林带对农作物的光胁地在一定范围内并不表现为负效益而相对具有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3-1995年间,以庄浪县果树面积大的万泉乡,朱店乡果园为试点,全面推广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低改措施,2.7ha示范园果品产量由1992年的11,120kg增长为1995年的83,900kg,增产6.5倍以上,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92年的4,170kg至1995年增长为31,455kg。并带动全县果园大幅度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杨林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6.
平原地区农防林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胁地副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速生期的意杨农田防护林树冠遮荫,对大麦的有效穗数无不良影响;林带迎风面的每穗实粒数高于对照处,背风面距林缘5m处有所下降;千粒重不受影响;林带背风面麦子的增产部分足以弥补迎风面的减产部分。  相似文献   

7.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8.
1996 年春从山西临猗引入鲜食大枣品种梨枣,在日照市近海平原地区建密植丰产园,株行距1 ×3 m 。经过3 年栽培试验,表现出与原产地相一致的综合适应性和早实丰产性。2 、3 年生平均株产2 .4kg 和5 .3kg ,666 .7 m 2 产量达532 .8kg 和1176 .6kg ,获得666 .7 m 2 年均纯收入8247 元的丰产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9.
海门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海门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总体布局、建设形式、林带断面结构、复合农田林网、苗木良种繁育、滩涂开发等6个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完成了“以江海河堤林带为骨架、农田林网为主体、成片林为基地、四旁树木相配套”的带、片、网、点相结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使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1.8%,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8.9%,村庄内绿化覆盖率达49.3%。因有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棉花年增产19%,水稻年增产12.9%,“三麦”增产8%,玉米增产6%,年净增产值2369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平原农区推广窄冠白杨行状及团状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要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11月引进鲁伊鲁11进行试种。6年的试种结果表明:鲁伊鲁11在德宏不发生锈病,生长量、质量等均与CIFC7963和S288相近,但产量明显高于S288(高38.1%)和CIFC7963(高8.2%),投产后4年的平均产量达3313.5kg/hm2。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末期,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体系建成以来,比60年代平均年风速降低14.9396;年平均气温上升42.4%,平均增加0.9℃;年平均≥10℃积温上升2.1%,平均增加50.9℃;无霜期增加7.4%,延长9.5天;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绝对值减少45.3mm;年平均降水增加6.1%,绝对值增加32.9mm;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垂直高度1~5m范围内,水平20H范围内平均降低风速30.2%;当气温低时,林带能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大约可在2℃左右;林网内地温明显增高,比对照平均增高6%以上;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0%左右,蒸发量减少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I—69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1种密度I-69杨树人人林的胸径及树高生长材料,建立树高及胸径的生长模型。通过6种模型的比较,选出最适宜的Logistic树高生长模型及单分子胸生长模型。探讨了树木的径、高生长规律。11种密度的胸径生长可划分成5个密度组(4m×6m,4m×7m);(5m×6m,6m×6m);(5m×8m,6m×8m,7m×7m);(5m×10m,7m×8m,8m×8m);(5m×15m)。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I-69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1种密度Ⅰ-69杨树人工林的胸径及树高生长材料,建立树高及胸径的生长模型。通过6种模型的比较,选出最适宜的Logistic树高生长模型及单分子胸径生长模型。探讨了树木的径、高生长规律。11种密度的胸径生长可划分成5个密度组(4m×6m,4m×7m);(5m×6m,6m×6m);(5m×8m,6m×8m,7m×7m);(5m×10m,7m×8m,8m×8m);(5m×15m)。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分析,划分了不同密度组Ⅰ-69杨树生长的Ⅵ个阶段,为合理培育杨树人工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杨树木材pH值及其对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11年生的Ⅰ-63杨、Ⅰ-69杨和Ⅰ-72杨三个无性系在株行距分别为4m×4m、5m×5m、6m×6m和7m×7m四个造林密度条件下木材pH值和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时间。结果表明,心材的pH值和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均大于边材;Ⅰ-72杨心材的pH值大于Ⅰ-63杨和Ⅰ-69杨。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之间以及株行距之间与脲醛树脂肢固化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卢龙县小型水库绿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小型水库免遭淤积,延长使用寿命,根据水库流域的自然特点,对卢龙县小型水库提出:上部生态防护林带;中部生态经济林带;下部高效经济林带和库缘饲料林带的绿化模式。实施后,使森林覆盖率达93.6%,侵蚀模数下降到8.7t/年·km2,保护农田5000hm2,年产干鲜果品万吨左右,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把小型水库建成高效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藤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黄藤的壮苗培育和造林技术、藤林的经营采收技术及经营黄藤林经济效益。23°30’N以南为黄藤适生栽培区,年均温20~24.5℃,极端低温大于一2.8℃,15C活动积温大于5800℃;年降雨量大于1200mm。适宜的立地:林内相对光照强度大于50%,土壤润湿,表土有机质含量大于2%,全氮大于0.1%,全磷大于0.01%,pH4.4~6.7。在15℃条件下,保持种子在29%的安全含水率的湿藏法,能有效保持种子活力6个月。黄藤造林的综合技术质量指标:1年生苗木的合格苗叶片数大于4.O片,苗高大于25cm,壮苗叶片数大于5.O片,苗高大于35cm;8年生藤林成丛株数大于13.O株,12年生藤林原藤产量7000kg/hm2,速生丰产林平均成丛株数大于50株,总茎长大于100m/丛,采收量大于10000kg/hm2。本文还论述了黄藤的工艺成熟龄、采收间隔期、采收和经营方法以及经营黄藤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鹅掌楸,桤木幼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营造的鹅掌楸和桤木人工林进行生长和幼林抚育管理技术的观测记载表明,在较好立地上,两树种前期生长迅速,8年生鹅掌楸平均胸径11.87cm、平均高11.79cm,桤木分别为9.21cm和13.77m;对其幼林除草抚育4~5次,修枝在造林后的2~4年中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间伐时间桤木在5~6年进行,鹅掌楸在6~7年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 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林带使作物增产的报道;法国人Guyot指出,灌溉条件下,林带可使小麦增产21.8%,丹麦人研究认为,可以平均增产5%,据我们1985年研究认为,在100亩左右的长方形林网内平均增产5.5%。有关林网保护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其增产机制的报导还不多见。为了系统的了解防护林体系保护下的农作物产  相似文献   

20.
对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测定,结果表明通风结构窄林带防风效能达到31.0%左右;在八九月份高温干旱季节,林网内增加相对湿度约1.8%。林带背风而树高2~3倍地区为林带增产作用的显著范围,棉花产量比对照区增产13.0%~38.1%,除林缘等胁地外,受林带有利影响测试区棉花产量平均增产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