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芦笋具有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营养价值等特点,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是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喜爱的蔬菜。目前,国内外在芦笋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通过对芦笋育种进行综述,并提出后期芦笋育种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芦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芦笋栽培、育种研究情况、芦笋育种核心技术、芦笋育种目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芦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之中,据统计,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可是芦笋的生产用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增加农业开支,并常有种子品质低劣.混杂退化等现象。当前芦笋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茎枯病危害猖獗,对生产和出口创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本解决病害还是要从抗病育种着手。  相似文献   

4.
芦笋育种均以培育全雄系和无性系杂交品种为目标。因为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开花时间比雌株早1个月左右,开花节位比较低,雄株寿命也比雌株长。雄株光合作用产生的同化物比雌株高27%,雄株拟叶比雌株平均重20%以上。雄株分枝比较密集,其芽数、幼茎数也比较多,所以雄株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育种方式主要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它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强,简单易掌握的特点,也是我国育成品种最多的育种方法.结合十几年的育种实践,浅谈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栽培水稻起源于我国,我国以稻米为主食有着超过3 000年的历史,水稻研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水稻育种历程,育种手段从简单的品种比较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纯系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期间取得了矮化育种、三系法育种、两系法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重大突破。文章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将该历程总结为3个发展时期,分别为科学育种初期、独立发展时期和逐步领先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手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我国近现代水稻育种历程的一些关键基因,并对水稻育种新技术及今后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玉米育种良好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在玉米育种中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本文参考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玉米育种的关键技术,希望对育种家更快、更好地实现育种目标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育种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植物育种方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发展历程,现代高不知所措植物育种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最近的将来,育种的发展,特别是高产与优质育种的发展,特别是高产与优质育种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常规育种方法,尤其是交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的选择性/非选择性芦笋收获机械、根茎种植机械、起垄机械和基于机器视觉识别及决策的选择性芦笋收获机械算法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及芦笋种植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我国针对不同地域研发小型绿芦笋收获机械、引进研制中型非选择性白笋收获机械可减轻笋农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旨在为我国芦笋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芦笋两性株调查与初步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第3届国际芦笋品种区域试验中国区内36个芦笋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中的两性株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描述了芦笋两性株的花、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并提出了两性株实用的调查方法;分析比较了芦笋两性株发生率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调查明确了芦笋两性植株共37株,收集其自交或异交后代种子,构建了157株芦笋两性株S1群体,可望从中筛选超雄株进行芦笋全雄品种选育;并以Backlim的112株两性株S1群体作为试验样本,对芦笋性别决定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其雌、雄比例符合1对等位基因差异所表现的3∶1的分离比例;通过Backlim中的两性株连续自交2代,获得了该品种的S2后代,可用来构建芦笋"纯系"。  相似文献   

13.
绿芦笋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近年来,中国绿芦笋栽培发展很快,但栽培技术尚有待提高。从品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绿芦笋的栽培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益,是中国绿芦笋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论我国芦笋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加工开发的现状,介绍了各类产品的产品形式和加工技术,同时对芦笋的开发利用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扦插繁殖实现龙须菜的的快繁,可以提高繁殖系数,降低育苗成本,对于龙须菜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通过不同生根剂处理、不同土壤基质、不同季节扦插的田间单因素区组试验,对龙须菜扦插繁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可以进行扦插繁殖。初步确定300 mg/L IAA能较好地促进龙须菜生根;供试的几种基质中,以厦门银农种苗公司生产的土壤基质最有利于龙须菜的扦插成活;而扦插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芦笋"冠军"花药培养技术。[方法]以杂交一代品种"冠军"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药组培过程中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及生长调节剂对愈伤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采用0.1%升汞灭菌5 min,再接种在添加NAA 0.8 mg/L+6-BA 2.0 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先暗培养10 d,再光照培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16.5%左右。[结论]建立了芦笋"冠军"花药培养技术体系,为开展芦笋全雄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64年首次利用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得到绿色植株后,先后在烟草、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成功,园艺作物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型油菜、芜菁、结球甘蓝、石刁柏、枣、草莓等的花培也取得成功,尤其在水稻和小麦上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与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的不育性和分离性。  相似文献   

19.
朱翠红  吴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21-6323
[目的]气象条件对寒亭芦笋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寒亭历年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芦笋生长的影响,并针对不利于芦笋生长的灾害性天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或补救措施.[结果]寒亭气象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土地肥沃,污染少,日照充足,满足高产量高质量芦笋生长的需要,非常适用于芦笋的种植.[结论]该研究为在寒亭推广芦笋的种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受到产业政策、文化理念、产业结构、技术体系、信息服务、国际贸易壁垒、食品安全和产业服务等八大内外因素制约,唯有找出和正视这些瓶颈,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