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特性(如育性、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农艺性状、对920的敏感性);用K17eA作为母本,配制出了一批e型杂交水稻组合,其中2个组合已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了K17eA的繁殖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选育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1999年 10月从福建农业大学引进“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用60 C0 γ射线直接照射籼型杂交稻亲本K17B等一批杨仁崔未处理过的保持系 ,M2 群体中获得长穗颈eui隐性基因突变体。用K17eB突变体与相应的不育系K17A杂交、回交 ,育成长穗颈不育系K17eA。 2 0 0 1年 7月 30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的现场验收评议  相似文献   

3.
e优6号系高秆隐性(eui基因)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金谷恢6号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e型杂交水稻育种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杆隐性基因-eui基因由美国学者J.N.Rutger在1981年发现,介绍了通过将eui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途径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设想与实践,以及杨仁通过直接辐射诱变方法育成高杆隐性(e型)恢复系和e型不育系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我国在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选育、e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及其制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e型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兰考906对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型不育系豫麦 3号和S4 3为母本 ,对兰考 90 6的 2 0个品系的恢复力进行了研究 ,并对兰考 90 6组配的组合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可以从兰考 90 6中筛选出对小麦K型不育系具有较强恢复力的品系 ;兰考 90 6各品系对不同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不同 ,用兰考 90 6品系作为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系 ,应该选用易恢性好的K型不育系 ;兰考 90 6的衍生系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较低 ,应选用对K型不育系的恢复度高的亲本对兰考 90 6品系进行改良 ;兰考 90 6与K型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既具有其优点 ,又能克服其本身的缺陷 ,是杂交小麦研究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若干杂交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协青早eA(2)、龙特浦eA(1)、龙特浦eA(2)、D297 eA(1)、D297 eA(2)及不育系协青早A、龙特浦A、D297A与恢复系R669、蜀恢527、明恢63为材料,组配成一套半双列杂交F1材料。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主要受亲本gca作用,同时,sca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18个性状中,有16性状组合间遗传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亲本不同性状或同一性状不同亲本之间gca表现较大差异,无明显规律;不同eui基因型杂交稻sca值差异依组合及性状的不同而变化,未表现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磷钾素利用的配合力和遗传贡献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索杂交水稻亲本及杂交后代对磷、钾元素的利用特性,选用3个不育系(JW803A,803A,G46A)和3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配置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不同杂交组合的磷素及氮素利用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磷素及钾素利用的配合力和遗传贡献率。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磷、钾素利用同时受可遗传的基因加性效应和不可遗传的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其中,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803A/蜀恢527是磷、钾素利用得到较好结合的组合,适合在肥料缺乏的中低产田夺取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8.
吉eA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该所(K17B/丰B)F3代保持系的优良株系,通过60Coγ辐射诱变获得eui突变体,与K17A/(K17B/丰B)A的回交(B3F1)3代的不育株连续回交转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吉eA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形态好,播始历期70 d,比K17eA长7~8 d,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花粉败育率99.99%,开花习性较好,午前花比例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该不育系有轻度包颈,对"920"敏感,稻米品质优,抗性较强,千粒重较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类型的不育系材料,与不同恢复系配制的60个杂交组合,以同类型的常规种作对照,进行早、晚两季10小时人工定光处理,分析杂交水稻光温反应特性的形成关系。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水稻具有多种感光类型,其感光性的形成受双亲(不育系、恢复系)对日长反应的共同作用,表现出双亲的特点。杂交水稻感光性的超亲现象,主要受中稻类型的恢复系影响。2.不同细胞质源的不育系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感光性和生育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胞质对 F_1的生育期影响不大。3.杂交水稻具有较强的感温性,但亲本间的感温性差异,对 F_1的影响不明显。4.杂交水稻的短日高温生育期,绝大多数短于双亲平均值,而且短于短的亲本;极少数接近或略超过双亲平均值,倾向于亲本中较短的一方。5.将各种杂交水稻的生育期表现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杂交水稻栽培制度的确定,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组合生育期表现的预测,组合的光温反应型的选配,新三系的选育,地区间三系材料的相互引用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沪油15'和'川油17'为亲本,通过回交、自交和测交,育成显性核不育恢复系HF08、临保系LB4155和纯合型两型系4166AB,并建立了无性系4166A;用无性系4166A与临保系LB4155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4166CA,并与恢复系HF08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采用不同地域来源的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分别转育成不育系和恢复系,有利于获得优势明显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安排e型杂交稻播栽期以及防御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e型杂交稻的分期播种资料找出对其影响的关键气象要素及阶段,对e型杂交稻新组合不同播种期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并与其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对气象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是始穗前后0~10d,而e型杂交晚稻对气象条件最敏感的时期则是始穗前0~10 d;e型杂交早稻最适播种期为3月下旬,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其产量优势呈下降趋势;e型杂交晚稻e优21在赣南作一季稻栽培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且最适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南方稻区的杂交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育种技术路线正确,中国率先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新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在广适性组合较少、推广力度不够,影响超级杂交稻的快速发展,以及高产、优质和高抗有机结合的组合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拓宽水稻遗传基础,选育广适性组合、发掘特异种质资源,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超高产组合、建立轻型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加强推广力度3个方面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中应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选育具有广适性、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中稻组合,加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Breeding Technology of eui-hybrids of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duced mutants of elongated uppermost internode (eui) were directly obtained after irradiation on maintainer (B) and restorer (R) lines of hybrid rice. CMS lines(A) with eui (referred to as eA), restorer lines with eui (referred to as eR) as well as hybrid rice with eui gene (referred to as e-hybrids)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ui mutation frequency averaged 0.10‰ at a range of 0.02‰ - 0.47‰,varying with applied dosage and mutated materials. Genetic diversities of eui stock, and a new eui gene, temporarily designated as eui2(t), was identified. eA lines have a significantly elongated uppermost internode causing better panicle exsertion and possessing higher outcrossing potential. e-hybrids increased plant height by 3 - 10 cm and headed 2 - 3 days earlier, as well as showed greater grain weight resulting in higher yield potential than that of corresponding original hybrids. The technology systems without GA3, a few of using GA3 i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hybrid rice breeding system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对2001—2017年中国年推广面积大于0.67万hm2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2001—2017年,优质杂交稻组合数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19个组合、推广面积123.2万hm2增加到2017年的214个组合、推广面积706.2万hm2,所占比例也由不足10%提高到60%;(2)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超过0.67万hm2的优质两系和三系组合数分别为133和382个,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到2 565.9万hm2和5 375.0万hm2;(3)主推组合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垩白率和垩白度等理化指标得到大幅改善;(4)种业公司更加注重优质两系组合的选育和推广,而省级及以上育种单位在三系组合选育方面更具优势;(5)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优质两系不育系有Y58S、广占63S、广占63-4S等,三系不育系有中9A、宜香1A、天丰A等,扬稻6号、广恢998、蜀恢527、华占等则是优质组合的骨干恢复系。还分析了当前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稻米品质改良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杂交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周开达1汪旭东1李仕贵1李平1黎汉云1黄国寿1刘太清2沈茂松2(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611130;2重庆市作物研究所TheStudyonHeavyPanicleTypeofInter-subspecificHybrid...  相似文献   

16.
e型杂交水稻晚籼组合eK优448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K优4480系采用赣州农科所育成的高秆隐性(eui基因)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的R4480杂交选育而成。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米质优,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已分别通过广西和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展,并比较了中国水稻数据中心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差异。笔者认为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同,但两系三系杂交水稻不存在优劣之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加强三系两系亲本改良,聚合更多的优良基因,有更强的配合力;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提高三系两系亲本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了培育优质杂交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培育优质杂交稻的主要经验,论证了优质杂交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早籼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西近几年来早籼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方法]以大面积推广利用及新组配的10个早籼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早籼三系杂交水稻稻米的品质性状。[结果]参试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和精米长度的达标率最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性状的达标率为0;参试组合的大多数品质性状表现一般,无一组合的全部品质指标能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2级标准。[结论]该研究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有水稻品种(组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