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摸清桂青贮一号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旨在为桂青贮一号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肥料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进行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分小区收获并考种。【结果】A4处理(375.0 kg/ha复合肥+尿素489.1 kg/ha+钙镁磷肥441.2 kg/ha+氯化钾375.0 kg/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623.5 kg/ha,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B4处理(69000株/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058.5 kg/ha;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桂青贮一号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时,桂青贮一号玉米的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结论】桂青贮一号玉米种植密度度为69000株/ha,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375.0 kg复合肥作底肥,追肥每公顷施尿素391.3~489.1 kg+钙镁磷肥352.9~441.2 kg+氯化钾300.0~375.0 kg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解决非洲的粮食短缺问题,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在2006年的中尼"南南合作"期间,进行了中国玉米引种尼日利亚东北区的试验。经过试验并单2号引种类似尼日利亚北方包奇市的地区比较适宜。采用密度为45000株/ha左右,投肥为1050~1125kg/ha,投肥方法为底肥为75kg复合肥/ha、起身—拔节期每公顷追322.5kg复合肥+112.5kg尿素、大喇叭口时期每公顷追525kg复合肥。其产量水平可达6750~7500kg/ha,每公顷增收`142500~150000萘拉(折合人民币8532.9~8982.0元)。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在玉米底肥比常规施肥多施5kg控释尿素的情况下,生育期间不再追肥(常规追尿素12kg),公顷产量与常规接近,减产1.5%.公顷效益减少8.8元。大豆在底肥比常规多施2kq控释尿素的情况下,公顷产量比常规增产2.8%,公顷增效280.2元。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探讨了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土壤及其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宜配方施肥模式是施用复合肥(8-10-8)750kg/hm2作基肥,施用尿素210kg/hm2和氯化钾45kg/hm2作追肥。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依据一般大田鲜食玉米生产需肥量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肥+尿素作底肥一次性沟施、玉米专用缓释肥作底肥一次性沟施2种处理,并以复合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的"一基一追"模式作对照,比较分析各处理对甜玉米新品种雪甜7401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甜玉米在产量和产量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本试验设置条件下,采用一次性施肥模式代替传统的"一基一追"施肥模式更适合早播大棚和地膜种植,同时可解决破膜追肥不方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桂青贮一号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旨在为桂青贮一号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肥料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进行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分小区收获并考种。【结果】A4处理(375.0kg/ha复合肥+尿素489.1kg/ha+钙镁磷肥441.2kg/ha+氯化钾375.0kg/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623.5kg/ha,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4处理(69000株/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058.5kg/ha;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桂青贮一号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时,桂青贮一号玉米的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结论】桂青贮一号玉米种植密度度为69000株/ha,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375.0kg复合肥作底肥,追肥每公顷施尿素391.3~489.1kg+钙镁磷肥352.9~441.2kg+氯化钾300.0~375.0kg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在中等肥力黄壤上实施有机肥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设置有机肥(每公顷用清粪水15000~30000kg)作高粱移栽底肥,在高粱拔节期和孕穗期限量追肥(每公顷用尿素120~480kg)。结果表明: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15000kg/hm^2的高粱产量最低(4282.65kg/hm^2);施有机肥30000kg/hm^2、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20kg/hm^2的高粱产量最高(6528.60kg/hm^2);施有机肥22500—30000kg/hm^2、追尿素180~300kg/hm^2的高粱产量达5978.10—6528.60kg/hm^2。  相似文献   

8.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鄂玉 14号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5 2 5万株左右 ;追施纯氮量为每公顷 2 0 7 0~ 2 76 0kg ;适宜追肥方法为 5~ 6叶期追苗肥 (占总追肥量 4 0 % )、11~ 12叶期追穗肥 (占总追肥量60 % ) ,底肥每公顷施芝麻饼 3 0 0kg ,过磷酸钙 4 5 0kg ,氯化钾 2 2 5kg左右 ;适宜播种期为 4月上旬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依据一般大田鲜食玉米生产需肥量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肥+尿素、玉米专用缓释肥两种处理进行底肥一次性沟施,以复合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的“一基一追”模式为对照,比较分析各处理对甜玉米新品种雪甜7401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和对照相比在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本试验设置条件下,可以采用一次性施肥代替传统的“一基一追”施肥模式,更适合早播大棚和地膜种植,解决破膜追肥不方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亩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复合肥25kg/667m2)+追肥(小麦拔节中后期追施尿素10kg/667m2)处理时济麦4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667m2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白湖农场近年小麦基肥配方通常采用碳铵75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氯化钾225千克/公顷.这种配方成本较高,且碳铵挥发损失较大,利用率较低.为此,笔者对小麦基肥配方进行研究,试图找到产量较高,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的新配方.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为小麦专用肥750千克/公顷;处理(CK)为碳铵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千克/公顷;处理3为磷酸二铵262.5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氯化钾75千克/公顷+生物钾肥15千克/公顷;处理4为磷酸二铵262.5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较优的芝麻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配比及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双因素(2种施肥方法和5种配比)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m2。2种施肥方法分别为C1[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追肥(90g/小区,尿素)]和C2[全部作底肥(540g小区,复合肥)]。五种配比(芝麻:花生)分别为M1(2∶4),M(22∶6),M(31∶4),单作芝麻(CK1),单作花生(CK2)。[结果]6行花生2行芝麻,每小区施底肥540g,复合肥+追肥90g尿素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22378.68元/hm2和1.56;芝麻产量641.64kg/hm2、花生产量2506.67kg/hm2;产投比4.94;较单作花生、芝麻收益增加32.32%、95.9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找到芝麻与花生的最佳种植配比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9,(5):20-21
为沈阳市辽中区黄腐酸生物有机肥水稻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同田对比试验考察了黄腐酸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性状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前提下,增施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可一定程度提高水稻分蘖数、穗数、穗实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辽中区类似试验条件区域水稻种植采用亩施黄腐酸生物有机肥20公斤+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27-13-15)40公斤+硫铵15公斤+尿素2.5公斤+氯化钾5公斤+锌肥1.5公斤(其中复合肥、黄腐酸有机肥全部作底肥,其他肥料作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研究配方施肥对福宁紫3号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从栽培上提高福宁紫3号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肥处理,即追肥时间因素:插后35 d追肥(A1),插后50 d追肥(A2);配方因素:复合肥562.5 kg/hm~2(B1),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B2),复合肥33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尿素67.5 kg/hm~2(B3),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调查福宁紫3号收获期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A因素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因素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处理A1B2和A2B2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4个处理均比A1B2和A2B2减产,且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因此,配方B2对福宁紫3号增产有显著作用,也就是以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的配方最佳,可在扦插后35~50 d施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少农民因忙于其他产业,对作物追肥过于简单,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作物产量.泗洪县农技人员通过对五种常见作物实际试验与对照分析表明,对作物适期适量追肥,才能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水平. 一、小麦最佳追肥期 小麦应在三叶期实行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95 ~270kg或尿素135~180kg.小麦后期由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花期进行一次根外追肥,每公顷可用磷酸二氢钾2250g,三十烷醇原液22.50mL,加水300kg配制成混合液进行喷雾;也可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000g,加尿素15kg,加水450kg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8.
施肥水平对苦荞产量及生物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苦荞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以提出苦荞高产和高生物类黄酮含量的最佳施肥水平。结果表明:苦荞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产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25kg/667m2磷肥作底肥,5kg/667m2尿素作追肥,不施复合肥;生物类黄酮含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12.5kg/667m2复合肥、25kg/666.7m2磷肥作底肥,不追肥。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追肥量对藠头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和配施钾肥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藠头生产需肥量大,在施用钙镁磷肥1 500 kg/hm~2、38%复合肥(28-5-5)375 kg/hm~2、尿素187.5 kg/hm~2作基肥条件下,以2月追施尿素195 kg/hm~2、3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4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处理藠头产量最高(43 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蔸鳞茎数主要受氮肥影响,单鳞茎鲜重主要受钾肥影响;在高氮水平下,配施钾肥能实现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配方施肥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尿素150 kg/hm2。由此可知,配方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增施硫酸钾肥料用量,可增加产量,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产量不一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